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展览“鱼龙混杂”,怪策展人缺位吗

时间:2018-07-1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钟菡
内容摘要:原标题:展览"鱼龙混杂",怪策展人缺位吗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日前公布"青策计划2018"两组获选方案,让"策展人"这一群体再度引起公
原标题:展览“鱼龙混杂”,怪策展人缺位吗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日前公布“青策计划2018”两组获选方案,让“策展人”这一群体再度引起公众注意。2017年,本市美术馆共举办展览723场,吸引617万人次参观,上海的艺术展览市场繁荣可见一斑;但另一方面,优质展览的缺乏也让业内人士感到困扰。如今,几乎每个展览都会配一名策展人,但策展人是否真的满足市场需求并发挥作用仍令人存疑。面对展览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是否该怪策展人缺位?

  做策展人需要专业门槛吗?

  策展人是艺术展示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中介,也是大众和艺术展示机构之间的桥梁。策展人、批评家姜俊认为,策展人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创造议题,并通过展览打开公众。“策展人帮助大众看懂作品,他像一个导演,而艺术家则像演员。”但也有评论家指出,中国很少有纯粹意义上的策展人。“现在的一些策展人难以抵制诱惑,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商业运作中,各立山头,缺乏独立性、公正性,甚至互相打压,给艺术市场带来极大的混乱。也造成一些青年艺术家盲目跟风,对学术发展极为不利。”
  孙啟栋是一名机构策展人,像他一样的机构策展人在上海并不多,“许多人并不以策展人这个身份养活自己,比如很多大学老师、媒体人或者评论家,也在以策展人身份开展工作。”他坦言,在许多展览里,策展人只是“挂名”或者玩票,并不处理空间和作品的关系。“展览是一种文化产品,就像电影必须有制片、导演、编剧等,展览也必须有艺术家和策展人,策展人成了一种标配。有些策展人只是提供一篇文章或者自己的名字,变成一种品牌加持。”
  做策展人需要专业门槛吗?如今,很多艺术院校都设有策展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科班出身”才可以策展。从“青策计划2018”方案征集的投稿者可见,策展人多元化的知识背景日渐明显,相较往年,建筑、设计、新媒体、戏剧专业背景的投稿者比例明显攀升,他们大多具备一定的策展实践经历、发散想象力,以及文本写作能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认为,策展这个行当已经不再是纯学术圈内的事情,但艺术背景是必须的。孙啟栋说,“策展不是手段,而是一种想法的传达。比如要做一个电子音乐的大展,职业策展人不一定比一个真正的电子音乐发烧友做得好。但这不等于说策展没有门槛,而是看需要处理什么问题。每个策展人都有局限性。”
  “就像波伊斯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成为策展人。大家都可以去尝试策展,但就和今天人人都可以当主播一样,不会冲击到职业策展人的生存。”姜俊并不担心如今“策展人”太多会给市场带来乱象。

  保持美术馆的专业性权威性

  “很多时候是画廊、美术馆希望策展人帮忙做艺术运作与推广,但真正的策展人应该有职业操守,有自己的学术主张和学术判断。”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看来,如今行业里许多人尽管号称策展人,但实际只是一名组织者或者中介。她认为,防止艺术市场乱象发生,策展人的学术素养和职业伦理更为重要。
  新近出台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美术馆职能包括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这也意味着许多号称是“美术馆”的机构实际未必够格。近一二十年上海美术馆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但大量新造美术馆的藏品、专业人才却难以跟上。市文广影视局调研发现,艺术理论、艺术管理出身专业人员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本市美术馆发展的重要问题。部分民营美术馆甚至没有一位艺术专业人员,成为挂着美术馆牌子的展厅,承接各种展览活动。“优质资源少,专业人才少,一些非专业的人才有市场,良好的艺术生态依附于美术馆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在艺术生态面前,策展能影响的层面有限。”孙啟栋也认为,好的展览首先取决于美术馆的运营思路,然后才是策展人是否出色。“美术馆要建设艺术生态,而不是消费现在的艺术生态。”
  姜俊同样把问题的关键点放在美术馆层面。他指出,如今上海、北京的各大私人和公立美术馆都争相播放“西方大片”,以给客流和票房带来双重保障,而只要是中国艺术家的展览,往往门庭清静。美术馆没有自己的策划团队,让展览呈现出同质化、投机、无目的性趋势,而西方的美术馆大多有研究部门,它们如同企业的研发部,为美术馆开发独特的展览项目,并在和其他场馆的交流中输出。“美术馆应该长期研发有水平的展览,成为内容制造的平台。观众不是冲着大牌展览,而是冲着美术馆来。当你研发的展览别人希望引进时,才是成功的。”
  傅军认为,尽管目前美术馆行业里收藏研究、公共教育、修复、行政管理等人才都很缺乏,但随着行业培训的增加、学院教育的加强,以及海外新生力量的加入,会逐渐改变这一生态。“开设美术馆是好事情,上海在全国而言,已经跑在很前面了,同时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样本。上海率先推出的美术馆管理办法有利于保持美术馆的专业性、权威性,我们应该在办法指导下,加强行业自律交流,借助政府力量和行业自身建设共同改善文化生态。”

 
 
Tags标签:美术馆  展览  艺术  市场  生态  艺术家  行业  如今  学术  问题 责任编辑:钟菡    
上一篇:说来话短 思来话长

下一篇:循名考实 慎始敬终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