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文学天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文学天地   

梁苏国:乡愁中流淌着真性情

时间:2024-08-03    来源:黄淮网    作者:梁苏国
内容摘要:黄淮网(梁苏国) 李永田先生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蜚声全国的著名演讲家。那时他就职于徐州师范学院(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走上社会,深入

黄淮网(梁苏国)  李永田先生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蜚声全国的著名演讲家。那时他就职于徐州师范学院(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走上社会,深入各单位,以《英雄与祖国》为题,对青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奉调入京,进入当代中国研究所从事专业研究工作。

有幸的是,当时作为徐州电台专题部记者的我,曾随专题部主任胡连俊先生(《穿越徐州》的作者)去徐州师范学院东院李先生的府上拜访过他,并得到他馈赠的《英雄与祖国》一书,至今留存。30多年过去了,不知李先生是否还有些许印象?

令我惊喜的是,从今年5月份起,我陆陆续续地在黄淮网和《徐州广播电视报》上读到李先生撰写的《穿越徐州抒乡愁》系列读书札记。从这些文章中,我深刻感受到李先生乡愁中流淌出的真性情,读来令人动容,久久难以释怀。

“我亲爱的故乡,雄踞历史,已不待说,我们魂牵梦萦的却是她能否拥抱现在、引领未来。我们珍视她丰厚的文化历史沉淀,我们更希望她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李先生在读书札记之《千秋美梦谁来圆?》中写下的一段对家乡的深情告白,表达了久居京城的游子对家乡的牵挂和期盼。

李先生更是将这种深情、牵挂和期盼,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他心心念念、苦思冥想,为家乡策划了一个“苏南没有、神州未见、人间独一无二”的项目——“汉风桃花源”。在茫茫人海中,李先生发出了“千秋美梦谁来圆?”的呼喊。“假若有幸、有缘,我会将我的‘0’,恭敬地、无偿地献出!”其情真,其意切,怎不让人心动!

在《母爱如水》一文中,李先生动情地写道:“我的母亲,为人宽厚、善良、慈爱、智慧、豁达、勤劳,把所有人间的美誉全都加在她身上,在儿子看来,都不为过。”母亲还经常用“人行好事,莫问前程”“于人之恩无所忘,于人之怨无所记”来教育李家兄妹。李先生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蜚声全国的演讲家和学者,与他“积善之家”的优良家风不无关系。

李先生和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写道:“在铜山的桃源桥火化之后,母亲的身躯成为一包骨灰。我紧紧地抱着这个发烫的红布包袱哭喊着让她回家,心中万箭穿心般的悲哀:幼年是她欢心地抱着我玩耍,而今轮到我悲痛地抱着她回家……品尝着生离死别的苦果,人间的哀痛莫过于失去爹娘!”我相信在写这段文字时,李先生一定是潸然泪下的。当我读到李先生“黄土难埋慈母爱,阴阳难阻母子情。今生再难见娘面,来世还叫俺娘生”的诗句时,也不禁泪湿眼眶。用真情浇灌、心血凝聚的文字才有生命力。

善良的基因融化在李先生的血液中,“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在李先生身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从书中李先生讲述的“一名听众的演讲”的故事足可窥见全貌。

一名身患重病的中学生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时日无多,他不悲观、不艾怨,发出“不求生命延续,只求生命发光”的铮铮誓言。尽管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李先生还是给他赠书、题词、写信,为他鼓劲加油,送上人间的温情。当李先生得知这个孩子为没能听过他的演讲而心有所憾时,他便“送教上门”,在他的床前,将不久前为清华大学几千名学子演讲的内容,给这个命运多舛却无比坚强的孩子重新演讲一遍。李先生写道:“就这样,面对面,心贴心,一名老师,一名听众,留下了我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为中国演讲历史留下了一个佳话。”

行文至此,我已深受感动。更让我感动的是接下来李先生讲述的“舍脸求人”的往事。

孩子生命垂危时,各家医院都不愿接收孩子住院,而孩子的父亲又不想让孩子病逝于家中。无奈之际,他向李先生求助。按说,李先生有各种理由可以婉拒,但心地善良、有情有义的李先生没有这样做,而是利用自己的“名声”给市领导做了一次汇报,并提出让孩子住院的请求。在市领导的关心协调下,孩子终于重新入院。一个星期以后,孩子走了,走完了他短短17年的人生旅程,含笑走向另一个世界……

写到这里,我鼻子发酸,泪水止不住地流出。孩子,你是不幸的,但又是有幸的,因为你遇到了李先生这样的大好人!

李先生的读书札记写了39篇,我把这些文章都当成散文随笔来读。散文随笔是讲究流露真性情的。这39篇读书札记,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家乡、对亲友的牵挂,我认为都是李先生真性情的流露。在语言风格方面,娓娓道来,无华丽辞藻,给读者带来平实、自然、朴素的阅读感受。

李先生在读书札记中写道:“我试图让它每篇都有一个主题,每篇都能给别人一点启示。作者的一个意愿就是:袒露人间真情,召唤灵魂回归。千教万教,教人行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我看来,李先生的意愿实现了。

作者简介: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高级专家。

 
 
Tags标签: 责任编辑:梁苏国    
上一篇:使者·使命—李永田《穿越徐州抒乡愁》读后

下一篇:李永田:谢知音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