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逸,署李勇、逸者,江苏徐州人,1990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贾又福工作室,2015年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何家英工作室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为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寄情陕北,潜心艺术创作
1989年春,我跟随天津美院孙本长老师,第一次来到延安南泥湾这片红色土地写生。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处处蕴藏着红色故事。虽然每天要走50多里的山路去寻找红色记忆,我却一点不觉得辛苦,作为一个来自水韵江苏的人,从没见过这样广袤无垠的黄土地,看到雄浑壮美的黄河,让我想起了儿时母亲吟唱的歌谣《歌唱二小放牛郎》,小时候脑海中幻想的充满神秘色彩的黄土地此时就在我眼前,心中的激动难以言喻。一道道山沟,一群群牛羊,一个个纯朴善良的老乡,唤起了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魂系古原,那里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家园,我暗下决心,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将潜心黄土高原风土人情和红色经典描绘,为时代记录。
纵观古人创作,能留到历史上的伟大作品都是记录人民最朴实的生活,只有真正地将感情融入画作,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今逢盛世,要为赞美祖国的山河而绘,更为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与正气而作。不追虚名,德行天下,盛世求真。”这是我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后的我每年写生还是选择去陕北,先后创作了《陇山秋野》《黄天厚土》《古原秋实》,虽然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展并获奖,但我深知要想成为艺术大家,更要靠作品说话。我决心回避闹市,拜访名师,追求艺术真谛。1998年,我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首届研究生班贾又福工作室,受教于张立辰、贾又福、崔晓东、李铁生等名师,主攻山水,兼习人物、花鸟。
贾又福先生教导“以石观画”,自然界的山水是永恒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时代,而不同时代的人对山水的感受也不同,时代的变迁伴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演变,这与绘画的笔墨意象发展并不成正比,时代进步了并不能说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而是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不同时代的画家对真山真水的感受理解不同。贾先生的成功是因为他不拘泥于先师的笔法和主题,有自己对太行山革命圣地风土民情的独到见识,所以创作了太行系列作品,我学习的就是老师的专精精神。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我更加坚定了将笔墨寄情于陕北的艺术理想。
赤诚笔墨,深掘艺术经典
短短几年,无论春夏秋冬,我先后前往陕北采风二十多次。虽然那里的窑洞在别人看来残破不堪,环境艰苦,但我只要踏上那片土地,便心潮澎湃,我深深感悟到,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我必将苦练心志以发掘陕北这块红色富矿。
我之所以画《屹立》,不仅是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屹立于世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告诫自己要在艺术面前坚守信仰,在纷杂的书画市场中砥砺前行。我画了二十多年的陕北,其实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你天天画这些老窑洞,这些都是没有卖相的……”但是我认为,受市场左右的程式化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当我一个人走在黄土高原上,我在思考,我的作品一旦展现给大家,是要呼唤什么?表达什么?我坚信,我用虔诚之心创作的延安梁家河经典红色题材系列作品,必将给社会带来一种精神鼓舞,这才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人们常说,真正伟大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这种寂寞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在名利与物质面前毫不动摇。艺术是感情和生命的流淌,对艺术的真情与赤诚才能造就艺术的不朽,艺术工作者的担当就是反映时代,用画笔记录社会发展的点滴,记录历史,便为永恒。
颂扬时代,涵养红色底蕴
2012年正月,我再次来到梁家河写生,这里苍劲厚重的山梁,古朴粗犷的窑洞,无处不体现着一种浑朴雄壮的美感。晚饭过后,我同一起来的朋友说:“我从没画过雪中的陕北,要是今晚能下一场雪就好了。”第二天一早推开窑洞门,看着漫天飞舞的白雪,“好一个瑞雪兆丰年”。我背起画板,几经险路,走遍了梁家河的高山陡坡、古窑老院,爬上了知青旧居对面的黄土高坡,画了大量速写。
当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为老乡建的第一口沼气池,那处窑洞,那盏油灯,那床旧棉被,那把铁镐,还有那份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我感受到了总书记对人民的深情,这一切成为触动我创作《瑞雪祥兆梁家河》系列作品的发端。
2019年秋,我第六次来到陕北梁家河写生,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修了公路,家家用上了网络和自来水,许多窑洞变成了平房,有的老乡们搬迁到村里建起的水、电、暖齐全的楼房里,社区里还有幼儿园和小学,梁家河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走在村中,坝淤地、知青井、磨坊、代销店、铁业社、沼气池,都还呈现出原来的模样,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流转;村史馆、苹果示范园、现代化养殖基地、特产专卖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都见证着这里的新变化。
不久的将来,这片黄土高原上的村庄又将铸就新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