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百家艺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百家艺术   

摄影收藏正当时——镜头下被遗忘的时光

时间:2018-12-27    来源:美术报    作者:
内容摘要: 约翰·汤姆逊 福建闽江金山寺 22x29cm 1870年 碳素印相 洛文希尔收藏 原标题:摄影收藏正当
约翰·汤姆逊 福建闽江金山寺 22×29cm 1870年 碳素印相 洛文希尔收藏
约翰·汤姆逊 福建闽江金山寺 22×29cm 1870年 碳素印相 洛文希尔收藏
原标题:摄影收藏正当时

镜头下被遗忘的时光

近日,“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摄影展在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现了19世纪我们熟悉却陌生的中国历史图景。专家、学者由此带来了关于中国老照片收藏和学术价值的探讨。在南方,“见证”经典影像艺术收藏展结束了上海的亮相来到杭州,开始了全国巡展的漫漫旅途。而另一方面,市场的关注则能带来更多的推动,我们可以在越来越多的拍卖现场看到摄影作品的身影。

与语言文字记录的历史相比,摄影记录的历史具有某种“宛如目前”的在场性。于是,在推理和想象之外,人们有了第三种与历史相逢的方式。影像的确带给人们一种反思历史的新形式,尤其是对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日常生活的观照。在当下,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我们如何看待摄影作品?摄影艺术的藏家有哪些历史责任?作为一种入门最为简单的收藏门类,又该如何选择? ——编者

希望15000张中国老照片能够回到中国

■洛文希尔

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收藏故事和个人经历,特别是在收藏中国的摄影作品时的一些个人经历。

我有30年的收藏经验,在世界上旅行,收藏能够反映人类取得巨大成就的摄影作品。在我的征程中发现,摄影是历史的窗户,能够让我们看到过去经历的巨大变革,对于摄影师来说,特别是中国的摄影,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并且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地看待中国文化。

我收藏的关于中国的作品,许多来自150年前,当时很多西方摄影师都来中国探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些作品有艺术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感谢这些人,他们倾其一生研究中国的文化。作为收藏者,我们要保留所有这些原始材料和摄影作品,确保专家和学者能够用我们的收藏更好地研究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要用什么了解整个人类的历程?人类最初的一些艺术作品,有一些甚至有35000年的历史了,比如说欧洲一些洞穴上的壁画、浮雕等等。人类通过绘画、瓷器、雕刻、书籍记载等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人类关于知识、关于科技的积累,实际上在19世纪得到了很大的传播,在之前有印刷术,后来有了摄影术,用摄影可以更好地记录历史。通过照片冲印的方式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在19世纪晚期,中国本土的一些摄影师逐渐涌现出来,当然也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军人、旅行者、学者。他们希望在中国拍照和自己的朋友进行分享,他们希望能够把中国的美好分享给全世界。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中国早期摄影的珍贵之处,但愿这些珍贵的照片不至于隐没于历史之中。

2008年我跟康乃尔大学的代表团来到了清华大学,参观了图书馆,过程中我跟清华的学者进行了研讨,共同认识到早期中国摄影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从此之后,我进一步加大力度去收藏关于中国早期的照片,最终我发现了一些非常精美的照片。包括同兴照相馆拍摄的非常优美的风景照片。我还收集了不少宝记照相馆关于中国的老照片。中国当时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摄影师梁时泰,他照了当时很多中国的重要人物,比如李鸿章。他在中国各地游历,拍了很多的照片,成就非常显著。现在整个西方都认识到了中国早期摄影大师们超凡卓越的能力。

我本人收集了大概有15000张中国的照片,本次带来了124张照片。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理解或者重现当时中国的人、中国的建筑、中国的风景,以及中国的美好,中国的山、中国的水、中国的城市,让这些照片带着我们穿越时空,超越书写的历史。这些摄影师们让我们能够走到那些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希望我们收集的这些作品能够成为宝藏,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希望在未来,剩下的这15000张照片有一天能够回到中国,让人们进一步地进行研究和学习。

(作者为洛文希尔收藏创始人)

