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铭先生珍藏数年的一幅幅四米长两米宽的山水画巨制让人惊叹不已。雄厚的艺术力量而引而未发。
初识王志铭先生的画作,首先感受到他有别于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形式,另辟蹊径。进一探究发觉他运用的线与形、笔墨与色彩其背后则表达出难明其妙的天真浪漫,怪异与神秘。在现实与主观理想的天地神魂间泼墨着彩。仿佛打开地球的远方的门窗窥探、又如宇航员在探究陌生的世界、远离地球动力的遨游。然而又绝非是违背艺术自身规律而漫无边际的狂想,努力追寻并运用自身的笔墨形式和语言。
观其巨幅太行系列,我们感受到了雄伟壮观,画面整体而丰富,墨与色相互交融,用笔的“骨”与色墨的“肉”构成了王先生独特的艺术样式。
《西风歌》局部
《西风歌》(143x492cm)(2015年)是一幅色墨山水巨制的代表作品,棕红的色调并取其峭壁而舍去远近景三维空间。“满构图”的画面,着重二维空间平面构成,以中锋苍劲有力的直线为主,穿插着斜线,形成直与曲的对比,其画眼略施白粉,求得浮雕效果、整体画面赋上沉着朱砂与胭脂,局部点缀石青、石绿运用“大统一,小对比”传统设色规律,确能感受到雄浑气魄的现代山水画的表现境界。
《梦縈神境图》(146x510cm)(2015年)画的是大西北的山,为赴青海采风考察后的创作。实为王先生感受之山、心中之山。这幅巨制采用的是大小块面的墨色,黑白灰的对比手法。绝非客观的光照下的群山。主观运用光,是为画面需要。整合的山脉间施以红黄色佛教的经幡于山隙间,构成强烈的节奏感。墨与色主次安排恰到好处。荒山不荒,因有红黄蓝佛光浸透,名曰梦萦,而每一处都有具体物象的设计,整幅画神秘而苍厚。把控五米长的大画,实属不易。
《梦里河山》(144x360cm)(2020年)我们无法对应他画的哪座山。但好像又似曾相识。这样似与不似也正是他心中精神之山。无论形状是方是圆的山头,王先生善用“一线贯穿”的手法,气脉不断,浑圆一体。
如果说王先生山水巨制尚可寻到主题,如“太行系列”、“西部系列”、“黄山系列”等等。那么他的如诗的小品则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意象的、夸张的,怪异的,梦幻的,童趣的。简括的团块式的画面,借物而张扬主观精神世界,其“主题”从地到天,从天到神,仿佛伸向了地球的另一边……虽然作品最初来自九华山、田国风光、皖南等地的写生。落到宣纸上却已经被“神化”了,从具体物象富有激情被抽取出节奏和韵律,独特的笔线与墨色构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笔墨形式。
《诗意人家》(50x50cm)(2013年)其线条泼辣厚重、浓淡干湿而一气呵成。山石,小屋隐藏于精彩的笔墨节奏中。看到的是形式美感。又不失诗意人家的表达。
《九华揽胜图》(50x50cm)(2011年)略带倾斜,厚重的中锋长线,构成以方为主的峭壁,运用略带圆弧形状的山坡流水,兜住了整个画面。用一小小团块的山石,起到“压角章”的作用,点与线、聚与散、墨与白得以恰当的处理。画小气势大,构成富有哲思性的画面。
《故园诗情图》(49x49cm)(2012年)这幅画重讲“情”而不讲“理”。激情的墨与苍厚的笔线互补互衬,而画张力使我们忘掉物象的质感而带入我们遨游审美的大世界。
《田园悠歌》(42x42cm)(2016年)
《春之歌》(18x35cm)(2006年)
《耳目一新》(49x49cm)(2012年)
《大鱼小鱼图》(18x21cm)(2012年)
《一米月光》(94x176cm)(2013年)
《心花怒放》(49x49cm)(2012年)
“符号化”小品是王志铭先生创作思想的又一升华。完全抽象线、墨、色,多一笔少一笔均构不成画面。从内心导致精神符号,具有“三步曲”:观物象而有感而发、产生情感并上升精神层面,而后精神物化的形态。复杂的转换过程,缺一环节均不成立。笔随心迹,寥寥数笔,饱和想象,我们不能以简单的以用笔快慢来评判优劣。瞬间中可能成功或失败。
米罗作品
西班牙大师米罗晚期如孩子般纯真幼拙的符号作品是“画到熟时是生时”的返璞归真的升华。观王先生符号化的作品,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又有根本上的不同。西方无论是具象和抽象的绘画,是找不到属于在世界上的绝无仅有中国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
故王志铭广博的艺术修养,是他打开成就的钥匙,在他小幅符号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追梦太行》(共三幅)
《哈尼情系列》(选九幅)
《感悟生命系列》(选九幅)
《长河落日圆》(选九幅)
我们翻阅王先生几百幅的作品中,发现他研究艺术非凡的执着精神:多见四尺、六尺、斗方等同一题材,同一构图,而一式几十幅,边画边思考,或删或增,或皴或染,或线或面,在必然中珍惜着偶然,在偶然中发现陌生的惊喜。从新的发现中创造不同古人、不同今人、不同自己的艺术手法,寻找自我笔墨形式的多种可能性。
毕加索《公牛》
西班牙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从线到面,从具象到抽象,由繁至简,直至《格尔尼卡》的呐喊,充分显示出大师对艺术严肃执着的探索精神,无论东西方绘画名家大师,对于艺术无不是以“最大功力,打进打出”。
艺术家创作无捷径。只有纯粹,方得真谛。
王志铭先生有出众的艺术能量,来自多方面的积累:首先他早年毕业于“正常时代”科班学子。炼就了造型、色彩等绘画扎实的基本功,并善于学习和归纳师范专业设列艺术的多种形式,具有广博的艺术修养并能巧妙汲取传统笔墨、油画、设计、雕塑、民间工艺等丰富的艺术营养运用到自己的墨彩山水画上;其二,受教于大师、名师“远”“近”距离的指导。如徐悲鸿,李可染,杨建候,宋文治,尉天池等等,获得艺术之大道;其三,退休后长期从事儿童美术教育,随同与儿童“对话”……最重要是他能始终保持一颗艺术家纯净的心态,别无旁鹜。画迹即心迹。纯正气象的画作,定与画家的内心精神相对应。
作为水墨人物画实践者,品评山水画心有余而力不足,仅起抛砖引玉而已。(因篇幅有限,本文有删节。)
杨振廷
2022.8.16
杨振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硕士生导师
西楚山水画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