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苏
10月15日,继“衡山论道”“永嘉论道”后,“彭城论道——象思维与汉画像石”学术交流活动在徐州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程大利组织召集,吴毅、沈蓉儿、程大利、王鲁湘、朱青生、刘墨等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参会。
与会专家以汉画像石艺术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著名旅美画家、美术史论家吴毅先生提出的“象思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尤其在汉画艺术源流的探讨和“象思维”的关联、汉画艺术对中国画尤其是笔墨文化的推进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汉画像石对于徐州的当下及未来意义等话题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逐条论析。
吴毅认为,“象思维”应该成为中国的文化旗帜。中华文明启迪于“象思维”的上古根源、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追根溯源,应起始于上古时代的造字,以象造字,一象一字,亦象亦图,这是中国文化独特的原创审美思维。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我们要思考中华文明的原创性的精神,寻找原创性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够与西方对话;而在中西文化双向对应的交流中,在视觉和非(超)视觉的带根性的、属于中华文明原创思维——“象思维”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学科体系,中国必能成为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一面鲜亮的现代文化旗帜。
程大利指出,汉画像石是古代先名的智慧“语言”。“象思维”这个概念,是中国艺术的本源问题,与中国古典哲学相关联,不关乎一般的创作技巧,不属于通常的经验领域。汉画是“象思维”的一个论证,一个证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2000年前祖先的智慧,汉画以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立于世界艺术史。
北京大学教授、艺术史论家朱青生认为,徐州之所以叫名城,有两张重要的名片,第一个是汉画像石,第二个是彭城画派。汉画像石贯穿汉朝400年,之所以在徐州开会时选择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选择,因为徐州不仅自己有画像石,而且还有一个画像石馆,这个画像石馆不仅收集了徐州地区的画像,还有零散在全国上的画像,成为画像博物馆中最为出色、最为丰富的。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盛赞徐州的文化战略高屋建瓴。徐州这个地方走出来的画家、艺术家特别多,而且都是在全国,乃至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徐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地利用和发挥这样一个家乡的人文资源,打造“书画徐州”,而且和这些书画家、艺术家一起,在家乡建立了以各个艺术家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艺术馆。这种艺术馆实际在未来就是博物馆,给家乡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这是徐州市委和市政府一个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文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