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讯(记者 刘苏)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国画院、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徐州美术馆、南京芥墨艺术馆承办,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徐州书画院协办的“吾师造化”——周京新师生写生作品展将于明天(11月14日)上午10时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开幕,开幕现场有精美画册赠送。
展览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京新,带领学生束新水、刘懿、秦修平、徐钢、梁雨、单鼎凯、房汉陆等师生八人,展示2013年至2015年的写生作品100余幅。周京新教授的学生均为博士生、硕士生,多供职于各美术院校和书画院,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成为江苏省书画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们通过各自的笔墨体悟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写生实践各自的笔墨主张,并在教学相长中各展自然万物之意趣。
昨天,记者对周京新进行了专访。
谈到如何理解和把握写生,周京新说,在他看来,写生就是创作。尽管写生是对着实景在画画,但是,画画是目的,要让画本身彰显出来才对。他的写生是在深入观察实景的基础上完成的,观察实景的过程中悉心构思画法,写生过程中按照构思去画的同时随机应变,努力做到演绎实景,画字当头。写生结束了创作也就完成了。
周京新说,在写生中要注意把握分寸,处理实景和画境之间的关系。把握分寸有个过程,要用心准备,用心观察,用心经营,把眼睛里看到的自然物象转换成画面所需要的图像。
对实景要有取舍,对自己也要有取舍。创作中养成的笔墨习惯,在写生时往往要主动打一些“折扣”,要在形式感上收敛一些,为实景入画让出一些空间,否则这两个东西结合不起来,更无法融通。
对景写生和平常创作是一样的。周京新喜欢取法主动,并在写生中提醒自己注意不要落入三种劣质状态:第一种劣质状态是一味记录实景,缺少画的意趣;第二种劣质状态是套用古人的方法,没有自己的方法;第三种劣质状态是有了些自己的东西,但一盘散沙不能融通。
活学活用尤其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自己,盲目地一头扎进传统与一头扎进实景一样都是不可取的,认识传统和认识自然都要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否则,就不会有切实的获益。
追求过程的高质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画家的本分。必须手、眼、心并致,材料、技术、实景、个性等等一并融入表现,这样的写生才是创作。画家面对实景写生和在工作室创作,都必须具备完备的综合判断能力,包括造型构建能力、笔墨组织能力、素材取舍能力、意趣营造能力等等。这样的综合判断能力越强,画家的创作水准就越高。写生的过程是一个吸取营养和汇聚能量的过程。
谈到写生中名山大川和无名小景如何选择和看待的问题,周京新说,这是写生题材选择和表现方法的问题。写生的时候我们眼前的实景也许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各自的感受却一定是不同的,我们首先要有确立自我感受而不苟同于人的意识,这样的意识越自觉,你就越能够立于主动,就能够在写生的时候把自己的积累和潜质调动起来,进入良好的创作状态。田野小景和名山大川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只要心里明白了,眼里看准了,手上跟进了,就能画得出彩。
周京新强调,只要心中有景,心中有境,就能在自然实景中找到最美的东西。写生就是创作,创作质量最终取决于自身的综合绘画修养,这样的修养必须“一个都不能少”,不能简单地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