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瑾)清代徐州唯一状元李蟠在徐州可谓家喻户晓,然其因卷入科考舞弊案流放三年的经历,也令后人扼腕唏嘘。由于李蟠现存著作极少,历代研究者皆苦苦探寻。上周,江苏师大退休的于盛庭副教授从旧书市意外购得李蟠《根庵诗稿》。此书与徐州博物馆馆藏孤本《根庵文集》诗、文合璧,将揭开状元李蟠研究新篇。
对于幸获《根庵诗稿》,于教授惊喜万分。他说:“李蟠在徐州文化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此书的文献价值很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李蟠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文学写真,而且对于研究他的生平及诗歌的文学价值也有重要意义。此前他的文学影响之所以不大,与他的诗作长期被历史湮没有很大关系。”
据李蟠世孙、原徐州市史志学会会长李鸿民介绍:李蟠,号根庵,康熙三十六年(43岁)钦点状元,隔一年在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任上遭蜚语中伤,被判充军,三年后赐归故里,73岁善终。目前尚存的李蟠著述仅见丰县季朗友收藏的写刻本《李状元诗经文》《李状元诗义》各1卷,系李蟠中状元后家乡学子精选其科考范文所印;还有著名书法家张伯英之子张恺慈捐给徐州博物馆的刻本《根庵文集》2卷,多为书札、序跋、谱序等作。
方志史传等记载李蟠的诗集名为《偶然集》,却一直不见踪影,至于《根庵诗稿》,仅在乾隆时马星翼编《东泉诗话》里著录过。如今《根庵诗稿》现身,能否揭开数百年间李蟠诗集隐身的迷雾?于教授说:“《根庵诗稿》与《根庵文集》版式相同,可断定为姊妹篇。《根庵文集》无序跋,而《根庵诗稿》卷首有李蟠门生徐用锡所作的《叙》,从中可知,整部书是雍正七年即李蟠去世的第二年由其子李杜亲自校字编印的家刻本,印数不会很多,故而正如张恺慈在《根庵文集》扉页题词所说‘版已毁,印本仅见此书’。徐用锡《圭美堂集》收录的《偶然集序》与《根庵诗稿》的《叙》文字仅略有差异,《偶然集》或为李蟠诗集的初拟之名。”
《根庵诗稿》共录诗480首,是去年出版的《徐州明清十人文萃·李蟠集》所录诗作的4倍多。于教授说,他打算与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女儿一起将诗稿校注出版,供学界研究参考,以充分发挥古籍文献传承文化的社会作用。古籍研究者、徐州工程学院教授薛以伟认为,《根庵诗稿》的发现对研究李蟠本人乃至清初徐州诗歌均有重要意义,亦为“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之徐州著作和修订《徐州艺文志》增添厚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