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现在满脑子的“降成本”、“降成本”,在“模块化”的哨声之下,全系产品迈着正步“一二一”。这个看上去整齐得有些可笑的产品军团,潮水般地涌入市场,为大众创造着潮水一般的利润。
巨额的利润面前,大众已经听不进任何批评的声音,一方面执意把“套娃战略”进行到底,另一方面,在任何可能妨碍赚钱的地方妄动手脚,导致汽车可靠性的持续下降。
说起来,大众的“套娃战略”源远流长。在1980年代的哈恩时代,大众就能熟练运用平台技术,一个平台上造多款车,以平分摊研发和零部件成本。到了1990年代,皮耶希更是打通了跨平台的零部件通用,比如电动后视镜调节系统,小到POLO大到辉腾,用的都是一套东西。照这个思路发展下来,大众又搞出了个模块化的概念,把车分成几个大的模块,像搭积木一样就可以组合成不同的车型,一个平台就能生产不同级别的车。
零部件的高度通用化,确实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但凡事总有度。大众不但在机械和电子方面搞模块化,在外观设计方面居然也搞这一套,现在大众的汽车千人一面,似乎是一个设计师设计好一个范本之后,一帮子设计系的实习生照葫芦画了一堆瓢。
一堆看上去毫无个性的汽车,却成了大众最大的个性,这种搞法表现了大众对于“大众”这个品牌的过度自信。在一个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在特别注重创造性、灵感与想象力的汽车设计领域,大众系列汽车整齐化一的外观,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大众认定,只要有一种好卖的设计就足够了,无论车大车小、种类、用途,都可以在这种设计之下获益。
大众的这种自信也不全是盲目,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仍然是一个“看脸”的市场,很多买家选车,全靠眼缘。而大众从中发现一个窍门,那就是找到一种受到广泛认可的外观设计,然后复制到全系车型,大大小小的车,看上去都是一样的硬朗、挺括、有高级感。区分它们的,主要是子品牌和价格,而不是外观。
换句话说,不管你愿意花多少钱,总能找到一款挺气派的“大众车”,至于这款车叫桑塔纳还是朗逸还是速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看上去都是“大众车”。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大堆的中低端车型,可以靠相似的外观沾上高端车型的光,因为它们看上去也很“高级”;坏处是,低端车型会拖高端车型的后腿,拉低高端车的“档次”。在大众的品牌没有今天这样强势的时候,辉腾这样的高级车确实被外观相似的帕萨特拖累,但如今的大众品牌如日中天,全系车都沐浴在光辉之下,有谁会在意潜在的隐患呢?
设计代表着一个汽车品牌的品味,不同的设计赋予不同车型独特的个性,优秀的设计让人欣赏、赞叹、留恋,但再优秀的设计也不能所有车型“通吃”,大众如此“投机”的设计行为,真的可以长久吗?
“大众”这个品牌正在被“过度消费”,大众公司急于推出一大堆毫无个性的汽车抢占市场份额、瓜分利润。这完全把汽车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赚钱的生意,只讲究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而没有人去真正关心什么才是伟大的汽车产品。而伟大的汽车公司,必须有伟大的产品去支撑,正如当年大众倚仗伟大的甲壳虫和高尔夫成名一样。
甲壳虫和高尔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优秀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平易的价格让它们成为值得依赖的国民之车。现在的大众,是否该反思一下,还有哪款车型可以代表真正的大众精神?
大众公司一向给人的印象是一家工程师主导的公司,这家汽车公司的领导人和技术团队热心于研发出伟大的汽车产品,在技术和品质上很有追求。但近年来,大众公司过分热情地追求利润,一边大搞模块化,一边又在零部件上压榨利润,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不惜修改合理的设计,这些都为汽车的可靠性留下了隐患。
经过在中国30年的打拼,大众在中国买家中树立了“德系品质”、“做工精良”、“质量可靠”的品牌形象。但大众近些年的行为,并没有显示出他们特别珍惜羽毛,反而有滥用买家信任和品牌影响力,随意降低汽车品质之嫌。
大众旗下的很多产品改款换代之后,总有买家质疑新车“减配缩水”。确实,当一些大众汽车的后防撞钢梁消失之后,当一些大众汽车的后悬由独立改为“板车”之后,当越来越多大众汽车的“通病”出现问题之后,你不得不怀疑,大众汽车的品质和可靠性是否在持续下降。
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大众匆忙之中推出了一些新技术,但新款的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DSG变速箱,都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连速腾的后悬挂由独立式改为更简单的“板车式”,也出现了断裂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大众面对中国买家时表现得十分强势,买车时你爱买不买,遇到汽车“通病”时能赖就赖,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大众”这块金字招牌的强力支撑。
大众汽车对于自己的招牌自信满满,以为在这块招牌的荫庇之下,一切问题都可以搞定。确实,大众近年来居高不下的销量也在印证着这块招牌的威力,并持续给予大众公司搞定中国市场的鼓舞。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上,汽车买家们毕竟用车经验少,容易迷信某些品牌,买车时也爱随大溜。但新兴市场不会永远是新兴市场,总归是在一天天成熟起来,你今天“过度消费”了品牌影响力,透支了太多买家们的信任,明天总会困难自己扛的。
让我们一起重温大众前董事长卡尔·哈恩的一段话:“我们这样做(平台战略)从一开始就避免了我们的品牌只存在外表上的区别,也就是像通用汽车公司那样。在通用,财务领域目光短浅的优化措施导致了各品牌产品的过分雷同(包括车身),品牌因此丧失了灵魂,结果是在20世纪最后的25年里市场份额严重丧失。”——大众旗已经有了一堆“混为一谈”的车型,这种趋向还在向斯柯达品牌蔓延,难道大众不怕因此失去灵魂吗?
大家想看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汽车文章,请订阅12缸的微信公众号:kf12gang←长按可复制,我们每天还会免费给大家随时解答买车或者用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