 我们缺失完整的摄影收藏——从“洛文希尔摄影收藏展”说起

■曾璜

我从业30多年了,进入摄影收藏也十多年了,“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展览上有三分之一的影像过去没见过,其中有一些很熟悉的影像,这次才有机会看到了原版(等同于原作),比如汤姆森拍摄于1870年的《金山寺》,那是一幅世界摄影的名作,但原版从未在国内的正式展览出现过。我还在这个展览中发现了乔治·莫拉什(Georges Morache)的原版照片,1867年法文版的《世界》刊登了一批基于这位摄影家的照片创作的版画,但没有机会看到影像,更不用说原版照片了。

目前国内的国家文博机构,基本没有19世纪的原版照片的收藏,比如国博、上图等有很少很少的几张。国外的顶级摄影收藏机构,比如英国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洛杉矶盖蒂(Getty)博物馆、波士顿的皮博迪(Peabody)博物馆等,有很好的19世纪中国原版照片的收藏。这几年来,在中国出现了5套由重要机构和个人参与的收藏照片:一就是现在清华展出的洛文希尔收藏, 这个我们以前听说过,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第二是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的收藏,前几年为香港的梦周基金会高价收购,现委托香港历史博物馆保管;第三,前几个月,湖南的谢子龙艺术馆高价收藏到由美国经纪人代理的一套原版照片;第四,薛蛮子参与收藏一套,现存北京。第五,是我参与的围绕着华辰影像平台的私募基金的收藏。这批照片最近两年曾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大理摄影节、广东美术馆和银川当代美术馆展出了部分藏品。

中国现在没有一本完整的《中国摄影史》,没有完整的国家摄影收藏。中国摄影史研究中的断代,跟世界摄影发展史的断代,会有一些差别,需要考虑中国近代史的特性,比如说有很多节点在世界摄影史上并不存在,如1860年、1894年、1900年、1911年在中国摄影史上是很重要的节点。研究中国摄影史抓住这些节点,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对中国摄影史的研究,需要注意将摄影技术发展史、世界摄影发展史和中国近代史,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有文字记录的中国最早的照片,出现在1842年,美国外交使团的御用画师,带有达盖尔银版照相机来华,拍了照片,后依据照片画了作品,照片没找到,画留存在美国的国家博物馆里。现存最早的中国照片,是1844年,法国外交使团的埃及尔拍的,留存在法国国家的博物馆里,不能出境。1842—1879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有泰瑞·贝内特的三本《中国摄影史》,基本构架起了这一段的摄影史料,如发现新的史料,加入即可。而1894—1911年中国摄影史料的重要史料,出自日本人在华的影像采集,大多留存下了,可以基本构架起一个脉络来。现在最大的难度是1880以后,摄影术从湿版进入了干版时代,摄影师比较多了,影像比较丰富,对摄影师的认证是研究的一大难点。

这次洛文希尔摄影收藏展,展出了21家知名机构和摄影家的作品,这也是国内以往的展览中少见的。不知道拍摄者的照片,研究仅局限于影像的视觉符号上;知道了拍摄者,就可突破很多局限,比如摄影师的身份、拍摄的年代,因由、出发点、目的等等,就可以有很多维度的读解了,可以从简单的影像史拓展到艺术史、美术史、摄影史、视觉传播史、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范畴了,可以进入殖民和后殖民、东方主义的现代研究中来了。

摄影史的基础研究可以为其他很多研究提供基础的史料。这次展出有一大批认定了作者的原版照片,可惜没在美术史、艺术史的脉络上,在视觉发展史的脉络上来展示,而是回到了照片内容的史料(影像史)上来展示,有点遗憾。我有一个建议,作为艺术博物馆,是不是可以从艺术史、美术史的脉络来展示,这样可以做出特色,可以区别于类似美国大都会、英国V&A、国博、中国美术馆这样的超级大馆所做的展览。

