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激活老传统 开掘新蓝海 ——聚焦我市非遗项目的汉元素文创

时间:2021-09-28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内容摘要: 徐州梆子小戏《汉宫悲秋》。 汉宴中的西瓜雕刻。
徐州梆子小戏《汉宫悲秋》。
汉宴中的西瓜雕刻。
汉文化元素的曹氏香包。
张丽君和她的剪纸。
郝敬明师徒制作的汉代侍女泥塑。
 

◎文/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图/徐报融媒记者 周杰

上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汉文化特色鲜明,在“国潮汉风”品牌打造中,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将徐州的汉文化元素应用到香包、剪纸创作中,展现在戏曲、曲艺舞台上,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的感官传递,重塑汉文化的烟火气。

唤醒植根在年轻一代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赋能文创产业发展,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徐州非遗人在不断探索中努力开掘新蓝海。

●用传统手艺展国潮汉风

从汉画中提取比翼鸟造型的剪纸、绣着龙形汉代玉佩的香包、在汉俑基础上创作的泥俑……在徐州大力弘扬汉文化的城市品牌打造中,非遗文创带着汉文化元素,以古老的叙述,呈现了新的面孔。

徐州剪纸不但是国家级非遗,而且是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一分子。走入位于奎园小区的张丽君家,她正在一堆布料中琢磨设计剪纸服装。在她眼中,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布、皮、革,甚至石头。找出自己仿造汉画像石图案的剪纸作品,张丽君说:“汉画中的构图、镂空的造型,都是剪纸创作值得借鉴的手法。”

张丽君应邀参加过多地的剪纸艺术进机关、进学校活动,还曾代表江苏非遗参加过文化部(现文旅部)在德国等地举办的“中国节”活动,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向各国友人展示她的汉画剪纸,将中国古老的剪纸工艺和文化传播到海内外。

“剪纸与绣花、香包,还有木匠、石匠活儿都是相通的,是民间的草根艺术,以前每家每户都会接触到。”称自己有强烈文化使命感的张丽君说,“徐州剪纸有浑厚朴实的特色,只要掌握了窍门,并不难学,剪纸中包涵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寓意,既长知识又能装点生活。”

9月的徐州,秋高气爽,位于创意68产业园的曹氏香包店中,几位店员安静地做着针线活,一屋子的药香和无声的飞针走线让每位来者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

从母亲手中传承技艺的曹氏香包店负责人井秋红本月首次开通了抖音平台教做香包:“先让观众感兴趣,愿意了解,才会爱上,技艺才能传承下去。”

将汉画吉祥图案设计在产品上,曹氏香包十几年前便在一众香包作坊中脱颖而出。如今,从网上传技到线上销售、线下连锁,井秋红和她的团队让带着手工温暖的香包飘香五洲,由她原创设计的汉元素香包作为代表城市的伴手礼,经常被馈赠给海内外宾客。

在堤北的一条陋巷尽头,有一处不为人知的“泥塑展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屋里,陈列了上百组泥塑,十余厘米高的人物群像表情传神,动态十足,它们都是鼓楼区非遗传承人郝敬明的作品,“做我们这一行的,天天和泥打交道,干净不了,所以只能租这样的民房来干活儿。”

郝敬明与上两位受访者一样,也是创作型非遗传承人,乡间民俗、革命战争、抗疫场景,他在脑中构思好,手里的活儿也就出来了。他的作品不乏汉画、汉俑的造型,采访中,一团泥不多时就在他手里成了一个汉代老人,头饰、服装都是汉朝的模样。带教着两个学生的郝敬明已为未来规划好了蓝图:“适当的时机开工作坊,再在徐州各景区设立自己的泥塑销售专柜。”

●借传统表演讲汉代故事

文艺舞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梆子、徐州琴书、柳琴都有与汉文化有关的作品,近年来,我市的演艺工作者用不同的形式将汉代的历史故事进行艺术演绎,让观众在戏曲、曲艺中获得别样的文化享受。

2020年12月,在徐州举行的江苏省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展演戏曲专场中,江苏省梆子剧院青年演员张乾带来了《汉宫悲秋》选段,讲述的是吕后斩杀功臣韩信之前亲往钟室对韩信施以大礼拜祭的情节。

徐州梆子又称徐州大戏,既有山东梆子的刚烈,又有河南梆子的细柔。张乾介绍:“《汉宫悲秋》是我们梆子剧院的原创戏,是代表徐州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剧目。作为徐州人,我想通过表演,让更多戏迷朋友对汉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

