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国书法界的所谓的创新作品层出不穷,市场也还未形成一种既定的审美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艺术作品的欣赏都会见仁见智,只要能够意趣盎然,引人入胜,在某种层面上,就可称得上佳作。在陈岳先生的作品里,记者就被展于书卷的笔走腾龙,纸飞彩凤引入了游目骋怀的酣畅淋漓。也许,这就是作者所触碰到的,对书写者那种深深的,来自于对传统艺术的敬意,且在渊博学养底蕴中蒸腾而起的,难以用言语名状的艺术魅力。这也是能代表陈岳先生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符号。
陈岳
陈岳先生字绿湖,号岭南醉客、绿湖居士。1953年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陈先生对书法艺术本就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童年时,他爱在地上写画,但在年纪相仿的兄弟姐妹中,他所谓的涂鸦自娱,总会被长辈们看到天赋异禀的灵透心性,对他的夸赞也日渐增多。而真正使幼年陈岳与书法艺术结缘的人,是其堂叔。堂叔是一位清末秀才,写得一手好字。陈先生自八岁开始,便随堂叔练习书法。先以王羲之,米芾等大家入手临摹。堂叔经常会受邀出外去帮人写楹联,不论路途远近,他都会带上这个心灵手巧的小侄子,让他在耳濡目染中得到补益和增进。有时,虽跋涉艰辛,但对小陈岳而言,徜徉于书艺之海的无穷乐趣,早已让他把旅途劳顿抛到九霄云外。就这样在堂叔的耳提面命,在学法前人的研习探索中,陈岳的笔墨逐渐成熟。在六十年代初,陈先生家境贫寒,只能以拾红珠(一种红石)磨粉代墨习字。父亲是一名造纸厂工人,每星期都会带回一些草纸供他练习。虽然条件艰苦,但陈岳始终都不辍于对书法的专注勤研,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更是潜心探究历史名家法帖并以之为师,研究当代名家书法精品汲取技巧章法。亦在笔耕之乐中慢慢孕育着自己的独彰逸格。
淡远率真 以书为乐
当今书画家,大都以能让自己的艺术声名远播,脍炙人口为追求。但陈岳先生却有一个特殊的“四不”原则,即“不个展、不立传、不参赛、不参会”。这对于一个书法家而言,无异于闭关自守,更何谈播扬艺术。但陈岳先生的一番话却让笔者觉得,他并非是愿意做“井底之蛙”,而是在静守着一份纯粹而明澈的精神力量,走在一条非关名利的,澄静致远的修行之路上。
“我坚持这‘四不’,是因为当今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很多人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情,这种风气在艺术界尤其明显,我不愿意把书法艺术当做一种买卖生意来经营。我只想专注地把字写好。实力过硬,才是真好。至于能不能声名远播,就让历史说了算吧。”
陈岳先生的专注和淡泊致远,让他比常人有更为强烈的,对取法自然的灵敏感触。多年来,他走访了祖国许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认真观摩碑林石刻,开阔视野。在澄怀静思的修习中淬炼心性,将万趣自然收纳于眼,悟道在心。
“我旅游,主要是为了学习,去看看全国各地有名的碑林石刻,去感受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宝藏,从中汲取养料,丰富我的艺术理念和技法。这对我艺术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很重要的。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奇”和“新”两个字,是作者在欣赏过陈岳先生作品后的感受。他的笔墨非常沉厚,拙朴,但却也灵动,潇洒。而“奇”“新”二字的感觉则是来自于他对字体结构的创意以及对技法的独特运用。陈氏笔法之“奇”,在其具有隶书意味的碑体书法作品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其中,对“方笔”和“圆笔”的运用,打破了旧法常规。其榜书作品墨色浓郁而均匀,可感觉到书写者在运笔时沉缓而透力的功底。“方笔”处,齐整如同斧锯錾刻,尤其在横笔转折处,要表现一种“肩承”之姿,使字的整体结构能在此处得到承上启下的托付,这就需要考虑在转笔时要将笔画写成什么样子,或如屋塔之檐角,或如宫墙般坚实。“方笔”始终会是贯穿于整个字体的笔法结构,仿若庄严宝塔,寺庙屋宇,沉实而深静。而对“圆笔”的运用,在陈岳先生的榜书中只是起到一个陪衬和调节的作用,但在其他诸如斗方,或条幅作品中,“圆笔”的使用却是常见笔法。整体运笔以中锋为主,有力而通贯,沉稳干净,在运笔折转处则体现一种“丰肩”效果,使之看起来若“将军撑膀”样外露威凌气势,观之宽博端严。收锋时则用“圆笔”,又使字体有柔润平和之观感,与“方笔”互有映衬,相得益彰。有时,陈岳先生甚至也会在其中融入一些篆书笔意,在创新时亦在无形中使字体显得古拙厚重,似乎充满着岁月沧桑,让观者总能被引入到一种沉古的,苍茫的历史意境中。
