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苏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仲冬竹
9月29日,第四届中国·徐州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如期开幕了。虽然不是节假日,但作为整个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文化盛会,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展。看着、吃着、买着,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不少人是从外地赶来的,一圈下来无不感慨:不虚此行!明天就要正式进入假期了,没有出行计划的或者准备出发但尚未动身的,不妨来这里转转。
美,让人词穷
彭祖楼一楼应该是此次文博会最有看点的地方了。这里云集了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17名江苏籍大师,以及100余件(套)国大师、省大师作品。首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汪德海、木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钟锦德、竹刻高级工艺美术师徐秉言、雕漆省工艺美术大师阚凤祥、刺绣高级工艺美术师邹英姿、紫砂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季益顺等都携作品亮相,这些作品代表了江苏同时也是国内最新工艺成果、最高技艺水平,每一件都值得大家细细欣赏。
所有的展品分成四大区域展示,包括工艺雕刻、艺术陶瓷、刺绣染织、民间工艺,特装也是结合每一件作品、每一个大师的创作特点来设计制作的。
精美的大师作品不仅让观众啧啧称赞,连志愿者也被吸引得移不开眼睛。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杨雁飞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做文博会的志愿者了,但对眼前的展品仍然缺少“自控力”,观众一少就过去看上两眼。她说:“十一放假不想回家,就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来文博会做志愿者真的挺值的,既能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还能看到这么多精美的大师作品。”另一位志愿者也说:“因为知识没到这个层面,所以看到这些作品,感觉语言已经贫乏了,说不出来到底好在哪,就是感觉很享受。”这位志愿者说她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蒋喜的作品《见山》。记者跟随她来到这件作品前,只见此作品选用特细青海青玉,并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运用苏帮玉雕中的特殊技法“薄胎工艺”雕琢而成,在形式与设计理念上进行了突破创新,确实让人过目不忘。
同样让人过目难忘的还有刺绣作品。很多作品让大家一眼望去以为是照片,但走近一看发现居然是绣出来的,无不令人惊讶得啧啧称奇,并连发感慨:“这得花多少工夫啊!”
老,也要优雅地老
彭祖楼二楼,旗袍走秀不出意料成为现场人气最旺的展区。早上九点多钟,一群身材曼妙的模特就已经在《中国情》的音乐声中起舞了。为了配合音乐主题,她们身着青花瓷、中国红和中国结元素的特制旗袍,把中国女人的韵味演绎得恰到好处。
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模特是平均年龄在56岁的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已经67岁!她们都来自徐州玲璐模特工作室老年模特队。这个模特队于2002年成立,聚集了一大批对旗袍文化情有独钟的人。为了这次展演,她们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都是60岁上下的人了,训练起来却丝毫不马虎。除了练步法,还要靠墙练站桩,“常常练得腰酸背痛的。”平常,她们每周练两个下午,外出表演时,就要每天都练。但大家一走上“T台”,便个个精神抖擞,有模有样。
67岁的燕素珍女士说:“旗袍是女人最漂亮的衣服,即便老了,也要穿着旗袍优雅而美丽地老。”在舞台上,她们表现出来优雅中的含蓄、矜持中的柔和,使中国女性传统内敛恬淡的性格与旗袍风格相得益彰,像是一道古香古韵的风景。
