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美育问题:失重的审美

时间:2018-07-30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作者:李睦
内容摘要:原标题:李睦:失重的审美  编者按:如今目下所及,形形色色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充斥着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泛滥成灾的少儿美术考级,还是令人惊骇的各地奇葩建筑,都指向一
原标题:李睦:失重的审美

 编者按:如今目下所及,形形色色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充斥着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泛滥成灾的少儿美术考级,还是令人惊骇的各地奇葩建筑,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美育的缺失。美育问题最基础,也是最不容忽视的。日前,中国国家画院成立美育研究所,张晓凌任所长,他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的严重危机就是精神危机,其重要的根源是由于我们美育的缺失,不明好坏,不分美丑,不了解人文历史,不知道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哪些基本的人文素养,而这也是我们与西方教育相比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当然,对于美育问题,尤其是少儿美术考级,社会也多有批评讨论,但纯粹的批评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来进行转化和建设,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才是更需要关心的。在此,本期时评,特以为主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建言献策、共同讨论。

 失重的审美

 艺术教育不是简单的常识普及和技能训练。而是通过艺术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通过艺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艺术塑造个人性格、自信的问题。

 我们用成熟替代了天真,用老练替代了稚拙,用“僵化的理性”替代了“生动的非理性”,并且最终用文字替代了图画。

meishubao/2018072611275011227.png

  何为失重的审美

 失重原本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空间现象,现在成为了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空间现象,而且是相对于正常现象的反常现象,它呈现了事物在微重力环境下所处的不确定状态,这种状态值得描绘,更值得联想。

 与正常的空间状况相比较,失重表现出的特点是“动”,而不是“静”。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状态,前者是正常的,后者是反常的。而我们更习惯于审美的正常状态,习惯于在正常状态下对于静态事物的描绘,具体地说,是对于那些具有确定性因素的事物的描绘,并且由此养成了,绘画应该是一种正常状态的审美判断。

 也正因为此,我们只习惯于描绘“静”,不习惯于描绘“动”,因为“动”有违于正常的审美准则,它的不确定性常常让我们无从把握、无从判断。久而久之,我们便只能认识“静”,不再认识“动”了。

 这就是我们画得了“静”,画不了“动”的原因,也是我们始终依赖客观描绘,敬畏主观表达的原因。其实动态的事物,并不比静态事物更难于描绘,只是描绘的意义有所改变,由原先对于“静态空间关系的记录”,变为了现在对于“动态空间关系的组织”。一种是被动的刻画,另一种则是主动的塑造。

 而审美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培养学生主动塑造的能力;主动的塑造形象、主动的塑造画面、主动的塑造视觉规律,并最终达到塑造他们自己的目的。

 长久以来,我们过于重视了被动的刻画,过于轻视了主动的塑造。所以我们越来越擅于用手去画,越来越不擅于用心去想,不知不觉中,我们审美判断能力已经变得不再完整。失重虽然改变了原有视觉因素的规律,也就是“静中求动”。却让我们发现了新的视觉因素的规律,也就是“动中求静”,这无疑是对素描教学的思维拓展。以往我们画画,是在规律中寻求变化,重在刻画记忆,是能力的体现。现在我们画画,是在变化中寻找规律,重在调动记忆,是想象力的体现。我们的素描教学正在改变、也正在进步,还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其中。

meishubao/2018072611280454721.png

  “本能”是先于头脑的存在

 什么叫本能呢,那些无师自通的东西,那些不用学就会的东西,应该就是本能。特别是在艺术领域,有非常多无需教授的东西是我们与生俱来就会、就懂的。但如今我们却越来越注重经验和理性,越来越注重别人留下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挪用的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奉为神明。我在教学中发现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潜在的本能,这些东西非常了不起,一旦被唤醒,就会如洪水猛兽般势不可挡,让人刮目相看。

 这些本能的东西在画面中起的作用,非常有可能是决定性的。在绘画中善于利用这些本能的因素,你会发现,这里孕育着一个宝藏……

 “直觉”是不假思索的预感

 直觉不同于本能,它有部分理性因素,是我们直观的感受与认识的综合结果。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绘画中有多少是直观感受?有多少是教科书上的经验?我们的童年都是用直觉画画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画里还有多少直觉可言呢?艺术一旦没有了直觉,艺术就完蛋了。

 绘画里没有了我们直观感受到的形和色,是不会触动别人的,因为艺术是要通过直觉去传递的。艺术家会通过直觉去创作,观众也会通过直觉去观看,这样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才会形成交流。反之就会受到阻碍,当今在中国绘画创作中呈现出的太多制作性问题,就与直觉的丧失有关。中国画中的写意,气韵等最核心的审美价值慢慢的都没有了……

 “情感”不仅仅是喜怒哀乐

 只要想到表达情感,我们更习惯于在喜、怒、哀、乐中去寻找答案。但情感并没有那么简单,无论是情感的呈现的方式,还是情感本身,都是复杂的、微妙的。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口型、一个心理变化,都是情感的综合反应和丰富表达,所以绘画无法给情感定义,比如,爱、恨、情、愁等,只能任由情感去定义绘画,比如,复杂的、矛盾的、纠结的、欣慰的、荣耀的等。情感不是绘画的内容,而是绘画的动机。让瞬息变化的情感留下印记,怎样留下印记,留下什么样的印记,这也许才是绘画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在绘画当中只要我们不抑制情感,不利用情感,那这件绘画作品就一定会好。我们在当今的绘画里,越来越多地看到经验和冷静,看到非情感和故作镇静。我不接受如今绘画中流行的冷酷,尤其是以时尚的面目掩饰的冷酷,它剪断了人与艺术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不是我拒绝了艺术,而是艺术拒绝了我……

 
 
Tags标签:我们  绘画  情感  艺术  直觉  审美  描绘  塑造  本能  问题  正常 责任编辑:李睦    
上一篇:宋代女子参观外国元首画展

下一篇:超前的“齐氏山水”:他曾看过的风景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