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作为我市获得立法权后的首部实体法,《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日前,镜湖区人大组织召开《条例》贯彻落实座谈会,江城铁画人在迫不及待表达喜悦之情的同时,针对贯彻落实提出意见建议,提前谋划未来发展之路,共同畅想芜湖铁画的美好明天。
为未来发展照亮前方
“铁画写进了地方性立法,这是近年来我们芜湖铁画界的大事喜事,让我们全体铁画从业者倍感振奋!”全国工艺美术大师褚金霞在座谈会现场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第一个发言。
她介绍说,芜湖铁画以锤代笔,以炉为砚,以铁当墨,锻铁成画,是当之无愧的芜湖名片。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和很多传统工艺一样,芜湖铁画创新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目前,芜湖铁画普遍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销售收入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作品、产品同质化、低档次化严重等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条例》出台可谓雪中送炭。纵观《条例》全文,不仅立足实际,着眼发展,而且强化保护,突出创新,从立法的角度为铁画未来发展照亮了前路,给铁画人找准了发力点。
褚金霞告诉记者,以成熟的铁画作品“迎客松”为例,几乎所有的铁画厂都在做,但大部分是照搬照抄,最终结果是低质化同质化竞争严重,只能在低价的红海中厮杀,工艺水平上不去不说,利润率也非常低,铁画企业生存境遇每况愈下。“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创品牌,提升铁画的艺术价值和品牌附加值,推动铁画进入高端艺术消费品市场;一方面《条例》也鼓励我们创造新工艺,制造衍生品和大众消费品,让铁画成为兼具实用与美观价值,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为产业化进程注入动力
《条例》从法律的角度为铁画的产业化进程画出了路线图,而这正是芜湖铁画人期盼已久的消息。“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铁画要发展不仅要输血,更要增强造血功能。政府支持推动必不可少,铁画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亟待加强。加快铁画的产业化进程或许就是一剂良方。”市工艺美术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她说,“铁画根植芜湖,魂在镜湖。几乎所有的铁画生产企业都在镜湖区境内。作为芜湖铁画的摇篮,我们希望在这里打造全新的铁画产业集聚区,将立法的外部推动力转化为铁画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将传统工艺锻造成现代产业,为铁画等传统工艺生存创新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条例》对鼓励铁画与旅游融合,加强铁画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申请,培育发展铁画艺术品收藏市场等均有提及,第24条还明确各级政府要对芜湖铁画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品集聚地的建设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
给传承保护鼓劲加油
无论是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铁画人薪火相传、不懈努力。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铁画企业生存越来越难,现有铁画艺人逐步老化,芜湖铁画艺术传承已经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尴尬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能够熟练掌握铁画锻造技术的铁画从业者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0岁,包括褚金霞在内,国家、省等各级工艺美术大师仅有12位。
针对上述现状,《条例》在“保护与传承”部分中,明文规定将对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授予芜湖铁画大师称号,同时还明确“鼓励和支持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芜湖铁画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与芜湖铁画生产企业联合建立芜湖铁画人才实训基地,培养芜湖铁画专业人才。”
褚金霞告诉记者,上面这几条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以前铁画是传统的师徒制,完全靠口传身教,没有教材、没有标准,只能靠个人领会。这种方式现在是行不通的。铁画要走标准化的路子,要创新发展必须要引进多元化、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有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目前褚金霞正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高校内筹备“铁画班”和铁画专业,预计2017年将开班招生。
镜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结合“非遗进校园”活动,该区将大力支持相关部门编写印制铁画知识乡土教材读本,将普及铁画知识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铁画博物馆,现场观看铁画制作,宣传工匠精神,从小培养他们对家乡传统技艺的兴趣与爱好。
据悉,《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共五章四十条,分为总则、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法律责任、附则五部分。 《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步入法治轨道。
来源:芜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