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筑成梦圆奏大风 ——访沛筑复原者郝敬春

时间:2016-06-28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杨刚良

筑,一种古老的乐器,相传先秦就有,下逮战国,已广为流行。《战国策·齐策》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其后,筑及击筑者频现于史籍:易水河畔,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便是高渐离用筑伴奏的;刘邦平定英布反叛,置酒沛宫,邀宴父老。酒酣,自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所击之筑,自此被称为沛筑……

但遗憾的是,宋代以后,筑就失传了。

仿佛“天命使然”,在刘邦击筑歌《大风》的两千多年后,筑又与沛人不期而遇了。2011年1月19日,郝敬春复原的沛筑获得了国家专利。2014年3月31日,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比利时参观布鲁塞尔乐器博物馆时,把郝敬春复原的沛筑作为国礼,赠给比利时王后马蒂尔德。凝聚着汉魂神韵的沛筑瞬间惊艳世界。2016年5月10日,第10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沛筑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获发明创新金奖。

失传千年的沛筑,从郝敬春萌生复原,到复原成功获得认可,其间经历了几多艰辛!

听诵《大风》初为梦

1996年,刘邦的老家沛县,首届刘邦文化艺术节正在举行。这时,距刘邦击筑唱大风,已经过去了2192年。新落成的歌风台凌云高耸,尽显王者气象。郝敬春就坐在台下,听着沛人新谱曲的《大风歌》,他不禁浮想联翩:当年的刘邦,不是边击筑边唱《大风歌》吗?如今怎么只是唱呢?筑呢?假如有个筑,边击边唱,岂不更妙?

这一设想让郝敬春的心一阵嘭嘭乱跳。他的“筑”梦由此开始。

郝敬春的“筑”梦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人的思考内容与思考方式,一般都与身份和知识积累有关。

郝敬春说,小时候,他下了学就到县剧团,拉小提琴、搞舞美、编曲、修琴、写剧本。还跟豫剧大师马金凤拍了三个月的《花枪缘》。但若仅仅如此,他也不敢轻易去做那个“筑”梦。郝敬春的祖父和伯祖父,一个是有名的泥瓦匠,一个是技艺高超的雕花木匠。沛西的大户人家造房、打家具,一定是要请他们去的。郝敬春的父亲虽然没承祖业,但木工手艺却是得了真传。郝敬春也是自小聪颖,见啥学啥,学啥会啥。开始学笛子,后来学二胡,再后来就是小提琴。至于木匠活,好像也没刻意去学,但经常看父亲做活,斧、凿、钻、削、锯、刨,一招一式,心领神会,自己若想学做个啥,摸摸索索就做成了。

一懂音乐,二会木工。两只有力的翅膀,让郝敬春的梦越飞越高。

匠石斫鼻筑始成

梦想与现实究竟隔着多远,抵达之前,谁也不知还有多少路要走。

一开始,郝敬春只觉得应该有个“筑”,才配得上千古绝唱《大风歌》。但他不知道“筑”在哪里。自宋以后,就“只见记载,不见实物了”。他就从搜集资料开始,凡与汉文化、古乐器有关的,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去北京,去南京,去西安,跑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市场……“筑”却像个幽灵,你能感觉它的存在,却看不见它的身影。

其实,早在若干年前,就有人看到过蛰伏两千多年的古筑。1993年,湖南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中发现三台木质五弦筑,其中一件较完整,是我国唯一出土的筑乐器实物,学术界称其为“天下第一筑”。中国乐器研究所的项阳教授,曾亲临现场考察,并发表了研究论文。直到2006年,郝敬春才看到项阳教授的文章。这篇对筑的样式、尺寸都描述非常清楚的文章,让郝敬春距离梦想的实现又近了一步。

2008年的一天,郝敬春到县文化馆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会,他在会上提出复原刘邦当年所击的沛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上申报。在此之前,另一位热心汉文化研究、积极发掘筑文化的退休干部刘洪志,也曾向县领导提出复原沛筑的建议。

也是这一年,沛县成立了节庆文化研究会,为了开发能够代表沛县文化特色的礼品,县委宣传部的领导提出启动“沛筑”复制工程。谁来担纲呢?自然非郝敬春莫属。

不负厚望,郝敬春当年就成功研制出四台:战国五弦筑、汉代五弦筑、汉代十三弦筑、宋代十三弦筑。沉睡千年,“沛筑”终于苏醒。其音色优美,能击奏歌曲。特别是十三弦筑,不但音色美而且音量大,既能击奏现代歌曲,也能击奏古典琴曲;既能独奏,也能伴奏,让人耳目一新。

复原“沛筑”,说起来简单,其实不易。

郝敬春说,我一直在想,当年皇上都喜欢的东西,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郝敬春就凭着经验猜测:是不是筑的音量太小?在试制过程中,他发现这个猜测是对的。按照出土筑的形制、尺寸复原出来以后,果然音量很小。

