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俗与年节色彩
进禄武门神(左) 加官武门神(右) 苏州桃花坞年画
除夕点兴旺火,企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初一吃“翻身瓜”,指望新年出头有日,否极泰来……除了这些年俗,年节里的色彩无疑也是最为浓烈的,红红绿绿、斑斑斓斓,新的一年便这样开始了。
昔时旺火
三晋旧俗,除夕子午之交,分夜之际,户外店外、村边城边都要生起一堆旺火。旺火者,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浮屠,大堆一人高许,小堆距地三尺。
过了腊八,天天都是好日子。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君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日贴挂门神包饺子。元辰岁朝头一事便是点旺火了。旺火一生,市廛荒村、朱门蓬户顿时如巨烛焚燃,荧煌成昼。爆竹为之山呼,声闻远外,老少互道祝福,殷殷恳挚。旺火中添加的柏材,更是将远近熏陶得暗香浮动。这一夜,大人们户内围炉守岁,达旦不寐,惜春常怕花开早,吝时惟恐至明朝。裴度当年就曾“除夕叹志,迄晓不寝”,贾岛此时必取一年所作诗稿,供置几案,“此吾终年苦心也”,于是以酒为祭,举香再拜。今宵苦短,更阑不眠,久坐烬落,添火消愁,白居易为此吟道:“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与围炉熬年者不同,旺火边的孩童们心花怒放,欢欣雀跃,烈焰把冻得通红的小脸转而烤得彤红。后生们见哪家的俊女俏妇路经,便会振衣而起,意气风发,于炉膛内浇上一勺麻油,扔进几响炮仗,然后拿腔拿调,纵声嬉笑,被笑者则面红耳赤,闪在一旁,故作扭捏害臊、惺惺妆幺之状。望见旺火熊熊升腾,那些外出避债之人仓皇失措的心也就此稍许消停,旋即释然,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不会再有人上门催逼要挟了。
当年县城里架得最大烧得最红的旺火,总堆在票号钱庄门前,后来,是电影院广场上的那两堆,如今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无不是嗅着呛人的煤烟和薰人的硝烟味,看着五分钱的连场电影打发得这段好时光的。村边城边旺火之大小,则显示着其实力的强弱。在没有电灯照明的时代,旺火便是旱原上的灯塔,是畏途上的路标。从邯郸到晋阳,持重把稳的赵之老臣数着火堆星夜趱路,从洛阳到平城,衣绯着紫的魏之新贵望着火堆车马疲行。三关忽紧,边地蠢蠢,从汴梁到雁门,杨门将士宵征兼程,翻山越岭,旺火似狼烟。少小离家,歧路分襟,从库伦到平遥,铩羽而归的买卖人,横卧舆斗,覆着一絮寒衾,气息奄奄,濒危几度弥留。“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看着昔时的旺火今生起,听着耳熟的鞭炮又乱作,不觉心若死灰,潸然泪下。父母安在,墓木已拱,兄弟安在,棠棣花谢;钻火得冰,竹篮打水,半世劳碌,一无所获。“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御车人忙安慰道:“快到了,快到了!”回家的路再长,也长不过回家的期待,爆竹的毕剥再响,也响不过天方的隐约召唤,无论过年的初衷是什么,祭祖孝亲、祈福团圆,人们已把太多的内涵交合到了这一节点。
除夕点兴旺火,企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初一吃“翻身瓜”,指望新年出头有日,否极泰来。吃罢早食,方可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剌,躬身作揖,讨得口彩。旺火五日为限,期间专人看守,不使中断。而初五日恰是“送穷日”,此间,洗过手脸,列案焚香后,积日的垃圾连同旺火的灰烬便被一齐驱邪除晦般倒出。年年旺火,“不觉来年七十岁”(苏轼《除日》句),岁岁旺火,一生不知几度此节。
年节色彩
年节里的色彩无疑是最为浓烈的,浓烈得甚至有些艳俗。大门上猩红的楹联,屋檐下嫣红的灯笼,院中央通红的旺火,姑娘们潮红的脸颊,都比不过老母亲在刚出锅的白馍上掇下的那点鹤顶红。若在南方,那第一朵绽放的梅花,一定也特别地红。
大红大绿的幡旗上无非是些“天下太平”“万象更新”之类的吉语,五颜六色的年画上翻来覆去还是那么几出戏影,姹紫嫣红的碎花罩衣、缤纷锦簇的夜空礼花便是灰朦朦的北方冬日里盛开的花朵了。
灶马是新贴上去的,门神是新贴上去的。院中迎神的几案上,名曰“天地之界十万方灵真宰”的牌位被刷洗得乌油锃亮,一旁供奉着高垛枣馍、干鲜果品,其中的红果、金桔是最抢孩子眼的。屋里屋外都点起了长明灯,灯盏里不知谁已添满了麻油;鞭炮声已依稀传来,老奶奶的窗花还没有剪完;杂货铺早早封门大吉打了烊,隔壁私塾先生的门前还有人等着写对子。正房的厅堂上裱上了“和合二仙”的中堂画,东厢房墙上褙上了“五子夺莲”的婴戏图,西厢房的内门上糊上了文门神赵公明,就连院中的井槛上、石榴树干上也被贴得花里胡哨。年夜饭席,白的豆芽上撒了几根绿葱丝,白的莲藕里拌进了几个红辣椒,白的饺子里包着的红萝卜其实是黄灿灿的。围炉守岁长者的脸已被烤得润红,燃放爆竹孩童的脸却被冻得绯红,驿站里会馆里异乡客的脸则被醉得殷红。这时,肯定还有谁的脸被哭得彤红,桌子对面的一双净筷子一个空位子,被等的人是否还能归来。
一夜无眠的人支撑着困腰倦眼推门而出,不知何时皑皑瑞雪已悄无声息地笼盖了大地,炮屑则落英般残撒了一地,谶语地预兆着什么。昨夜思千里,今朝又一年。
不大工夫,八音响起,闹红火的队伍来了。队伍里不论年龄大小、性别男女,一概的绿衣黄裳、红巾赤靴,一根花棒新裹了彩纸,一双鼓棰也新包了红布。角儿们脸上搽着粉胭脂,胸口挂着银护镜,或旱船,或跑驴,或秧歌,或高跷;舞龙耍狮队中都是些活蹦欢跳、虎虎生机的后生们,狮鬣是才染的,龙鳞是新着的色;背棍抬阁之上都是些花枝招展、俊俏灵秀的小姑娘,水袖是新添的,团扇也是才置的。
新的一年便这样红红绿绿、斑斑斓斓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