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赵勤玉作画,是一种享受。他的画信手拈来,气韵充盈,自然天成,动人心魄。无论高山飞瀑、林间潺潺,还是春花秋月、草木枯荣,或浓或淡,或简或繁,或浅或深,或拙重或灵动,总有一股乡愁在缓缓流淌。
以技入画易,以情入画难。位于大别山深处的皖西六安,山清水秀,风光怡人。赵勤玉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山水滋养了他的性灵,哺育了他的聪慧,激发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多年来,他“博采众长、彰显个性”的艺术道路上执着前行,笔耕不辍。在他心中,始终怀着对家乡山山水水、人文风情的深沉眷恋。他说:“大别山的一草一木、一溪一峰,都在我心中。”他的绘画重在“寄情”,已经超越了对技法的单纯追求。大别山的一草一木、一峰一壑,早已印在脑海,融入他的心底。
赵勤玉的艺术灵感源于童心。据他回忆,十三岁时,他看到同学父亲珍藏的《芥子园画传》,遂被深深吸引,于是借来细读。那是一本中国画技法的教科书,可以学习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技法。赵勤玉如获至宝,他潜心练习梅、兰、竹、菊、人物、山水等画法,而后从写生到素描,再到创作,一学就是三年。青年时,他有缘结识画家韩美林并得到悉心指点,受益匪浅。数十年来,赵勤玉晨起练字,常常泼墨到子夜。成功得来,绝非偶然。后来,一段军旅生涯孕育了他真诚、豪迈、刚正的品格。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的两年间,他对绘画理解更为深刻,技法更加纯熟。他的画大多雄浑、开阔,即便是一曲流水、一叶小舟,亦有深远的意境和悠长的情愫。
赵勤玉是个不安分的人。退伍后,他意外闯入了油画的世界。他创作的油画《闯北京》系列,既有写实主义风格,又有浪漫主义情怀。他还一度迷上烙画。在同行还在使用木质材料作为烙画表现材料时,他别具一格地探索使用宣纸,使现代工具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一时被成为“画界奇才”。特别是他的烙画动物系列,纤细毫发,几可逼真,把烙烫与工笔结合的技法发展到了极致。
近年来,他把主要创作精力又转回山水写意。他将对油画、烙画的技法融入国画创作之中,透视、明暗等关系变化,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习惯。寓京后,他拜画家郭公达、石磊为师,拜书法家戴建峰为师,艺术风格日益成熟。
他的作品或焦墨入画,灵韵自出;或恣肆纵横,皴染有度;或笔端毫厘,性情有加;或胸存丘壑,无言成诗。气韵之美,意境之美,虚实之美,刚柔之美,情怀之美,无不跃然而出。有人说,赵勤玉的山水画有气势,乱云飞渡中有氤氲的感觉,嶙峋怪石里有动人细节,粗放到似有若无,细微至一枝一叶。
云来山亦好,云去山更佳。赵勤玉的山水画,有一种归于禅定的意境,令人物我两忘。庄子云:“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江河不废万古流,情到深处恰似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是画境,亦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