另外,在晚清摄影史的研究中,除了对1880年之后摄影师身份认证的难点外,还有几个空白:对日本人在华的摄影活动,对非英语语系,如法文、德文、俄文保留的中国摄影史料的收集和研究。这是在早期中国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日本在中国的东北部、法国在中国的南部、俄国在中国的北部和东部、德国在中国的东部,实施了不少的拍摄活动。因为语言的障碍,我们没有收集和研究这些珍贵的史料。摄影是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进入中国,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内地的,目前对沿海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也集中在这一带,对西部摄影的研究,几近空白。还有,对非职业摄影师、对教会的摄影活动、对摄影家、对摄影活动个案、对著作的研究,对断代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也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关注。

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是目前学界的热点,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新领域,芝加哥大学的巫鸿、国美的吕澎、央美王春辰、复旦的顾铮等等都在做。很多现代史学家在关注,这是一个重要的现象。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会丰富中国的影像史,甚至会改写中国的影像史,改写中国视觉文化发展史,改写视觉艺术史,改写世界美术史,改写中外传播史、改写中外文化交流史。

(作者为摄影史研究者,华辰影像顾问)

 摄影展示眼睛想看到的东西

■普罗格

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在摄影史课上了解到,摄影是文艺复兴之后几百年的人们寻找一种系统化的方式理解世界的研究结果。照相机不仅仅是一个单点透视的工具,一个19世纪的照相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使用,呈现的作品让大家吃惊的不仅是内容和主题的不同,还有拍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表达力,摄影师如何使用这样一种新的媒介创作艺术品。

我本人是一个中国艺术史的爱好者。我知道像北宋时期郭熙的《早春图》,他所使用的是全景式构图,能够展示“眼睛想看到的东西”,而都不是“眼睛实际上能看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很多不同的景观,远景、中景、近景,每一个视角都代表着不同的眼睛观看的方式和位置。很多19世纪摄影师所做的事情跟中国古代的画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一点跟西方艺术史教的单点透视不一样。摄影师们把西方的单点透视和东方的实用性角度,结合在照片之中产生新的视觉的效果。有些摄影师是接受过培训的,特别是他们有一些是画家的背景,他们知道选什么样的视角,积极地去创造他们的摄影作品。

我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照片?因为有时候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样的景观,有时候我们很难回头再去回忆当时眼睛看到的情形。有了照片之后,我们就可以反复地去看。老照片中还有一些未知的故事,对于现在的我们要去揭秘这些图片隐藏的神奇之处,去重视整个世界的摄影史。当时我学摄影史的时候就缺乏这样全球化的视角,把中国的摄影史和西方的摄影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研究中国的故事、美学的观点和摄影的发展,中国对摄影史的研究,也会影响世界摄影史的研究。

(作者为策展人,研究学者)

影像中的“唯吾独尊”与“无我之境”

■温玉鹏

摄影术诞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后不久,即传入中国。1844年,《黄埔条约》签订仪式上,爱新觉罗·耆英是首位被拍下的宫廷人物,成为中国宫廷人物摄影的滥觞。1846年的香港报刊,已经刊登售卖照片的广告,商业性摄影从此大行其道。

老佛爷的“自画像”

摄影术传入的时代,传统的肖像画依然兴盛,从历代皇帝的御容到世家大族的祖先画,或是乾隆《是一是二》图中的写生,当时人习惯把照片称为“小照”,而照相就像画肖像,有着特殊的政治与文化意涵。

1903年,清朝驻法国公使裕庚任满回国,慈禧太后命其女德龄、容龄随侍身边,并请其子勋龄为自己拍照。裕勋龄曾为慈禧太后拍过至少12个场景,不少于50张照片,并一连冲洗了700余张,地点大多在西苑和颐和园。这些照片形式上大体分为人工布景照和室外风景照。人工布景照大多选在安置宝座的厅堂,其陈设、服饰等皆不相同。以服饰为例,衣着有团寿字、蝶花、缠枝莲等,头饰有两把头、耳饰、护指、佛珠等,姿态也有全坐、半身、执扇等。若是室外风景,则风景各异,或漫游湖上,或栖身竹林,或在荷塘,乘坐的肩舆、游船乃至后妃、太监、宫女等皆不相同。

