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频道 > 信息 > 正文

专家谈“专车新规”: 支持共享 鼓励拼车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乔雪峰)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对运营平台、车辆、司机都制定了牌照准入制的门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拼车”最能体现共享精神

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将专车纳入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私家车如果要从事专车服务,对车辆、驾驶员都有严格的准入要求,有观点认为《管理办法》对私家车的限制背离了共享经济。对此,上海三亦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教授徐康明接受人民财经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体现的支持共享精神、发展“拼车”的分类监管思路,其重要性可堪比“专车”之监管。

“《管理办法》实质上是对汽车合乘与网约车运营设置了分类监管,而最能体现共享精神的是汽车合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拼车。”徐康明指出,《管理办法》中提到,“私人小客车合乘不适用本办法”,将汽车合乘从运营类别中剔除出去,给汽车共享以法律定义,第一次以国家法规的形式为汽车共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恰恰体现了《管理办法》支持共享精神、发展“拼车”的分类监管思路。

“拼车”、“顺风车”正式名称应为“合乘”。“合乘”是指出行线路相同的人共同乘坐其中一人的小客车,并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的一种出行方式。徐康明强调,合乘是城市交通领域最能体现共享精神的形式之一,是具有相对效率的交通方式,即有利于城市交通和环境,也有利于社会信任的建立。

网约车服务源于“汽车合乘”的理念

徐康明介绍,2007年就出现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汽车合乘平台,爱尔兰的一家公司率先开发了移动互联网汽车共享系统。2008年,美国出现了类似的系统。徐康明,无论是从技术思路、营运流程设计,比如电子支付等,网约车平台都借鉴了移动互联网汽车合乘平台。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约租车服务,源于“汽车合乘”的理念。

徐康明进一步解释说,虽然网约车起源于汽车合乘的理念,但随着发展已经具有营运的性质。可以看出,《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于运营性的网约车设置了门槛,可能使私家车难以进入,但是并未禁止私家车合乘。

网约车与汽车合乘有本质不同

那么,汽车合乘与网约车的区别到底在哪呢?徐康明告诉人民财经记者,汽车合乘是善意同乘,无论其目的、车辆使用强度、组织流程均与运营性质的网约车有根本差异。合乘参与者有共同(或近似)的出行路线与出行时间是合乘发生的前提条件,其目的是社会公共价值为主,但允许有合理的成本分摊。此外,合乘提供方不能利用平台一天内或特定周期多次提供“拼车”服务,甚至以此作为职业。可说必须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算是真正的拼车,企业不得以合乘、拼车、顺风车等名义提供运营服务。

汽车合乘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则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对两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甄别并进行恰当的监管,办法并没有进一步的澄清。对此,徐康明认为,对赋予共享精神的汽车合乘监管应当采用“共同治理”的模式,即由监管机构制定基本准则,网络平台据此自主管理,再通过监管机构与网络平台共享信息,实现社会共同治理。对于何为“合理的成本分摊”,也需要有关汽车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协助监管机构及网络平台定期发布标准。

徐康明指出,合乘是一种社会互助关系,善意同乘并不构成运输合同关系,合乘双方自愿承担相关风险,在此过程中各方权利责任是平等的,而不同于专业运输存在明确的法律责任主体。相反,对于运营性网约车,与乘客构成运输合同关系,无论其使用强度高低对车辆、驾驶人都应当保持统一的标准,运输安全的责任并不会因为使用强度而改变分毫。

徐康明表示,《管理办法》从法律上、从制度上支持共享,发展合乘或者说是拼车不应再纠结了。但拼车不该偏离共享精神,更不能“拔赵帜易汉旗”,非法营运不是共享。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auto/qiye/2015-10-13/22101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