如果看表演看累了,可以到旁边的茶桌旁歇一歇。茶道协会的两位茶艺师给大家带来了口感醇厚的滇红。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美女茶艺师赏心悦目的茶道表演。喝完茶,可以到茶桌旁边的书画家现场笔会看看。5位书画家在现场挥毫,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时被旁边观众买走。
创业,创出高科技
大学生创意集市展区是一个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静态展示与动态体验有机融合的地方。这里有精美手工皮具,有精致的手工娃娃,还有非遗的衍生产品。展区的最前面6台玉雕机一字排开,每一台机器后面都坐着一位身穿汉服的大学生,每人手持一把刻刀,有的盯着手中的玉石思考、构思,有的在专注地雕刻,完全忽视了身边围观的其他人。这些学生全部来自徐州技师学院。作为我市唯一开办玉雕专业的院校,徐州技师学院在培养本地玉雕人才方面下足功夫,开办6年的时间共培养玉雕人才千余名。依靠丰富的人才资源,徐州技师学院还开办了汉盛元玉雕厂,形成了“前校后厂”的模式,学院的优秀学生可直接进厂工作。这次文博会上除了展示玉雕技艺,每台机器旁边都放了一个展示台,上面陈设了学生们的作品,有的是仿汉代的玉舞人,有的是仿汉代玉璧做成的吊坠,还有用吕梁石做外壳的打火机,除了精美,还创意十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稚嫩的童音从一个红黑白相间的小机器人体内发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一探究竟。
这个小机器人叫“彭彭乐乐”,是中国矿业大学“木牛流马”团队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它能够陪伴5-12岁儿童在家里进行知识百科、文学常识、数学运算以及简单编程等相关知识普及学习,引导孩子形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塑造更好的性格,在孩子童年时期,将是父母老师的好帮手、孩子的好伙伴、家庭的新成员,“彭彭乐乐”仿人形结构以及呆萌可爱的外型极大地拉近了孩子与机器人的距离,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成为好伙伴,同时也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弥补父母因工作繁忙对孩子陪伴的缺失。
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周围的观众反应不一,有的说:“孩子一直让机器人陪伴,也太可怜了。”有的反驳:“因为工作忙无法陪伴孩子的家庭,有了这个小东西陪着孩子学习、说话,总比一直看动画片强吧!”总之,这个憨态可掬的小机器人还是被很多家长所接受,现场就有不少人掏钱购买。
吃,健康又美味
逛完这两个地方,也该到中午饭点了。今年文博会的主食少了些油腻,将更多健康、快捷、均衡的美食引入展会。记者就在现场吃到了心仪已久的赛百味。选面包—选肉—加芝士—进烤箱—选蔬菜和腌菜—选酱料—打包,几个流程下来,满满当当的一份美味让人看着就口齿生津,一口下去,面包、鸡肉、酱料、蔬菜在口中混合,热烈又毫无违和感。
如果你吃不惯这种“外来货”,现场还有接地气的丰县凉皮和肉夹馍。而且似乎在现场,这样也是最受欢迎的。售卖丰县凉皮的工作人员说,从上午九十点钟就没闲着。相比于丰县凉皮的丰厚储备,肉夹馍明显是准备不足,不到12点就卖脱销了。老板说:“感觉今天第一天,也不是休息日,应该没有多少人,所以带来的原材料有所保留,没想到失策了。明天一定要多备点!”
另外,龙虾好像在任何场所都是“吃货”们的心头爱。现场的盱眙朱大龙虾也卖得很火爆。肉肥黄满的龙虾吸满微辣的酱汁,让人吃了就停不下来。吃完了正餐,很多观众会选择再来份鲜切水果或者鲜榨果汁解解油腻。大块的水果,放进榨汁机,几秒钟时间就混合成一杯元气满满的蔬果汁,一盒盒鲜切水果,去皮去籽,也很方便逛展时边走边吃。
玩,玩出新花样
说到玩,这条文博休闲街区应该是整个展区最好玩的地方了。由本土虚拟现实设备生产企业拓普公司带来的大型虚拟游戏设备不出意料地成了整条街区人气最旺的地方。每台机器旁边都围满了排队等候体验的观众。
一位女士骑在一辆看似普通的单车上,虽然是在原地骑,但她却尖叫连连,身体不时地左右移动。原来,这都是因为她带着VR眼镜,这种眼镜产生的效果是:虽然我们看着她原地没动,但她在眼睛里看到的是一段崎岖的山路,所以她自己其实是在山路上“骑行”的,山路上出现的一些起伏路、下坡路都让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女生选择比较“文静”的单车,男生更喜欢刺激的赛车。他们带来的六轴“疯狂赛车”,有三个42寸的赛车专用显示屏,杜比环绕2.1声学音频设备,最重要的是,可以准确还原车辆在撞击、坠落、加速等瞬间的重力加速度和路边的起伏感。每一个上去体验的人都大呼过瘾,有不少人上去就不愿意下来了,非要再来一圈。惹得工作人员很无奈,但也很理解,“真的很好玩,很刺激!”