慈禧太后照片的最大特色,是对其地位的凸显,形成一种“唯吾独尊”的气势。虽然慈禧并非摄影师,但其照片完全服从个人意志。屏风之上,常打着横幅,书“大清国当今圣母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或“大清国当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等,皆为光绪皇帝御题,并钤国玺。有些照片,虽无条幅,但构图以慈禧太后为中心,通过高低的差异,站与坐的差异,光线明暗的差异、人物位置远近的差异等,凸显慈禧太后的核心地位。有时为了刻意达到效果,而忽视构图的平衡性,画面显得凌乱。慈禧太后的室外照片,比如慈禧太后扮观音像,已经考虑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构图,光线从竹叶之间洒落,荷叶的千姿百态,形成阴暗、虚实的变化,类似中国画用墨的浓淡干湿。

这些“御容”,除了悬挂宫内各处,聊供自鉴,还被赏给王公大臣及外国公使,不仅是礼仪性的赠礼,也隐喻着权力与秩序。很多甚至刊登在欧美的书刊上,是欧美人了解清朝统治者最直观的材料。

郎静山的“山水册”

如果说慈禧太后的摄影作品过多涵涉政治话语,那么郎静山的山水摄影,则以相机为画笔,在纷乱社会环境中,觅寻“无我之境”。

在郎静山看来,相机是机械的,常受天时、地理、角度等限制,构思虽好,却不能臻于理想境地。他发明了集锦摄影,集合多张底片中的景物,依照构思,创造出全新的景象。既萃取古代山水画的构图,在创作中融合南齐谢赫的绘画六法,尤重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又强调“各照片的配合,须近景、中景、远景,层次井然,合乎人目自然透视的原理”。其在《漫谈摄影》中曾谈到:“(艺术摄影)所采构图理法,亦多与吾国绘事相同,如凑合数种底片,汇印于一张,若吾国画家之对景物随意取舍者然”,且“取底片之一部分,剪裁成章,及用长焦点镜摄影,在适合角度,求图面物象匀称,与吾国画中,远近物体、匀称而无大差别”。将中国绘画风格与摄影技法相结合,并形成了独特的“郎氏风格”。

郎静山以风景为题材的集锦摄影作品,不仅模仿中国古代山水画,也试图在模拟绘画形式的同时,模拟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在其镜头中,崇山叠岭,烟云缥缈,远山一抹,枯藤老树,多是托物言情,而罕有行人过客,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虽然在透视处理、线条结构、画面比例等造型方法上与西洋艺术迥然,却以其仿中国画、写意抒情的风格,而备受推崇,洛川在1942年发表的《郎静山谈摄影艺术》中评价道:“他的作品具有特殊的风格,古色古香,宛如国画,不仅代表了我国的艺术精神,并且发扬了东方艺术的精神。”

近来老照片收藏日渐火热,宫廷照片、名家作品、名人肖像等都备受关注,具有史料价值的照片则更显名贵。2011年,萨空了收藏的1963年北京京剧团赴港演出照片,共22册,以345万落槌。2012年,一组中国营造学社拍摄的照片,共计682张,以402.5万落槌,再创新高。照片作为记录历史片段的载体,应当引起重视,而作者或照片主人公的意图,也不该被湮灭。

(作者供职于杭州博物馆)

摄影收藏会是很大热门

■良岑

摄影收藏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小众的。因为大众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方面,比如绘画、雕塑作品,大家觉得是孤品、是限量的。摄影作品有版数,所以大家会觉得摄影作品不如其他艺术形式的价值高。另一方面,大家可能认为摄影的门槛比较低。过去更有讨论,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摄影能不能登上美术馆的“大雅之堂”。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当下已经得到解决了。

我认为未来摄影收藏会是很大的热门。首先,摄影真实见证了人类近一百年的历史,这非常重要。第二,像布列松、马克·吕布、罗伯特·卡帕这些马格南(注:世界著名图片社)的摄影师,不仅记录了历史,还用摄影创造了不可复制的经典瞬间,这些摄影师已经不在了,他们的作品将会越来越体现价值。另外,对于名人的摄影,也要综合考虑被拍摄者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当然价值也就越高。

