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2011年1月,“沛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14年10月,外交部把“沛筑”的照片及介绍做成贺年卡向外宾发放;
2015年4月,“沛筑”正式被国家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
失传千年的汉代古乐器“沛筑”,如今被沛县民间艺人郝敬春钻研18年复原,带着历史的华章,走向世界的舞台。
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置酒沛宫,击筑而歌,吟咏出千古绝唱《大风歌》。从此,作为汉代皇室乐器的“筑”也被称为“沛筑”。然而,“沛筑”在宋代以后失传,只在文字资料中有记载,实物却再也见不到了。
1996年,沛县举办首届刘邦文化艺术节。舞台上激情演绎《大风歌》,舞台下郝敬春若有所思:“假如有个筑,边击边唱,是不是就还原了刘邦击筑吟唱《大风歌》的历史场景?”从那时起,郝敬春的“筑”梦开始了。
从那时起,郝敬春立志复原“沛筑”。他四处搜集资料,请教相关专家,用执着的信念潜心探索研究,历经18年,终于将失传千年的“沛筑”恢复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复原的“沛筑”采用上等百年老香椿木,形制与汉代“筑”基本保持不变,用汉代漆器的做法髤漆,全手工打造。当演奏时,古筝的音色、古琴的韵味、扬琴的欢快,均包容在余音绕梁的“沛筑”声中。
随着筑的失传,筑曲也随之消亡了。郝敬春认为,虽然古筑复原了,并经创新使筑形成了系列。但无论筑做得多么精美,如果不能演奏,还不能算真正的“复活”。目前,他正致力于筑曲的创作,要把《大风歌》写成协奏曲,真正再现刘邦击筑唱《大风歌》的壮观场面,真实还原那一段辉煌的历史。
如今,在沛县政府的支持下,郝敬春办起了“沛筑”演奏培训班,成立了沛县“中华沛筑社”,“沛筑”也在沛县汉之源乐器厂推广生产,逐渐把五弦、十三弦发展至二十一弦、二十六弦、二十七弦、四十二弦等一系列“沛筑”,增加了音域,扩大了音量,美化了音色,成为能演奏现代歌曲和古代琴曲的新乐器。既能独奏也能伴奏,既能自娱也能娱人。“现代‘沛筑’的最大特点是能自然转十二个调,演奏钢琴曲目,与世界音乐接轨。”郝敬春介绍说,这是目前我国弦乐的一大创举,也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展望未来,郝敬春说,他希望能培养一批懂音乐的乐器制作人,以便今后更好地研发新产品,让沛筑发扬光大;尽快培训沛筑演奏员,让筑声再响人间,为社会服务,让人民享乐,更快地普及、传承汉文化;与全国爱好音乐的人士联谊,共同探索研究古代音乐、乐器文化;宣传沛县,弘扬汉魂,用“沛筑”来演唱宣传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