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文学天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文学天地   

张梦雨:苏轼形象别考

时间:2023-12-05    来源:黄淮网    作者:张梦雨
内容摘要:黄淮网(张梦雨) 苏轼,字子瞻。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四川眉山。苏公逝世日我这里采用的是1101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说离开我们已经有近1000年

黄淮网(张梦雨)  苏轼,字子瞻。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四川眉山。苏公逝世日我这里采用的是1101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说离开我们已经有近1000年的时光,隔着千年的风霜迷雾想清晰地看到苏公的形象已是一件万难的事情,所以,所有的“肯定”都是我们的“以为”,仅此而已。

关于苏轼模样的图文资料应不为少,我把它们归为两类。一是身体的模样,二是精神的模样。前者是看上去他是个什么样子,后者是想过去他是个什么样子。哪种样式更好?这要看您需要的是怎样的真实。像与不像,其实就是看是否契合自己心里的那个形象。

林黛玉本是个虚拟的人物,可看到电视剧《红楼梦》(87版)时不用指点说明,大家知道这个就是黛玉了。这就是真实。我这次在查阅大量的明朝陈洪绶的画作时,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我不看题目,不看解说,只看画中的人物。看着一个——想——这大约应是苏公了,然后再去看题款看说明,求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真实。

然而苏轼究竟不是黛玉,他比黛玉要真实得多。在离我不足百米的苏堤路,他老人家就曾经真实地走过,在这片天空下真实地呼吸呐喊。他有着独一无二的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只不过他离开得太久了,这才使得他的形容太过模糊。但再不堪的模糊也不能等同于虚无。

苏轼,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应该有一个最贴近真实的影像!

我们无法穿越,但可以通过先人留下的史料去透视那个我们无法亲手触摸的所在。

我们就逆历史潮流而动,由近及远地去开始我们的探讨——

先说苏学大家冷成金先生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苏东坡》中演员陆毅的造型。清秀、俊朗、淡淡地忧郁。这契合了苏轼高情华才、命运多舛的形象,应该说也属于心中的苏轼之类。这个形象里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那“淡淡地忧郁”味道,我喜欢。但窃以为苏轼似乎没有陆小生这么明亮的俊朗之色,好像还应该多些沧桑之类。

接着看当代画家范曾先生关于苏轼的造型。高大、魁梧、虬髯,这属于第二类,即精神上的苏轼。这个形象应该能得到许多人心底的响应。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他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形象。这在今天的许多雕塑中可以看到。把东坡描绘成这个样子是简单的但也是安全的,因此才有了众多的模仿。但我总是在心里无法接受苏轼的”李逵式”造型。

再往前,推到民国年间,江苏常州画家徐宗浩先生1923年的画作《苏文忠像》。这是目前关于苏轼资料中采用较多的一幅图,大约是因了离当下不远易于查找的原因。东坡先生终老于常州藤花旧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了这份渊源成就了徐先生的这幅画,但我的确认为,这是更加形似东坡先生的一幅画。

再往上走,我们就看到了清朝余集绘的这幅《苏文忠公笠屐图》了。这幅图曾出现在保利2006年的拍卖清单上。款识:秋室余集敬写。印文:秋室居士(朱文)、余集(朱白文) 题跋:苏文忠公笠屐图、汀洲伊秉绶题。印文:伊秉绶(白文)。这也是在目前许多关于苏轼的文学作品中采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形象。我认可画中人物的抑郁和困顿。但感觉缺少的内容也有许多,比如豪迈,比如幽默,比如禅意等等。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从苏轼那首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演化而来。

再往前推,较有名的就是明末画家陈洪绶关于苏轼的造像。身体有点胖,胡子有点多,脸也有点长。这似乎朝形似上更近了一步。但您如果知道陈画家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拘泥、敢创新,这个判定便会大打折扣。陈画家很喜欢苏轼,以苏轼为题画了不少画。形象基本统一于上,但也有不少例外。比如他也曾把苏轼画成过圆脸的类佛陀之类,这又应了人们心目中苏公智慧、洒脱、超凡的形象。陈画家的苏公像显然是比范画家下了更细致的功夫,是读了一些古人的文字描述的,他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对苏轼造型在形似和神似的综合上作了最大努力的画家。但老莲(陈洪绶的号)先生毕竟比苏公晚生了600年,离应该的“真实”也同样隔着太多的旁枝蔓叶,虽然他曾经试图撩开。我的感觉就形似上苏公的那张脸似乎不该长(cháng)到如此狰狞的地步。大约后世的冯梦龙就是受了这画的影响才有了关于苏轼大长脸的夸张故事。而且在神似上有了一些似乎不该有的雍容之气。我觉得那种气质不属于苏轼。但有二随从直立的这张却是我认为的精品。

倒推至元,较有名的是赵孟頫的苏轼像。画者所处的时代与苏轼所在的宋相去不远,且画者本身就是艺术大师级人物,因此这幅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最接近已经很近很近。更重要的是在形神兼备上下了许多功夫。看那眼神,不羁与高傲跃然纸上。

最后来到苏轼所在的宋,看北宋画师李公麟画中的苏轼形象。撇开画家的水准不谈,按常理推断,与苏轼同朝代的李公麟之画像似应更加形似真实的苏轼。而李公麟是宋朝知名的画师,虽然他以画马闻名。史料证实这幅画作于1090年左右,地点是驸马都尉王晋卿的西园。黄庭坚在《跋东坡书帖后》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述,他说:更为关键的是苏轼本人很认同这幅画。画作10年之后,也就是苏公去世前不久,苏轼在镇江金山寺看到了这幅画像,无尽感慨涌上心头,写下了那首含泪带悲的、有苏轼第二首“绝命诗”之称的《自题金山画像》诗:若不是极其应和于自我的关照,大概不会有此感叹。因作者李公麟(苏轼好友)、因评者黄庭坚(也是苏轼的朋友)、因叹者苏轼本人,所以几乎可以认定这是目前与苏轼真实形象最为吻合的画本。当然,前提是这幅像的确出自李公麟之手。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画是清人朱野云的摹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只是苏轼微醺后的描绘,林语堂的“面色红润说”大概也是据此而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的苏轼似应该与赵孟頫的画像更为贴近。