随后在南通举行的江苏省第二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中,江苏省梆子剧院选送了3部小戏《汉宫悲秋》《高祖还乡》《芒砀斩蛇》受到好评。梆子剧院院长燕凌告诉记者:“这3台小戏都选自汉代知名典故,是为展现徐州汉文化而专门创作的。用传统戏曲形式讲好汉代故事,这项工作梆子剧院始终在做,这也是剧院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单位的责任和使命。”

“我本是丰乡生来沛县长,这方土这方人养育了我刘邦……”2020年的6月端午节之前,“国潮汉风·夜彭城”活动在云龙湖畔的曲艺茶馆举行,青年演员徐妮娜等5人表演的徐州琴书《刘邦还乡》赢得观众连连叫好。

《刘邦还乡》是已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云彩唱腔设计、编导的原创作品,借刘邦还乡的历史记载,讲述这位从徐州走出的皇帝从大摆排场到与民同乐的故事,唱词中“举个斧头充木匠”“烙馍馓子羊肉汤”诙谐泼辣,接地气。

“街头巷尾有琴声,大人小孩会哼哼”曾是徐州人喜爱琴书的真实写照。徐州琴书非遗保护单位、徐州歌舞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州琴书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逐步丰富音乐性,故事由短变长,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大潮中,使得原本渐行渐远的传统曲艺又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来。”

江苏柳琴戏是徐州地区本土剧种之一,因听之牵魂绕梦,又有“拉魂腔”之称。江苏省柳琴剧院早年推出的大型新编历史剧《解忧公主》,讲述了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被派往西域乌孙国和亲,为西域带来和平、开创西域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故事。这个剧目的选段至今在江苏戏曲春晚等演出中多次亮相,通过历史叙述与舞台艺术的结合,拉近了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距离。

●扬传统食俗创汉餐品牌

对一个地方的印象,味道是最绵长的记忆。在徐州,能够代表徐州味道、富有历史内涵的,当属彭祖留下的“文化大菜”。

徐州的别称“彭城”来源于彭祖。传说帝尧时篯铿因制羹献尧而受封大彭氏国,因年寿八百而有彭祖之称,“雉羹”是我国最早见于典籍的肴馔,陶文台《中国烹饪史略》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

今年6月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中,徐州伏羊食俗成功入选。徐州技师学院正高级讲师、徐州市饮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峰介绍,汉字的“鲜”相传来源于彭祖炮制的“羊方藏鱼”,鱼与羊肉共同烹煮后味道鲜美,遂成佳肴流传下来。徐州人食羊的风俗,从汉代的典籍和汉画中也可窥一斑。

“打造两汉饮食文化品牌”是徐州今年出台的弘扬汉文化三年计划中的重要一项。据市商务局信息,在今后三年,徐州将进一步挖掘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放大“中国彭祖伏羊节”的节庆活动效应,加强汉代传统饮食文化与彭祖养生文化、当代饮食发展相融合,以弘扬汉文化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开发方向,大力倡导绿色健康饮食文化新理念,推出一批汉文化特色鲜明的宴席、餐饮名店,持续创建世界美食之都,彰显徐州“汉餐”的独特优势。

如何将汉餐打造成可听可看可品的盛宴?徐州宝信君澜度假酒店曾在今年5月试推了一场“汉风雅宴”。是晚,华灯初上,汉式风格建筑环绕下的水榭中央,20台古色古香的案几围场而设,案上摆着香炉、杯盘、碟碗,身着汉服的服务生依次传菜,舞台上,汉舞、汉乐、汉字(书法)等表演轮番上场,围席而座的嘉宾们悠然地享用着精致菜点。整场汉宴历时两个小时,有鼋汁御膳、鲍鱼淮山、麻鸭石斛等7道主菜。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探索徐州汉餐的市场推广。

老味道也需新包装。云龙区非遗项目万生园食品酥糖是徐州人喜爱的“老八样”糕点之一。徐州万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于去年推出了印有汉代人物卡通形象的礼盒套装,“请”刘邦、项羽、萧何、张良、陈平、樊哙、韩信、王陵八位汉初名人为徐州的蜜三刀、江米条、麻片、蜂糕代言。非遗传承人王猛说,每次带这个礼盒参加非遗、文旅展销会都大受欢迎。 

夜经济是文旅发展的重要组成。上月,户部山——回龙窝月光经济街区被列入第一批江苏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未来五年,徐州还将再创建至少两个省级集聚区。“在夜经济的带动下,徐州餐饮、文创将有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江苏师范大学文产研究专家朱锦程博士说。

 
 
Tags标签: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我市将举办徐州劳模(先进)风采摄影展暨淮海经济区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下一篇:徐州油画家 为『文脉徐州』立像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