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红色的喜悦——美术作品中的国庆

时间:2018-09-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内容摘要: 原标题:红色的喜悦   新中国诞生(中国画) 唐勇力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画) 蒋兆和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油画) 李成民  万众一心(漆画) 尚可、陈世

 原标题:红色的喜悦

  新中国诞生(中国画) 唐勇力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画) 蒋兆和

  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油画) 李成民

  万众一心(漆画) 尚可、陈世宁、张承志、许朝晖

  祖国万岁(中国画) 齐白石

  【艺境观象】

  国庆日,唤起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爱国之情,激荡亿万人民为梦想奋斗的信心与豪情。飘扬的国旗,大红的灯笼,绚丽的气球和烟花,载歌载舞的人民……这是众多以国庆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中常常出现的画面。无论是庆典、阅兵还是国庆期间的其他各种庆祝活动,都为画家们用艺术表达对祖国的祝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从1952年董希文绘制的《开国大典》,到1961年陈菊仙创作的《祖国颂》,从2009年唐勇力创作的《新中国诞生》,到2014年李成民绘制的《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新中国诞生至今,每一个国庆日的喜悦心情,都被一代代画家不断地回顾着,记录着。这些经典作品有的忠实反映历史原貌,有的借物抒情表达感怀,有的以西融中坚守传统,有的探索创新另辟蹊径,在赞颂祖国的同时,为中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厚的艺术财富。

  经典作品中的时代记忆

  “开国大典”是国庆节的永恒话题,更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典内容。1952年,37岁的董希文受命完成《开国大典》。这幅油画作品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瞬间,成为“开国大典”题材绘画的经典之作。

  同为参加开国大典的画家,蒋兆和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以截然不同的角度和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新中国成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无限期望。以代表作《流民图》闻名的蒋兆和是极擅人物画创作的画家。因此,生动的人物体态和神情刻画便成了这幅中国画的亮点之一。画面中,两个主体人物结构准确、坚实,动态自然又富含力度,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象征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手举红旗以及围绕在红旗周围的民众,代表着拥护新生政权的中国人民,下方的鸽子则寓意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此幅作品在尺幅上仅次于《流民图》,被简称为《人民图》。从“流民”到“人民”,蒋兆和将带有丰富含义的元素有机结合,凭借饱含心血和巧思的构图完成了对人民形象和时代面貌的刻画。

  齐白石在95岁高龄时为庆祝国庆创作的《祖国万岁》,画面并不直接表现国庆期间的庆祝活动和热烈场面,而是以万年青的累累果实表达爱国之情。万年青四季常绿,果实鲜红,常作为吉祥、太平的象征。简而又简的构图中,淡绿染叶,胭脂点果,清新雅致,“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更是强烈地表达出老人的爱国之心。红果、绿叶、黑字、白纸互相映衬,艳而不俗。寥寥数笔,写出了人世间最常见,却又蕴含无尽意趣的境界。

  此外,李可染于1964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创作的《万山红遍》用了大量朱砂来渲染画面,既有严谨的布局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满目红山,意境非凡;陈菊仙的《祖国颂》则以年画的形式突出了国庆节的喜悦气氛,对称的构图、工整的线条和平面化的造型都为精致的画面增添了装饰感;孙滋溪的《天安门前》凝聚了画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记忆,将天安门这张祖国的名片以艺术的形式印刻在人们的心中;郭怡孮的《繁荣昌盛》寄情于物,以花朵的繁茂象征祖国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面对国庆主题的美术创作,老一辈画家的作品中流露出太多的渴望,渴望和平,渴望安定。一幅幅动人画面的背后深藏着一个时代的情结和一代人的情感烙印。这也是这些经典作品历经时间洗礼却永不失色的原因。

  当代主题创作的新兴面貌

  21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开启了新的篇章。如何实现中国油画风格的确立,实现中国画的当代转型等,都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在此基调下,国庆主题的美术创作也呈现出了崭新的思路与面貌。

  “刚接到《新中国诞生》的创作任务时我感到很荣幸,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经过思考,我确定了这幅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原则: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强调绘画的艺术性。”唐勇力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历时三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文化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任务《新中国诞生》。这幅中国画巨制再现了毛泽东主席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全体委员在开国大典上的风采。唐勇力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表示,该作品的创作难点有三:一是已经有一幅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了,面对前辈大家的同题材经典作品很难有所创新;二是自己缺少类似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经验;三是对中国工笔画是否适合表现这样的宏大场面着实没底。面对多重考验,唐勇力首先大量阅读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了解历史事实。在勾画草图阶段,他反复研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同题材的各类美术作品,在尝试描绘了几十张布局小草图后,确定了较为清晰的画面构图。随着一步步刻画的深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这幅画的创作经历了很多艰辛,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记忆。可以自豪地说,今后再画任何作品我都会胸有成竹了。”唐勇力说。

  2016年11月,“‘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在北京举办;2017年7月,“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北京启动;2017年10月,“‘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在上海拉开帷幕;2018年8月,“‘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在北京召开启动动员会……近年来,随着多项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及展览的陆续推出,各地美术创作力量积极响应,涌现出一批主题鲜明、水准上乘的精品力作,其中不乏以国庆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引发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李成民的《开国大典 人民万岁》运用色块的堆积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尚可、陈世宁、张承志、许朝晖共同创作的《万众一心》将升旗瞬间的人物动态和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国旗与和平鸽的组合更是传递出美好的寓意;张敏杰的《公元1949》将天安门广场上锣鼓喧天、人潮涌动的热烈气氛通过别致的构图和颇具形式感的表现手法推向极致;戴树良的《庆祝国庆》描绘了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面,气球、灯笼、腰鼓等元素的运用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细节,也丰富了色彩。

  “主题性美术创作需要承继20世纪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的艺术养分,还需要以真挚诚恳、深入现实生活的态度观照与表现社会,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打动人的力作。”如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所说,即便是同一题材的美术创作,也需要后来者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去演绎,这样才能有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去充实、递补并增色国家的文化殿堂。而国庆题材的美术创作也必将继续在中华文明历史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艺术篇章和文化贡献。

  (记者 荣池 田呢)

 
 
Tags标签:创作  美术  作品  人民  题材  国庆  主题  历史  画面  中华  祖国 责任编辑:    
上一篇:邓石如隶书《少学琴书册》

下一篇:水墨之韵—访当代书画传承代表人物郭博先生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