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百家艺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百家艺术   

巾环鉴藏

时间:2016-10-19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青丝

 

宋明时期的男性,都在头顶束髻,然后包一块头巾。为了固定头巾的绳带,巾上还缀有一对套叠在一起的环扣,把绳带从环扣里穿过,以此调节发髻和头巾的松紧。这种名为巾环的小饰品,造型和制作工艺均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的深厚历史人文元素,也为今人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古代生活,提供了精美的物证。

男子佩戴头巾的做法,起源于汉代。汉诗《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巾环一直是古代男性束发的实用饰品,但于宋代才广为流行,这与幞头的盛行不无关系。《新唐书》:“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宋人束发的幞头有四根带子,两带系于脑后,两带系于头上。由于使用简便、干净利索,很受时人的欢迎,尤其在武人中间特别流行。加之宋代积弱,屡有边患,人们用金、银、玉石雕琢打造成各式巾环,系扣幞头的绳带,谓之“得胜环”,以喻征戍能够克敌制胜。北宋亡国后,徽钦二帝被虏,宋人又根据巾环套叠相扣的形态,把“得胜环”更名为“二胜环”,音谐“二圣还”。不难看出,巾环于宋人而言,曾是一剂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文化胶水。

明代的服饰与宋代有了很大不同,头巾的样式极具原创色彩,有方巾、网巾、无顶头巾多种。巾环虽然也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但其实用性已大为下降,造型也产生了变化,功能转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二回:“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就反映了这种悄然改变的时代趣味。由于玉石也象征着道德纯净,是君子品行的器物见证,明人更多是用玉石雕琢巾环,作为随身佩饰,以展示温润致密、玉洁冰清的文人品位。明代高濂的《燕闲清赏笺》:“余得一旧物残缺者,制为五岳巾圈、蟾钮二物,甚佳。”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巾环于明代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成为汉人服饰文化的直观范本。 

从传世至今的玉雕巾环看,多用白玉,细润晶莹,延续了古人借物言志的传统。如国家博物馆最近展示的一件宋代鸟衔花巾环,长6.8厘米,宽3.8厘米,以绶带鸟身为主体,鸟嘴上所衔的树枝,有两朵花并列,以喻好事成双。鸟尾作吉祥云纹,既有传统寓意,又充满了艺术魅力。鸟爪下方雕琢成半月形环扣,方便把头巾的绳带穿入,用作固定及调节松紧。今人藉此器物造型,与千年前的生活礼仪、匠意理念,也实现了精神上的会晤。

古玉是当今造假的“重灾区”,想要从众多赝品当中发现一件质美、形美、色美、工美的巾环,并不容易。这需要藏家具有卓越的辨识眼光,以及良好的审美感悟,同时还要对市场动态有着准确的掌握,方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秋韵赏瓶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