有意思的是东坡先生在日本又成了肌肉男的形象。也算是一朵奇葩。这样的苏太守到钓鱼岛上和小鬼子切磋一下柔道都没有什么问题。

前面展示了几幅笔者认为值得一说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苏轼画像和造型。要进一步使苏轼的形象鲜活起来,我觉得还要辅以相关的文字资料。这里笔者也择其自认为重要处说一说——

个子肯定不矮但似乎也不会太高。有人因四川人的身材整体偏矮,便说苏轼也是矮个子,这是经不住推敲的。既然四川人绝非人人皆有苏轼之文才,又何必认苏轼定有川人之身材?说他不矮,是因为从苏轼自己和他同时代人留下的文字中都有苏轼和身材矮小者开玩笑的记录。有诗《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为证:戏称好友李公择为“短李”,这不像是一个矮个子开的玩笑。因而可以肯定地说苏轼的身材不是太矮。至于很高,倒也证据不足。有人以其弟苏辙是个高个为由,认定苏轼也是高个,这也实在牵强得很。苏轼在《宝山昼寝》一诗中说:这里的“七尺”(有详细考证说宋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0.7cm,七尺则等于现在的214.9cm) 也好、“十围”(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我觉后者较为可靠,约今天20公分左右为一围)也好,都是虚数,当不得真。三国里著名的武将许褚据说就是腰大十围。若说苏轼长着姚明的身高、许褚的粗腰应该在当时也极为显眼。若果真如此,初见之人肯定会详加渲染。现在看来没有类似文字。所以其“大高个”之说,也无实在支撑。渊博的林语堂先生推断苏轼身高在“五尺七八寸”也就是今天的175cm左右。中等偏高。此说,我 们姑且从之。

长脸貌似肯定的。这倒不是因清朝冯梦龙文章中说苏轼和妹妹苏小妹开玩笑的那首诗。传说苏小妹额头突出,苏轼便开妹妹的玩笑说“莲步未离香格下,额头已到画堂前”,妹妹则以苏轼脸长,反唇相讥说“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才流到腮边”。去年的一滴眼泪从眼眶里出来,到了今年才刚刚流到腮边,这脸的确够长的。但苏小妹本来就是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其口中之诗自不可为凭。可作依据的是苏轼在《表弟程德孺生日》的诗中说了一个细节。还有一说是因苏轼次子苏迨的长相。史料说他长得高颅巨颧,家里人称他“长头儿”。按“有其子必有其父”的常规推断,苏轼的脸似乎也短不到哪里去。当然,考证到此,还有些许疑问未解,这寿骨是不是就相当于颧骨?我查《说文解字》上说寿骨就是头盖骨,“寿骨者,发所生处也”也就说头发所覆盖的骨头就是寿骨,而颧骨则是生在面部。不知道误在哪里?但苏轼的头部有些异样是肯定的。《瑞桂堂瑕录》上说是苏轼从被贬谪地海南回来,有人感叹他在贬谪之地的许多辛苦,苏轼回答说,这都是我的骨相不好惹的祸呀!他说自己年轻时刚进京城,就有个相士为他相面,说他长了一双聪慧的好眼睛,却有半个充军犯人一样的头型,以后虽然文章才情名闻天下,但总会有颠沛流离之祸。苏轼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相士所说颇为符合。这里可证实苏公头形有异,但“半个配军头”是怎样的形象,已经无从考证了。

眼睛未必多大但定是有神的。不用说可以想见的“一双学士眼”,那里闪烁的是智慧之光,无限的才情从这两扇心灵的窗户一泻而出。但这里一定有着抹不去的忧郁,就像李公麟的那幅画像。酒后有真言,酒后也往往显出真相。这忧郁的真相藏在“早生的华发”里。人皆说“大江东去”的豪迈,可笔者看这词里无一处不漫湮着忧郁的泪水。当下有些人喜欢把这首词的书法挂在书房办公室里,着实是有些不当的。“一尊还酹江月”的景象实在是无限的苍凉。看似不可遏止的狂放,掩不住的忧心。所以,我想苏轼的眼睛应该是带着淡淡的忧郁,但这忧郁是亮着的是向上走的忧郁。

苏轼究竟是怎样的模样,或许真的并不重要。没有一个定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有一个心中的苏轼,只要有一个点与自己心中的形象契合,那就足矣!因为相应的那点必是你欣赏赞美的所在。有许多的人,便有许多的苏轼,这样似乎没有什么不好。

作者简介

张梦雨,编剧。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香港中文大学跨文化研究专业。现为某市艺术研究所编剧。有《大锅沿》、《相见欢》等作品获戏剧文学奖列重点培养剧目。有《黄楼观风——苏轼在徐州》著作出版。

来 源:《放鹤亭》2023年第2期(总第37期)2023.11

 
 
Tags标签: 责任编辑:张梦雨    
上一篇:武亚中:风从黄楼来--读《黄楼观风--苏轼在徐州》有感

下一篇:曹学海:赓续红旗台基因的宝典--回忆徐州广播电视台“三个一文化工程”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