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海,1942年生于徐州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父母都不识字,父亲开了一家竹器店,做些竹篮、竹筐,上面编出来的一些花型,是周长海对美术的最初印象。学龄前的周长海,在别的小孩子都在奔跑嬉闹的时候,他就蹲在地上,捡根草棒在泥地上画小狗、小猫、小鸟。没有任何人教,周长海画的这些小动物,常能引起小朋友的惊呼:“真像!真像!”
小学一年级,周长海的作品就常常出现在班级里的成绩栏上。三年级,他的作品就登上了学校的成绩栏。那时候,他的画就被公认为全校第一。周长海说,小学的时候他最喜欢看那些小人书,《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里面的人物,他都画过。
直到1957年,江苏省博物院在当时的徐州中苏友好馆举办了一场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的藏画展,周长海才第一次真正地接触到了代表中国的水墨画艺术,他陷入到了水墨的世界里,这一陷就再也没拔出身来。
也正在这一年,周长海的母亲去世了。原本就贫困的家里再也负担不起他上学的费用,15岁的周长海于是辍学进了竹器厂,后来调入木器厂,1975年又进了玉雕厂,一直干到1982年。
初学中国画的周长海因手头拮据,买不起画帖和画纸,只能刻苦读画、博闻强记,用心默写下读过画上的笔墨浓淡、一勾一痕;这种童年的苦读和训练让他练就了视觉记忆的苦功,每当看到精品就如刀刻斧凿般地将其永镌于心,这样凄苦的记忆和超凡的童子功让他受益终生。直到如今,周长海仍然能够只看一眼就记住一幅杰作的谋篇布局及细部的美来。
后来,在快哉亭公园门口的地摊上,他花了一毛钱买到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此后就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临摹画帖和画谱成了周长海的日课,把古人的构图和技法烂记于心,小小年纪的他头脑里贮存了成千上万的画稿,作画时随手拈来,涉笔成趣,随意点染皆成文章。
恋上中国画的周长海,常常跑到当时最有名的裱画店——“松竹斋”里观摩晚清及民国书画名人作品。也是在那里,他有幸拜识了彭城名士钱书樵、刘梦笔、黄龙诸人,这极大地滋养了童年时的周长海,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门径。
文革初年,各类物资都匮乏,周长海写字绘画用纸大多是裱糊家具的皮纸和绵纸、高丽纸,皮纸结构松散,绵纸有时是晕黑一片有时又是毫不吃墨。就这样,周长海在各类各色的纸张上练习作画,吃透了所有纸张笔墨的性情,掌握了不同工具的干湿浓淡。
文革中愈来愈不事生产,后来连皮纸毛边纸高丽纸都渐稀少了,可是那时候写大字报的纸张却是无限供应。这个时候,周长海的书画纸又发展成了写大字报的白报纸,他用这些纸苦练书法。此外,他还寻来各类报纸,试验各类报纸性能,寻找合适练画的纸张。后来他发现,当时文革中给高级干部印刷的报纸《参考消息》纸张最好,略似皮纸宣纸可替代习画。周长海到处搜集《参考消息》,画遍了全城。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六七十年代,国家政府重视跟友好国家交往,1972年,二轻局在徐州玉雕厂制造仿古玉器和国画作为国礼并出口销往友好国家,四野征遗贤,周长海的技艺得到了赏识,有了用武之地。
但这个车间只存在了3年,就因一些政治原因关闭了。直到1982年,40岁的周长海进入到了徐州国画院,做起了专职的画家。1985年至1986年,周长海赴中央美院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