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中国书画名家郭银峰艺术人生访谈录

时间:2014-10-13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当笔者看到郭银峰先生画作的一刹那,仿佛瞬间从喧嚣闹市跨越到了净山明水前,那种奇妙感觉,是一种静静的,慢慢的享受,就好像炎炎夏日里的一阵疾风骤雨,突如其来的凉爽抚

 当笔者看到郭银峰先生画作的一刹那,仿佛瞬间从喧嚣闹市跨越到了净山明水前,那种奇妙感觉,是一种静静的,慢慢的享受,就好像炎炎夏日里的一阵疾风骤雨,突如其来的凉爽抚平了心中躁郁和烦闷,让人忽觉神清气爽。在当今,本应沿着时间轨迹慢慢蜕变羽化的中国文化艺术,却在“快餐”理念的吞噬下逐渐失真。如何让“慢文化”能够再度滋养国人身心,更多则取决于人们的内省修行。在郭银峰先生的任何作品中,笔者总能在其间感受到细腻的缓慢,感觉到时间似乎静止。

郭银峰

郭银峰

  郭银峰先生1949年出生于甘肃庆阳。从小受兄长启蒙,逐渐对绘画兴趣盎然。幼年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使他的天赋异禀在神思放逐中被慢慢唤醒。工于绘事,便成为游目骋怀的信手拈来。1968年,郭银峰应征入伍,军队生活造就了他豪放率直的性情,也滋养着他老辣而雄强的笔墨。由于在军队的书画专长突出,他被保送进四川美术学院深造,在那里打下了坚实的西画基础,故在郭先生的国画作品里,中西熔融的笔意墨韵,呈现出别具风情的个性特色。

  雄婉熔融 内蕴深沉

  郭银峰先生作品中给人的静谧之享,并非停留于画面表层的观感,而是渗透在视像深处的那份幽深而踏实的功力所烘托而出的悠远沉厚的,让人身临其境的生动气韵。亦如其曾在2002年参加韩国汉城世界杯书画作品展览中荣获“国际功勋奖”的巨幅国画作品《黄河颂歌》就为翘楚。

  “我学画画并不是从专业起步,就是凭感觉,纯属兴趣所驱。我是一个军人,一个地道的大西北汉子,我追求的就是一种大气豪放的审美,是一种气势恢宏的,振荡于心的感受。”

  初观其画,笔者便被其宽广磅礴的气势所震撼。他以西画写实的细腻融入国画写意的挥洒。对坡石的创作,沿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勾皴,在柔润中表现出岩石的坚毅,且在色彩的运用上融入西画写实理念,使阴阳向背之自然景致在画面中呈现得更为清晰,朝阳坡石展露本来颜色,而背阴岩阶则因长期潮湿不见阳光而有苔藓遍生的层层绿意。滔滔黄河倾泻而下,水流喷涌,如大军扫敌般威武,似万马齐奔之壮观。所过之处,皆掀起迷蒙水雾,郭先生以极细腻的点、皴,染营造出连绵水气的湿润景象,水激处白浪飞溅,平流时雨雾淋漓。再以散落星点的人物衬托出山岩之雄毅,水势之湍急。立于此鸿篇巨制前,仿佛能听到母亲河在奔腾时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吼啸声。

国画《我的同学》2011年

国画《我的同学》2011年

  郭银峰先生在习研中国画期间,曾得到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文西先生的精心指点。而他“现实主义创作要回归生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在以人为本的艺术观指导下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的创作观点,更是与人民艺术家刘文西不谋而合。他以刘文西与甘肃庆阳合水县的老农一起吃面条的事迹为素材,创作的油画《有味》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专业大展厅展出,而此幅画充斥其中的,生动浓郁的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人民性”受到各国美术爱好者的关注和赞赏。

  除了山水外,对人物、花鸟等科目都进行过潜心研习。在花鸟题材中,他更偏爱于梅花和牡丹的创作。

  “我觉得,梅花和牡丹都是我们中国的国花,特别是梅花,它代表的是中国人谦虚上进的品格;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果敢的精神;也是我们前辈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的象征。这些美好的品格能不断激励和启发着我们,特别是年轻人,更需要学习梅花的品格和精神。”

  诚然,郭先生感悟于梅之德品,是净透澄澈之灵性悟道,是渗透于纸面的,清爽率意的笔墨熔融。在长期专注与沉潜的淬炼中,他的内心逐渐升腾起充满创造性的灵思,在味象感怀大自然时,慢慢孕育出一种全新风格——“新没骨梅花”便应运而生。“没骨”画法,重在巧妙融合运笔与着色,不勾轮廓,不打底稿,更不可放底样描拓。若与写形相比,“没骨”之作更注重“绘心”。在落笔前,需要有“澄怀观道”“闲居”“坐忘”的“涤除”之修,在排遣杂念后方可让“万趣融于神思”而生发出无限遐想,是“先于心”而“后于手”的内蕴思习。

  观郭银峰先生笔下之梅,虬枝蜿蜒,充满雄劲之生命力,将墨、色、水融于一体,把水墨淋漓的柔润通过运笔时的透力,在沉厚中演绎出生机勃发之气韵。梅朵点染疏密相间,似星火闪耀唤出冬日冷枝的生趣盎然。画作构图,设色浓淡皆依势行笔,重在蕴意。而画者在作画时的胸有成竹,使整幅作品在一气呵成中呈现出和谐,畅快而豁然之感。虽是“没骨”之作,却少些婉约的柔媚,而多有英武雄强的豪情气概。故而,在郭银峰先生的“没骨”梅花绘画作品中,观者亦能感受到挺拔秀键的“骨立”气势。

  2012年8月,郭银峰独创的《新没骨梅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进行了著作权登记注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曾对郭银峰的梅花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专门赋予“梅中魁”之题词。

  若说郭先生笔下梅花有凌云之英雄气势,那他的牡丹佳作,笔者更愿意把其形容为“铁汉柔情”的婉软风姿。牡丹设色虽艳不俗,笔法之用仍于“没骨”中透显雍容。群簇时,花开似锦,欣欣向荣;独开时却宛若画中仙子娉婷而立。画作整体柔润,水墨淋漓。仔细观看亦实有“巾帼骨气”。

  风骨独彰 华彩绽放

  郭先生笔下的国画,总会给人以“骨立”之感,立体感极强。不论勾勒还是点染,其运笔的“骨法劲健”,从技法而言,是缘自于对书法临学的成就。而从心法来讲,则是他气宇中那份铁骨铮铮的硬汉精神。而这份硬汉气宇,则是来源于多年军政生涯的培养,同时,也缔造出郭银峰高度的政治自觉与广博精深的文化修养。

  在早年,郭银峰先生曾潜心临习过《颜勤礼碑》、《曹全碑》、《兰亭序》等法帖,且得到原陕西省书协主席刘自犊老先生的悉心指导。多年的临书经历,使他汲取了魏晋风雅,唐楷法度以及碑体沉雄之所长,再将其融会贯通于不辍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逸格独彰的行草书风。我国自古便有“书画同源”之理法。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书则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后元代赵孟钜嘤行率叮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炫彩北京情共筑中国梦”书画展圣彼得堡落幕

下一篇:书画收藏应注意代笔与造假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