在文博休闲街区的尽头,是孩子们最爱的空间。这里摆放了10多个雕塑,有威武的犀牛、健硕的骆驼,还有腾空的骏马,犀牛的头还会摇动,栩栩如生的样子,让孩子们异常兴奋。家长们也不失时机地给孩子和这些雕塑们拍照。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雕塑上都嵌着一个标,上面写着:“永平资源 一百年只做一件事 节约资源 循环再生”。原来这些雕塑作品都是用废旧工业零配件和废旧汽车部件做成的。据永平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废旧配件历经加工、打磨、抛光、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才会生产出这样的艺术产品。现场一位男士感慨地说:“废物被利用成这个样子,我也是服了。也给了我一些启发,以后那种旧齿轮啥的再也不扔了!”
逛,逛到文化和创意
国际会展中心里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产品,这里分为中工美创意设计大赛展区、工艺美术综合展区、“一带一路”精品展区、台湾·文创精品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区、产业创新精品展区。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工艺美术综合展区一共有34个展位,其中有12个精品展位。这些展位的正中间,有一个开放性的展区,是徐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简称:徐州工美)“提炼”出来的“彭城六绝”:徐州香包、徐州面塑、徐州琉璃、徐州木雕、徐州仿古陶、徐州玉(石)雕。刚走进这个展区的时候,就有一股让人心旷神怡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这应该是徐州香包散发出来的味道了。走近一看,果不其然。我市著名香包品牌“曹氏香包”创始人井秋红的4个大型香包极为吸睛。这4个长30cm、宽10cm的香包几乎是满绣,上面以“爱在四季”为主题绣着春夏秋冬四季代表的花卉和鸟。一针一线,颇见功夫。
我市琉璃制作名家丁子苏的作品《海》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是一只水盂,渐变的海蓝色的体内掺杂了些许气泡。一般的玻璃制品如果产生气泡,会认为是残次品,但这些气泡配上这颜色,真的有种大海的即视感。
绕过琉璃制品,会看到一排玉器饰品。这些可不是平时在淘宝市场看到的玉器饰品,而是徐州工美下属的徐州淮派玉雕艺术研究会研发、设计的。这些饰品以玉为基础,辅以珊瑚、钻石、宝石等珠宝,满满的设计感和时尚感。据徐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徐州海派玉雕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嘉伟介绍,这10件参展的玉器饰品,开展两个小时就被预定完了,一件以汉文化元素设计的《汉魂·莲》遭到了三个人的争抢。一位女士在现场对一件佛首造型的挂件爱不释手,她对记者说:“我平时很喜欢买玉器类的小饰品,但是没太见过这么别致、精巧的,真是太喜欢了!”
在产业创新精品展区,一间外表红色的展区格外引人注意,走进去,乍一看是一股混搭风,既有机器人,也有兵马俑,但是仔细品一下,竟然毫无违和感。展区正中间的一张台子上,一排5个机器人正在跳“千手观音”,萌萌的感觉让大家忍俊不禁。
据云龙区文旅局的负责人说,因为要同时“亮出”云龙的“汉文化景区”“户部山古民居”“老东门”“文博园”四张文化名片,这四张名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差距,要想让它们很好地融合,也是颇费了一番脑筋,“四张名片”工作室、文博园和云龙区文旅局进行了一番很走心的设计。
现场陈列的,有代表汉文化景区的兵马俑;有代表户部山古民居的一些记忆民俗产品,如面塑、香包;有代表文博园的工艺美术精品;有代表老东门的机器人。在展厅的一侧还有一个80寸的显示屏,连接着一个Ipad,Ipad里储存着15处云龙区的旅游景点,观众点一下想了解的地方,就能在大屏上同步显示,而且是720°的全景显示,这样的高科技,让观众们很是惊奇,围了不少人体验。整个展区里彰显了云龙区在汉文化、彭祖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也让观众看到了云龙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