为免蹈“失传”覆辙,郝敬春围绕扩大音量、优化音质,作了大胆的改进。一是改变面板和底板的材质及厚度。长沙出土的汉代筑是用整块香椿木雕凿的。面板和底板都厚达2厘米。他就把面板换成桐木,厚度减少到0.6厘米;把底板改用梓木,厚度不超过0.8厘米。二是把底板由平面改为弧形,与同样是弧形的面板形成双弧结构,使空气在琴腔内回旋均匀,产生共鸣。三是在琴腔内增加两个音柱,使筑音更加圆润饱满。音柱是活的,每个音柱的位置都有最佳的位置点,只有找准这个点,筑音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但要找准这个点很难。音柱在琴箱里面,要借助专用的工具,反复轻微移动,再逐个击弦测音,直到把最佳的点找到才行。为使琴音更好地传播,他还在筑的内外两侧各开一个音孔。又把琴桌面板设计成空腔,面板下再开散音孔……

小小的沛筑,经郝敬春进行的革新就达18项之多。

制作一台筑,从选材到成品,每道工序都非常严格。比如木材,要用香椿、梧桐、梓木、色木四种。香椿还分红香椿和白香椿。一般的琴可用白香椿,高档琴必须用红香椿。原木买来,要先放水坑里半年,浸出里面的胶质,使木材内部留下极细小的空洞,这样做出的琴发声才好。浸泡后还要进行三个月的自然干燥。剖料时还得分清木材的阳面和阴面。一般来说,阳面的作面板,阴面的作底板。原木剖成板后,须码放整齐进行二次自然干燥。使用前还得火炕进行第三次干燥除水。火炕时要随时观察木材表面颜色的变化,并以手敲击听其声音的变化。这些全凭经验。

然后就是打板、成型、合音箱、刻琴头、拼装、磨坯、刮腻子、刷底漆、打磨、上漆、推光、洗油、上蜡、上弦、调音等7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郝敬春的心血,每一个步骤都伴过郝敬春不眠的夜晚。如此精美的器物,非具匠石斫鼻之功,是难使其成的。

跨洋越海成国礼

郝敬春带着复原的沛筑,登上了沛县2010年春晚的舞台。2206年前刘邦击奏的沛筑突然出现,现场一片沸腾。沛筑的现身,唤醒了人们对刘邦击筑唱《大风》的久远记忆。

消息不胫而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来沛县视察时,得知沛人复原了沛筑,亲自观筑、听筑、击筑,并对筑的复原大加赞赏。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听了郝敬春亲自改编、并用沛筑演奏的《渔舟唱晚》,对其卓越贡献给予极高的褒扬。时任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沛县考察期间,询问了沛筑的历史、发展与传承,提出要更快更好发展沛筑的要求。

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连续数天对郝敬春跟踪采访,制作了历史文化专题片《弦音千古流》在央视高清频道播出。在同月的“刘邦文化万里行”活动中,沛筑作为珍贵礼品赠给永城、荥阳、汉台等城市。2011年5月,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郝敬春制作的沛筑代表徐州市文化品牌珍品参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4年春节前,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同志找到郝敬春,说受外交部委托订购一台沛筑。郝敬春并没觉得这张订单有什么特别,故也没想太多,只想着如何把这台筑做得更好。仅做这么一台长93.4厘米的沛筑,他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把这台精心制成的沛筑快递发出后,像完成其他作品一样,稍稍松了一口气。

一个多月后,在央视新闻里,郝敬春看到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手指着一只打开的乐器盒子,盒盖上清晰地写着“沛筑”,他激动不已,这就是我制作的沛筑!新闻说:2014年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比利时参观布鲁塞尔乐器博物馆时,把沛筑作为国礼赠送给比利时王后玛蒂尔德。

生即具惊天动地秉性的沛筑,沉寂了千年,如今登上了世界舞台,让全世界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睁大了眼睛。

揉索击弦奏《大风》

沛筑渐为人知,也渐得人们肯定和认可。在2014中国(国际)民族器乐艺术节上,沛筑获得三个创新奖。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把沛筑的图片及文字制成贺年卡,赠送给各国大使馆和外宾。2015年4月28日,郝敬春应邀到首都博物馆击筑展演,并将一台五弦沛筑捐献给博物馆永久收藏。

郝敬春的演出活动逐渐增多,但他更看重的还是扬州的演出。2013年7月,郝敬春应邀参加了在扬州举办的中国(国际)琴筝艺术节。扬州是琴筝艺术的高端殿堂,这次举办的是一场国际性的大赛。郝敬春对儿子郝泽华的击筑有信心。但在这个音乐大家齐聚、琴筝高手云集的大赛现场,沛筑能否被接受,自编的筑曲《大风歌》能否被评委、听众认可,他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

轮到郝泽华上场了,“狂风”扫过,掌声骤起,满堂喝彩。郝敬春这才放下心来。他复原的沛筑,通过了最权威的检验;他创作的筑曲《大风歌》,通过了最权威的检验。郝敬春说,虽然古筑复原了,并经创新使筑形成了系列,但无论筑做得多么精美,如果不能演奏,还不能算真正的“复活”。

目前,他正致力于筑曲的创作,《大风歌》第一章已经定型,第二、第三章还在创作之中。郝敬春说,我要把《大风歌》写成协奏曲,真正再现刘邦击筑唱《大风》的壮观场面,真实还原那一段辉煌历史。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刘尚勇被免职 直言荣宝斋管理层有重大失误

下一篇: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常州800人晋级省赛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