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化名)是广州市人社局一名副科级公务员,他认为自己“被幸福”了。
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广东公众幸福指数测量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以职业来划分,广东的公务员是幸福指数最高的群体。
张环却不那么认为,“广州不少新进‘80后’公务员月入五六千元,不敢奢望买房,同样活得很屌丝,你说他们幸福指数能有多高?”他昨天反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他称,自己所认识的公务员幸福指数都不高。而且不同级别的公务员之间幸福指数差异很大,党团系统工作量相对小,但基层公务员其实很辛苦,“大部分公务员都很累,很多单位长期性加班,却不能像企业员工那样领加班费。”
另他们困惑的另一个问题是,狭窄的晋升空间。
按照《公务员法》,领导职务被清晰地分为十级: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近期,官员升迁时间表成为舆论热词,有报道称,如果在35岁前不能升迁到正处级,这个官员的仕途或再无突破空间。但本报近日刊发的《官员晋升路线图》一文中,一名基层公务员称,35岁升为正处这不是不可能,但是这绝对属于少数仕途相当顺畅的人。
陈刚(化名)是广州市公安局的一名科级公务员,他进入公务员系统已经28年。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自己的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在其看来,公务员的基本保障方面不用担心,工作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这一群体感到幸福的重要原因。
可见,位于不同职级的公务员,幸福感亦有差异。
但陈刚并不否认公务员近年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除了领导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同事间的竞争以及晋升的压力,还有社会和舆论压力。
张环则表示,广东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公务员之间幸福指数也差距悬殊。在他看来,自己在珠三角东莞、中山、珠海这些城市当公务员的朋友都活得比较“滋润”。
张环称,广东上述城市公务员收入是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2~3倍,且这些城市物价和房价均低于大城市。不仅如此,这些城市公务员工作量较广州小,社会满足感更高,“他们认为自己更有‘官’的感觉。”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60多万人,还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厅局级干部有5万多人,省部级干部大约有3000多人。
粗略估算,公务员队伍中能攀上省部级高峰的比例大约为万分之四。
《报告》数据显示,除了公务员,广东幸福感较高的职业依次是外企员工和科教文卫工作者。收入方面,《报告》认为,幸福指数随收入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拐点”出现在年收入15万元~30万元,该区间收入人群幸福指数最高。另外,学历高的公众幸福水平更高,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群体幸福指数最高,其次为本科学历,初中和小学学历群体幸福指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