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时间:2020-03-31    来源:美术报     作者:范景中
内容摘要: 春游,又可称之为游春、踏青、寻春、踏春等。每当自然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都会呼朋唤友一起去郊外欣赏春日的美景。《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的春游更像是游学体验

 春游,又可称之为游春、踏青、寻春、踏春等。每当自然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都会呼朋唤友一起去郊外欣赏春日的美景。《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的春游更像是游学体验;“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在永和九年的那场春游则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而唐代诗人白居易更是在《春游》一诗中发出“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的感叹。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又到一年中柳枝抽芽、花蕾初绽的时节,然身处疫情期间,还是要尽量减少外出与聚集。如此则让我们跟随绘画中的笔墨与视角,来场别致的艺术春游吧。云游赏景,坐看古今,亦能不负春光!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张光宇等 北京之春 现代壁画 200x450cm 1960年作

 观盆景 赏园林

 欣赏中国画不能叫看画应该叫读画

 中国的盆景高明,可以说是将林木分节观看的结果。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有很大区别,比如德国海德堡附近的公爵园林,一进去就感觉气势磅礴、一览无余、宏观壮阔。可是进入中国园林,你可能被它的景观分节弄得眼花缭乱,所谓“移步换景”。所以不光是看石头、看盆景,即使看园林,也是在看它不断地分节,甚至可以用分节观看的眼光来看立轴,来看所谓的“潇湘八景”、“西湖十景”、“定州八景”。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晚清 杭苏名胜之孤山放鹤 26.7×64.2cm 纸本水墨

 那么,我们从画里究竟要看些什么?遇到立轴怎么去读解?我的建议是:看这样的画,可以看它的总体,但更应该注意它的局部。因为注意局部,使得康熙年间出现了一部非常优秀的绘画教科书,这就是《芥子园画传》。它的特点是把山水里面的零部件分节出来,比如点景、人物、桥、山石,皴法有几种画法等等,一个个零部件组织起来又可以成为绘画。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徐冰 芥子园山水卷(局部)

 分节再组合,这是我们看山水画的一个提示——应该注意零部件,也注意画家怎么样把这些零部件组合成一幅山水画。比如徐冰的《芥子园山水卷》,我觉得他的智慧之处在于,《芥子园画传》教我们的东西,大家现在都快遗忘了,而他把这些重新组织起来,组成长卷,并且用版画的形式再现。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晚明 湖山胜概·紫阳洞天图 陈昌锡刻本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中国式看问题的方式。我们经常讨论中西方的艺术对比,谈到中国绘画是散点式的,西方绘画是焦点式的,我一直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西方透视不是看的结果在画上的反映,而是射影几何学,是投影用数学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读过心理学,会知道视觉有“恒常性”,它与用透视画出来是不一样的,实际上透视不是直观观看的结果。中国也没有所谓的散点式透视,没有透视观念,之所以这么看,可以说是从古书的阅读就开始了。所以欣赏中国画不能叫看画,应该叫读画,一以贯之,进了园林以后,应该说阅读园林,这样来解读。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善錞 宝石山·拟倪瓒B 24.5×45.5cm 纸本油墨 铜版画

 这是我个人用分节的观点来讲艺术,讲绘画、讲风景跟书籍之间的关系。通过我所接触、所了解的,从艺术的角度、从看风景的角度,来谈它们之间隐藏的东西。

 用中国笔墨的眼光来看

 就这一点来讲,线条也是一种分节的结果。我们如果看自然界的山,真实的山不可能只是线条。但是我们可以用线来组成山,也可以用米家山水的米点来组成山,这都是对画面分节的结果,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来匹配所面对的实景。匹配方式很有意思,既可以用线也可以用块面,这也就分成了中国绘画中从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就开始讨论的两个问题:疏体与密体,他认为疏体就是笔触的味道多了,密体画得比较细腻,线的味道更多。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晚明 湖山胜概·三茅观潮图 陈昌锡刻本

 有位美术史家叫滕固,他在德国学习了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以后,回来对中国唐代绘画进行风格分析时,曾说吴道子是属于用块面的,李昭道父子属于用线条的,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这点来讲,可以讨论一下风格中,线与块面不断发展的结果,运用到文人画的时候,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因为文人画是讲究笔墨的,笔墨很难用线来概括,它与书法有关,这是中国画又一个特点,看中国风景的时候可以用笔墨的眼光来看。书法本来是文字,是书中的组成部分,由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又成为绘画的一部分,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看山水、看风景,这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

 从读画到看风景

 借助艺术重塑西湖十景

 有一位印象派的爱好者,他看了西斯莱(法国画家)的画以后,外出时满眼都是西斯莱;有一位艺术爱好者,看到印象派画家画阴影时用了紫色,原本一直当成黑色,之后他出门再看,阴影真的变成紫色了。这里就涉及到艺术家严善錞提出的问题:绘画对于我们观看风景有什么影响?它能不能塑造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看风景?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其实,艺术家的作品反作用于人们,重新看待风景。

 人们会受到各种观念的干扰,而严善錞的绘画让我们忘记看过的西湖,如果存在西湖既有印象去看画,可能看不出他表达的诗意:他想让人们通过画,回到阅读上,回到诗歌的记忆上,回到对于西方绘画的记忆上。比如他的画里有与庞贝、与伦勃朗画作的对话,这就提醒我们,虽然画的是西湖,但用的是西方手法。我们能不能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山水、看西湖?值得玩味与探讨。其铜版画《宝石山拟古》系列,有与元末明初画家倪瓒的对话。倪瓒的山往往都是远山,严善錞把它搬到近处,因为画的是宝石山,非常具体的山,并且他用了倪瓒的一个符号——树。他将同一个板用不同颜色制作,是想通过画来强调,两个不同颜色是否可以帮助观众记忆,显然他希望画能被记住。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明万历《海内奇观》也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旅行指南

杭州夷白堂刻本 37×17.6cm 纸本水墨

  当我们看到严善錞的作品在与黄公望、倪瓒、董其昌等对话的时候,会想想他是怎样来做这番对话的。看了他的画再看西湖,是否能让我们在西湖里看到一些什么,是否能想到他所对话的古人?我提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他的绘画里蕴藏这些问题,另外一方面,我自己有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坐在苏堤,看对面西山的景色,看久了就把风景看成水墨长卷了,甚至湖边停船的地方,也把它看成山水的一部分。然而几年之后某些风景消失了,从视野当中、从山水画当中消失了。这就蕴含着西湖绘画中又一命题:古人眼中的西湖十景跟我们眼中的西湖十景,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

 当西湖十景在南宋产生的时候,南宋画家画它有没有我们看《清明上河图》时的悲凉意味?它暗藏悲凉,是因为汴京的繁华,跟之后偏安杭州西湖边的繁华不一样。但是写西湖十景的诗里确实有,当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写《潇湘怨词》的时候,他曾引用,说前人写西湖十景有一种悲哀的感觉,我们现在再写潇湘八景也是继承前人,也是用一种悲凉的东西来传达。

 如此给西湖十景提出了艺术本身,也有文学史、历史、观念史的问题,甚至蕴含哲学的意味。艺术家希望能借助艺术重塑西湖十景,复原我们现代渐渐远去的西湖十景。在此将我个人经验性、阅读性的体会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从绘画角度欣赏春日美景

(图片来源于美术报及网络)

 

 
 
Tags标签: 责任编辑:范景中    
上一篇:“四王”笔墨与师造化、师古人、师心源的传统

下一篇:“岁朝清供”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