摄影作品的定价体系是多方面的。摄影师、拍摄对象、拍摄内容都会影响。另外我们可以看版数,版数越少,价格相应就越高。签名版的价格有时是非签名版的好几倍。艺术家本人冲洗的版本价格相对更高。现在人们更关注作品本身是不是暗房手工银盐冲洗放大的。银盐手工冲洗放大的照片,有细腻的手工颗粒质感。虽然喷绘的技术已经很高了,但是相对来看,喷绘的相片就显得单薄,缺少层次。

我们也可以看到摄影作品的价值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到,价格在艺术市场逐渐呈上升的趋势。相信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展览的更多举办,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摄影收藏。

(作者为银盐空间主理人)

稀缺性是摄影作品价格的决定因素

■杨慢慢

在收藏中,摄影作品的稀缺性很重要。实际上,不同于很多人认为的摄影作品可以多次冲洗、印刷、复制,摄影作品也是有其稀缺性的。手工冲洗的照片每一幅都是不同的,这涉及到暗房冲洗时的药水比例、冲洗时长等等因素,艺术家手工冲洗过程中,也会毁掉他认为不完美的照片,只留下他认可的作品。

到了数码时代,艺术家、代理机构、基金会等机构则会把控作品的数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版数”,这是被官方授权认可的作品。而没有艺术家签名或代理机构认可的作品,则会沦为类似“明信片”的概念,其中的价值就是天壤之别了。

“艺术品不属于任何人”,在时间长河中,藏家只是拥有了艺术品的一个时间段。摄影作品的收藏是收藏投资的入门级别,但是藏家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收藏历史的经典瞬间,拥有一段过往的历史。对于新入门藏家,建议在预算允许范围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在最喜欢的几件作品中挑选最出名的艺术家。在欧美国家,收藏摄影作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而国内则是近五六年才开始。但是其升值空间还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亚当斯的作品,30年前只要500美金左右,现在同类作品市场价在2-6万美金,而国内拍卖则到过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价格。亚当斯是风光摄影的鼻祖,许多摄影师追随他的脚步,学习他的构图和拍摄方式。其助理罗斯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摄影师,亚当斯基金会在亚当斯去世之后,邀请罗斯对亚当斯的作品进行冲洗。照片上有亚当斯签名的基金会章、罗斯的签名,并标注照片的信息。虽然目前摄影作品没有油画、国画等艺术形式升值走势那么迅猛,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将带来很好的前景。

(作者为摄影藏家、策展人)

展览加深了大众对摄影市场的认同

■米雪

近年来,杭州、成都等地的艺术氛围愈加浓烈,逐渐成为香港、上海、北京之外的艺术第三第四城,不仅对油画等表现主义作品有着高度关注,并且对国画艺术长久地歌颂与热爱。我们从多个美术馆和博览会观众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杭州对摄影类艺术也逐渐有了专业藏家和推广机构。生活在杭州的观众有十分强烈的对各类艺术展览的期待,杭州又是中国线上电商产业发展的聚集地,我们非常看好艺术产业在杭州的发展前景。我们将经典摄影作品带到杭州观众的视野中,一方面是分享我们特有的摄影作品资源,一方面也是希望加强杭州观众对摄影作品的认知,对这个门类的兴趣和了解,加深他们对经典摄影作品的市场价值的认同。

(作者为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创始人)

 
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22×29cm 19世纪70年代 蛋白印相 洛文希尔收藏
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22×29cm 19世纪70年代 蛋白印相 洛文希尔收藏
菲利斯·比托 北京城北门 23×59cm 1860年 蛋白印相 二联张 洛文希尔收藏
菲利斯·比托 北京城北门 23×59cm 1860年 蛋白印相 二联张 洛文希尔收藏
郎静山 千古两大千  48×39cm 照片银盐纸基 1988年  钤印:戊戌静山九十七岁  2018西泠秋拍
郎静山 千古两大千  48×39cm 照片银盐纸基 1988年  钤印:戊戌静山九十七岁  2018西泠秋拍
 
 
Tags标签:摄影  照片  收藏  艺术  我们  研究  摄影作品  作品  摄影师 责任编辑:    
上一篇:佳士得当代艺术专场的信号

下一篇:购买艺术品需要知道的事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