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访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太康先生

时间:2014-09-19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13岁开始自学篆刻,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学院花鸟高研班,其作品频频现于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东京中日书画名家邀请展等国内外书画展。自2004年以来,其作品更是先

 13岁开始自学篆刻,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学院花鸟高研班,其作品频频现于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东京中日书画名家邀请展等国内外书画展。自2004年以来,其作品更是先后被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首都机场及日本、美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及藏家收藏近千幅。这位名满天下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便是华夏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研究院研究员、中残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太康先生。 

  日前,太康先生携“金石翰墨”书画印壶作品莅汕展览,记者得以有机会近距离采访太康先生。虽是名满天下的艺术家,但太康先生谈吐之间口吻生花、温尔文雅,尽显大师风范,而观其画作,一山一水,一鸟一舟,高逸空灵、气势豪迈,足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刚入座,太康先生就直奔主题,毫不拖泥带水,对这次“金石翰墨”书画印壶作品就进行了阐释。太康先生指出:金石画派以写意为内核,笔调涵金石气,厚重老辣。金石翰墨,其意正在于传承金石画派的写意精神。而谈到“金石派”艺术的发展,太康先生认为当前的“金石派”艺术逐渐走向衰微,画家有的不善书法、有的不会冶印,“书画印”全能的画家屈指可数。 

“现在的画家太过于追求中西结合,要知道中国画与西洋画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中国画讲究的是写意,而西洋画注重的是写实,而且在绘画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同。画家不练书法、不冶印,是很难出大师的,书法能走多远,决定了一个画家的绘画水平的高低。”寥寥数语,太康先生对中国目前艺术界的独到见解却一语中的,这让记者听来颇为佩服。 

  虽然太康先生自嘲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书画印”全能的大师级人物,但在记者看来,太康先生便是这一领域难得的大师之一。由印入书,由书入画,如今又开始在陶瓷、紫砂壶上创作,太康先生的每一幅作品,始终都依托传统的文化根基,坚守传统中国笔墨,将书、画、印三者熔于一炉,画作富有金石之气。 

  正因为坚守中国画之根本,传承金石派艺术之精髓,太康先生的画作写意精神十足。他取法石涛、八大、吴昌硕和齐白石百家之所长,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尤以金石书法入画,追求独、厚、简、洁。而书画印“三位一体”的艺术修养,也使得他的作品“书中有刀锋,印中有墨韵,字中有刀痕”,而这也为太康先生的作品赢得了高度的艺术价值。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太康先生的画作便成为国内外多个画展上的重头戏,更成为国内外藏家收藏的“抢手货”。2013年,太康先生随团访问台湾、台中两市并赠予民国志工总会佛像画作一幅并永久收藏,同年7月,太康先生篆刻作品《李白将进酒》组印参加北京保利拍卖并以57.5万高价拍出,书法导报、书法报、美术报以及各种艺术类报刊都曾做主题对太康先生的书画作品进行了报道。 

  在采访之中,太康先生告诉记者,在这次展览中他还带来了一批紫砂刻壶精品“曼生十八式”。在这些刻壶中,太康先生将金石篆刻的艺术思想与绘画、紫砂壶等表现形式完美结合,以写意和线条的美感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风骨,让壶从普通的“器”上升到了“道”的层面,实现了“道器合一”。 

  太康先生认为,绘画书法及篆刻作品的鉴赏,一看人品,二看态度,最后才是艺术水平,正所谓古人谓画分四品:逸、神、妙、能,逸品味上,品味“气息”是中国画审美的特殊要求。写意者为大、画次之,描更次之,做出来的画更次之。因此,绘画书法及篆刻作品的鉴赏,首看内涵,其次要看他的书法,窥其笔墨功力,再看内容,观其绘画功力。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向太康先生提出了“如何把中国画更好的推向世界”的问题。泰康先生对此回答:要把中国传统的东西推向世界,传统的笔墨不能丢,要保持中国式的绘画特色,而不能一味的追求中西结合,要保持我们中国画民族的特色。 

  作者:谢勇锋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首届全国百名书画家作品展将在京举行

下一篇:雷雨:书画界赝品乱弹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