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文学天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文学天地   

胡连俊:《穿越徐州》--白居易笔下奇村今安在

时间:2023-10-26    来源:黄淮网    作者:胡连俊
内容摘要:翻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五言感怀诗,其中一篇写的是徐州丰县的朱陈村。白居易用生动的笔墨勾画出这个小村男耕女织、安适宁静的生活图景。此诗引起历代文人学者的关注,朱陈

翻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五言感怀诗,其中一篇写的是徐州丰县的朱陈村。白居易用生动的笔墨勾画出这个小村男耕女织、安适宁静的生活图景。此诗引起历代文人学者的关注,朱陈村的名声也随之流传千古。

徐州果真有这么一个朱陈村吗?它位于徐州何处?如今村里人生活得怎样?在当前全国都在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它在做些什么?2006年初春,笔者前往丰县寻访这个白诗中颇带理想主义色彩的千古奇村。

理想的桃花源

白居易是山西太原人。十一二岁的时候,因父亲在徐州做官,他随全家迁来徐州,徐州算得上他的第二故乡。

之后为避战乱,又被父亲送到苏州、杭州投亲靠友,但仍牵挂着徐州。白居易15岁时创作的那首《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便真挚地表达了他对徐州和亲人的关切和思念: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白居易将徐州当成了魂牵梦绕的“故园”。此后,徐州便成了他重要的交游地。经过半生奔波,遭逢动乱、饱尝忧苦之后,他抚今思昔,更加怀念徐州,怀念那个让他流连、陶醉、难以忘怀的朱陈村。

其诗曰: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氳。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見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黃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別,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見玄孙……”

多么和谐的生活场景,多么美妙的乡村乐园!生于斯,长于斯,婚于斯,生儿育女于斯,终老于斯,没有战事动乱,没有强取豪夺,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外界干扰,自给自足,怡然自乐。它让我们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朱陈村是个内涵更丰富、更具体的“世外桃源”。

“朱陈”传千秋

一首明白如话的小诗,在白诗中并不起眼,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更不足道。然而,它不仅流传下来,“朱陈”二字还成了男女姻缘的代名词,所谓“朱陈一村而结好,秦晋两国以联姻”。直到今天,文人学者还不时提到朱陈村,将它作为研究封建农耕社会的典型材料。

请看,清人李百川的小说《绿野仙踪》,其第66回的回目便是“结朱陈嫖客招驸马,受节钺浪子做元戎”。曹雪芹的《红楼梦》第99回,写周琼呈给贾政的信中,有这样的句子:“仰蒙雅爱,许结‘朱陈’”。直到今天,“朱陈”仍在流通,香港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风雷震九洲》的第20回,回目便是“欲结朱陈施巧计,心怀叵测动奸谋”。也许,“朱陈”源于小村庄,而“秦晋”源于两个国家,前者地域小,知名度低,被人使用的频率少,但,二者的含义却是相同的。

当年,白居易对朱陈村赞美有加,心向往之,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居于战乱则思平安,饱受倾轧则思无争。

今天,我们再回头看看朱陈村,便会发现它的种种弊端。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为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在其第一卷《导论》里专门提到“朱陈村”模式,认为它可以保证农民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吃饱穿暖,勿需外求。但,男耕女织限制了社会分工,自给自足阻碍了交换经济的发展。“朱陈村”反映的是“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这是一种“很稳定”又“很顽固”的生产结构,扮演了一个“阻碍生产发展的角色”。

其实,细究起来问题还有:村民不入军不利于国家安全,近亲结婚不利于人种的优化,实行土葬且坟墓绕村,占用耕地,破坏村容村貌……这样一罗列,朱陈村倒成了沉重的话题。

白居易死后约230多年,苏轼到徐州当太守,想必对治下的丰县朱陈村有所耳闻,说不定亲自去过,直到数年后看到友人描绘朱陈村的画作,还大发一番感慨,写道:“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恶吏上门,横征暴敛,朱陈村的安适、宁静被打破,白居易的梦彻底碎了。

今日朱陈村

白居易和苏轼笔下的朱陈村,尽管色彩、情调不同,但它们都是诗,不是史。历史上果真有朱陈村吗?它会不会是诗人的向壁虚构、凭空想像?

白居易为文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在《新乐府序》中宣称:“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以此观之,白居易写他十分熟悉的徐州丰县,而且明白无误地指出朱陈村的方位,所写村中诸事想必是有根有据的。

在徐州,关心朱陈村的学者们从地方志书中发现了两三条线索。其中一条是,根据乾隆年间的《丰县志》记载,白居易和苏轼诗中的朱陈村,在丰县西北20余公里的赵庄附近,当时开河,“挖出朱陈村断碑一块,乡人始信”。有古碑作证,自应可信。其所指赵庄,即今丰县赵楼镇。

这个历经千年风雨的小村庄如今可好?刚过春分,笔者踏上了朱陈村访古之旅。出徐州西北行120多公里到丰县,再出城西行20多公里,便来到赵楼镇。镇中心的小广场上,停靠了四五辆揽客的机动车。笔者向一位中年司机打听,得知朱陈村在镇东北10多公里。沿着镇村之间狭窄的水泥路,车行不过半小时便到了。

时近中午,村子里很安静。路边的院墙下,几位老太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小孩子依偎在她们身旁。

听到生人的动静,空荡荡的小巷里突然窜出几条狗,边跑边叫,令人想起陶渊明《归田园居》里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一条东西小路将朱陈村连成一体,东边是朱庄,西边是陈庄。两村相交处,竖着一块石碑,上书“朱陈村”三个大字,碑文为“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即源于此”。

此时,一位老人从田头拖着小板车从村外归来,神态慈祥。笔者趋前询问,此老竟是朱庄年龄最长的朱知修先生,已73岁。他带我来到村北百余米处,青翠的麦田中竖立着一块朱氏先人的古碑,上书“明故始祖朱公之墓”,系清同治九年三月所立。

几位村民听说笔者前来访古,一起围上来,争说当地有民谚:“先有朱陈村,后有丰县城”,朱陈村比丰县历史还早。还有一谚:“朱陈村,辈辈亲,叫你姓朱你姓朱。叫你姓陈你姓陈”。

说话间,年届花甲的老支书朱知建来了,他在朱陈村当过会计、支书、村长,先后干了22年村干。他告诉记者,现在朱陈村是一个行政村,下辖朱庄、陈庄等7个自然村。朱庄有70多户,只有3家外姓,其余全姓朱。陈庄50多户,只有两家外姓,其余全姓陈。

笔者问起朱陈两姓联姻的事,他说,建国以后大约有六七对“朱陈配”,并且“成亲不错辈”,完全按照先祖传下的辈份排下来。最近的一对是1984年结的婚,一位朱姓小伙子娶了一位陈姓姑娘,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了。现在,年轻人谈婚论嫁的选择范围已远远不是两村之间。

至于朱陈村的生产方式,眼下还是种植为主。不过,村里年轻人走出去的也不少,有10多人在北京、南京、西安、徐州和丰县城里搞木条业,有4户跑运输。他的两个弟弟就干长途客运,一个跑上海,一个跑天津。

现在,朱陈村最想干的是将村内的土路修成水泥路,让乡亲们出行方便,毕竟不是那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的时代了。

是的,朱陈村跟苏北平原上成千个上万个村落一样,正大步迈向现代文明的新时代。

  定稿于2023年10月21日

(作者:胡连俊 徐州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 杂文作家 )

 
 
Tags标签: 责任编辑:胡连俊    
上一篇:胡连俊:《穿越徐州》—苏北人6000年前咋生活

下一篇:两部苏产影片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