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讯(记者 刘苏)5月22日上午10时,“东方墨韵——香港水墨艺术展暨沪港艺术交流展”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开幕。目前,布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看着展厅里远道而来的150余件作品,惊艳于它们装裱精美的“颜值”外,也为两地还能有这么多坚守中国传统水墨语言的艺术家而震撼。在开幕前夕,了解港沪的水墨运动的发展轨迹和画家们的创作理念,可以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这次高水平的展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更多欧美艺术教育背景的画家或艺术设计家回到香港本土,他们直接地将欧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或设计思想转用到水墨题材上,使香港水墨画呈现出思想开放、没有固定画种边界束缚的多元水墨艺术探索格局。此次参展的王无邪就是一位在美国学习艺术设计、而试图把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水墨精神融汇于一体的代表,他的水墨画完全脱离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通过尝试多种水墨媒介来探索具有现代视觉特征的抽象山水画。
香港回归祖国后,随着与内地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广泛与深入,香港水墨画开始了极为明显的回归潮流。像此次参展的李虚白、熊海、陈伟、潘振华、马达为等人的水墨画,可以让人们非常明显地看到他们对于传统山水画笔墨皴法的借鉴,而林湖奎、管伟邦的花鸟、走兽的笔法墨韵直接传承于传统笔墨,即使是像何少忠、冯永基那样以抽象山水或半抽象山水为题的画作,也同样能够让人们看到他们对于笔法趣味和彩墨意韵的追求。
上海的水墨画既注重整体画面抽象形式,也注重彩墨笔意所能够体现出的浓郁的文人笔墨,并在处理这两者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形成他们各自的个性风貌。此次展出的陈心懋以水墨纸本制造的无字史书系列,蔡广斌的水墨人物对于手机图像的转用等等,就体现了上海水墨艺术家在多元艺术包容中寻求新创的现代精神。
此次参展的画家基本上都是中国美协会员,长期活跃在两地画坛,卓有成就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虽表现形式和手法不同,却一样相得益彰,趣舍异同,在当今港沪水墨画的发展格局中颇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