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楚汉文化寻真

时间:2017-04-14    来源:    作者:
内容摘要: ◎徐耀新 楚汉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古都彭城)为中心,覆盖徐、淮、盐、宿、连地区,既是江苏地域文化主区之一,也是两汉文化的先声。它起源于6000年前的青莲岗文

 ◎徐耀新

楚汉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古都彭城)为中心,覆盖徐、淮、盐、宿、连地区,既是江苏地域文化主区之一,也是两汉文化的先声。它起源于6000年前的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花厅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湾智人文化,融合先秦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形成于秦汉之际的“楚汉争霸”时期,源远流长,南北共塑,博大丰厚。传承发展至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仅以徐州为例,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8处26点,省级文保单位29处,国家级非遗9项,省级非遗68项。

楚汉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特点,而其最鲜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十二个字。

刚强雄浑

徐州“东襟大海,西据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这一地理环境深深影响了区域人民的性格特征,赋予楚汉文化巍巍雄风。从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到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从巍峨壮观的“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到高亢激越的梆子戏和“拉魂腔”柳琴戏、淮海戏,都洋溢着这一精神。它不仅体现在庙堂之上,而且也弥漫在草野民间,反映在区域人民的精神风貌上。这里表演的杂技具有北方杂技挺拔刚劲的气势;这里制作的风筝“硬翅鹞”造型矫健、气势雄伟;这里的饮食习惯爱饮烈酒喜食辣,喝的是“霸王汤”,吃的菜谓之“十面埋伏”;这里的人民豪爽耿直,快人快语,有《大风歌》的遗风。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尚武崇文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兵戈扰攘。从楚汉相争到淮海战役,这里历史上发生过数百次大小战争,演绎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军事故事,留下了大量富有价值的战争遗迹,可谓“千古兴亡征战地,莫将蕞尔是徐州”。千古烽烟养育了人民的尚武特质。这里盛行竞技性极强的武术、斗鸡、斗狗、拔河等文体活动。“民喜佩剑以自卫”,沛县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在舞台艺术表演中,大量以战争为主题,比如梆子戏的传统剧目有《反徐州》《战洛阳》《战洪州》等。尚武和崇文,相辅相成。既有诸如项羽、樊哙等“拔山盖世”的猛夫勇士,也有张良、萧何那样锦口绣才的文臣谋士。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把楚汉文化的崇文精神发挥到极致,尽管他们治国理政无方,但文才横溢,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更有许多创作鸿篇巨制、独领风骚的名家大师。仅以徐州而言,就有文献学宗师之谓的刘氏父子(刘向、刘歆),编著我国最早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的刘义庆,撰写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刘知几等。

勇于竞争

楚汉文化敢于问鼎天下。徐州被称为“帝王之乡”“九朝帝王徐州籍”,历史上曾诞生3个开国皇帝——西汉刘邦、南朝刘裕、南唐李昪。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也是雄视天下的人杰。他出身贵族,率八千江东子弟驰骋中原所向披靡,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取秦而代之,终成就西楚霸业,即使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也悲壮激烈,“死亦为鬼雄”。刘邦出身布衣,斩白蛇起义,终战胜项羽而“威加海内”,成为西汉帝国的开创者。其子孙汉武大帝刘彻雄才伟略、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开创伟业,把汉文明推向历史巅峰。这一特征还表现为敢于同大自然竞争。徐州及广大苏北地区河流众多,自黄河“夺泗入淮”,数百年间洪水泛滥、水患不断,成了“洪水走廊”。这里的人民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斗水治水篇章,留下了诸如徐州的黄楼、淮安的镇淮楼、盐城的范公堤等历史遗产,以及南水北调、苏北灌溉总渠、连云港拦海大堤等现代重大水利工程。

楚汉文化属于江苏,更属于中华民族,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作者系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教授)

 
 
Tags标签:文化  徐州  这里  历史  人民  项羽  精神  竞争  留下  许多  刘邦 责任编辑:    
上一篇:让有贡献的老艺术家常驻史册 ——《艺海耋影》出版发行

下一篇:江苏一批非遗项目传人被亮“红灯”和“黄灯”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