“我一向都喜欢大气磅礴的书体,较为清秀的那种风格,我可以进行选择性地借鉴,但不会成为我的主要风格,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不爱去计较,也比较直率,我是这么觉得的。”说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若说碑体的气势恢宏蕴含陈先生稳健薄厚之个性的话,似舞如飞的草体意韵,则承载了他洒放率真的疏逸性情,而这也正是陈氏笔法之“新”的体现。观其草字,墨用的沉厚,与飞白之灵动虚实相生,字中的画面意境极强,且似作画般湿笔与枯笔相生而用。时而笔墨如籀,苍雅古朴;时而墨韵如岩,敦厚沉实;时而运笔似大作狂风,卷起滔天巨浪;时而展毫若万马奔腾,浩气冲天。字面动感十足。其中,“龙”字便是代表。观“陈氏龙书”,似驾于空中祥云,幽游于万里碧空,忽而翘首,身摆折转惊群雁,落飞鸟,大有不怒自威之气势。而陈岳“龙”字气韵的不易之处则是,在一种平和安然的状态中能够传达一种逼人气势,使观者久为震撼!
在书写时,陈岳先生也非常注重字韵意境的构筑,他会根据书写内容的不同来决定用什么样的字体风格表现,再于书写过程中调整笔运的方法和结构。故,在观陈岳先生不同的书法作品时,能感受到强烈的“意”之传达。曾观其榜书作品《博爱》,扇面《清风明月》便是用“隶意碑体”之风格所书。其篆书作品中中锋立骨,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用笔虚实互出、润燥相生,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亦在古拙苍厚中见清雅神韵。 书者之成 潜习依旧
陈岳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名家、实力派书画家、九鼎艺术家、中国国际艺术协会顾问。被选入国家人才库。被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评为“金奖艺术家”、并荣获“当代书法艺术名家”称号,同时为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随着声名日隆,各种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对陈先生的采访报道邀约也纷至沓来,使之应接不暇。诸如美讯网、中国书画收藏频道《神韵丹青名家访谈》、中央电视台、中视网、华人频道、新华社、新华网《华人会客厅》专访邀请,澳门莲花卫视电视台《书画人生》栏目录制邀请等。
天道酬勤
陈岳先生作品曾被编入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大型艺术宣传文献《时代群英》书画艺术卷,诚邀为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发展研究会打造华夏艺术精品《中国艺坛收藏大成》作品作家,编入文化部文化市场研发中心《2012中国书画人物年鉴》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家名作鉴赏与收藏,邀请入编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文化强国》中国艺术大家与经典作品典藏等。作品入编南粤功勋大典、被北京九州艺海特聘高级顾问,签约特级书画师。诚邀参加一年一度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第四届中国书画名家巴黎大展、邀请入编《友好艺术交流》。作品入编“两会”期间人民代表报等诸多殊荣。 笔者所整理,还只是其所得荣誉中的冰山一角。虽然现在的陈岳先生已是成就卓著,但他始终还能“不忘初心”而不止于笔耕之专,也常对晋唐名家作品进行研习。陈岳先生的书艺人生,虽以静如止水为自我追求,但却暗涌着一种不可抵挡的成功势焰。
“我确实有要让自己的书法自成一格的追求,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风格,因为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但我相信,如果是金子,那么肯定会发光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有这般沉潜心境,虚怀德品,过硬实力,陈岳先生树书坛新风,开书家新象亦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