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百家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让美术和艺术更好服务人民

时间:2021-05-11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内容摘要: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通讯员 王晓韵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首先来到美术学院,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习近平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美术、艺术如何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怎样让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在城乡规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徐报融媒专访了七位徐州美术、艺术界工作者,为徐州美术、艺术发展出谋献策。

用手中画笔描绘美好时代

邓明理(首届汉风文华奖获得者)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首先来到美术学院,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美术的重视,也说明了美术创作工作在当下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为美术创作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是对清华美院师生,更是对全国美术创作者寄予了厚望。我作为徐州的一名画家,备受鼓舞。

  徐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大风起兮云飞扬”是刘邦对徐州最早的吟诵;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用写意概括的手法,给我们留下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鹤亭、黄茅冈、苏堤向我们诉说着苏东坡的爱民与风流;《白毛女》中的“北风吹、雪花飘”更是从徐州人马可的笔下流向全国、流向世界。徐州人民豪爽质朴,徐州人的生活充满了真善美。

  现在,徐州的变化日新月异,“十三五”时期是徐州发展理念转变最深刻、转型发展成效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现在,我将立足本土,扩大视野,深入基层,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发现主题,用美术作品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用手中画笔描绘美好时代。

  艺术无国界 艺术家任重道远

  周颖超(职业艺术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美术、艺术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总书记这个讲话很重要也很明确,给广大的艺术工作者提出了非常必要和及时的要求。

  对于“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我深有体会。从2005年开始,我的油画作品由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院士安特·格利博达先生代理,作品一直在欧洲和其他地方展出,从中深刻体会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欣赏。我去欧洲时,他们对我很友好,卢森堡大学有一位副校长看到我的作品后,专程到中国来拜访我,希望收藏我的作品。他的真诚和对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从心里的热爱,让我感动。

  我先后到过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参加艺术交流展,中国艺术家们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让我感受到艺术确确实实是可以跨越语言障碍进行情感交流的最好工具,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们的艺术展和作品,都是带着中国人民最美好的情感、最善良的愿望,带着我们的友谊和问候。在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这方面,我感觉自己作为艺术家,任重道远。艺术交流还有很大的空间,我将竭尽全力来做。 

  让艺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

  史修永(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美术和美育的高度重视,让全国艺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从业者深感振奋。

  作为文学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坚定信心,认真领会讲话精神,积极开展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探索艺术与科学及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艺术人才。

  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徐州文学艺术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时代内涵。文艺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聚焦徐州艺术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徐州。

  要多鼓励艺术原创,做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发挥艺术在服务淮海经济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艺术元素和审美元素应用到徐州城市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为徐州的城市转型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支撑,同时把各类艺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城市的软实力。

  为国家育才 用艺术改变生活

  惠剑(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美术工作者是一个高度的鼓舞。这个信息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我读了相关的报道,认真分析里边的重要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有很多的思考。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比较全面、综合。这几年学院有很大的提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基金项目,还有老师的创作都很丰富,学生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的数量也逐年提升。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民族,为社会、经济、艺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为国家育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和企业进行联合,吸收社会力量,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把更多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市发展、乡村建设当中,增强城市和乡村的生活品位和文化品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下一步我们还要和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室联合,在人才培养上进行精准的对接,继续为地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美术教育人才、设计人才,深入联系,加强与地方的沟通,改善乡村整体的审美品位,把乡村建设做得更好,用艺术改变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

  以文化带动创意产业大发展

  姚君洲(徐州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徐州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

  我结合实际谈谈一下徐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

  创意产业从根本上讲是通过“越界”促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创造性重组与合作。徐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眼: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促进融合谋求自主创新。二是拓展产业领域,发展新型业态,应用驱动谋求多元创新。三是营造消费市场,关注供给需求,技术集成谋求模式创新。四是清晰行业发展思路、推动创新融合,打破界限谋求融合创新。五是政策引导,高校融入,校产融合创新谋求长远。

  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徐州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要牢牢把握地方特色这条主线,突出本土性和原创性,打造具有“两汉文化”气派和徐州特色的名牌创意产品和创意产业群。要全新思考,突破地缘。徐州不仅仅是苏北的徐州,不仅仅是淮海经济区的徐州,应该有博大的胸怀站在更高的思维境界重新定位徐州的发展维度,让文化传统、经济空间、社会资源、生态一体化,走全方位、立体式、独特性、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我坚信,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设计改变徐州、设计改变未来,设计会让徐州变得越来越美好。

  以美为媒构筑时代精神

  郑敏芝(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徐州美术馆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首先来到美术学院,凸显了总书记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徐州美术馆以“美”的表达作媒介,以“育”的实现为目标任务,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展事活动。知名文化学者田秉锷主讲“元宵文化畅议”,深入探究传统节庆文化;“四季音乐会”以美术与音乐相融的全新模式,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徐州市城乡学校少年宫成果展”搭建城市和乡村学校学生交流学习平台。

  此外,还举办了“小康生活主题美术作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教学”“贺年版画体验”等,如春风化雨,滋润人民群众的审美韵味,同时用美术的语言传达时代精神、提升美术公共教育服务力度。

  以美为媒,深入扎根艺术贫瘠地区,徐州美术馆将美术教育前移于社会基层,推出了“决胜小康集结号 徐州美术在行动”等活动,精心筛选馆藏艺术精品进校园、下基层,让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在书画展览、艺术公益课堂、名家示范等活动中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并策划“画说党史——徐州美术在行动”红色主题作品进基层系列活动,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同时,不断提高馆校融合共建水平,为高校师生搭建新型美术教育试验场,开展了“全国设计‘大师奖’历届获奖作品集锦展”等高规格的美育展事活动。

  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徐州美术馆将继续以“美”点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火炬。

  用好本土元素,做强地域特色精品

  吴江(徐州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的本质关系和内在联系,指明了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作为一名美术创作者,在研习传统的同时应该具有创新意识,用笔墨书写时代精神风貌,用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探索新的艺术语言、风格、符号、形式,推动美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一论述启示我们要将美术元素注入到经济建设、城乡规划建设和人民日常的方方面面,构建美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作为徐州美术界的高地,徐州书画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走厂矿、进社区,把美丽乡村的风貌与自然景观作为艺术家自我实践的写生现场,将美术元素的笔触落到乡村规划的建设中去,以美术创作的多样化服务于新农村。

  汉文化积淀着徐州人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徐州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汉画像石、汉俑、新沂的剪纸、邳州的农民画等都是徐州文化的亮点。徐州的美术工作者还要进一步梳理并明确自身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在创作中用好徐州的本土文化元素,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精品,以美为媒,培树彭城画派、书画徐州,为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尽力尽责。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泉山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展开展

下一篇:20世纪草书大家高二适书风研究展在沪举办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