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考试 > 正文

徐州出台《意见》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核心提示: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热门话题——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家长关心的是:“要不要衔接、怎么衔接?”一年级家长想的是:“同一班孩子有‘零起点’和‘非零起点’,老师如何掌握好教学进度?”

  昨日,市教育局出台了《徐州市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幼儿园及小学教学提出”官方意见”。另外,市教育局还将今年的9月定为“幼小衔接推进月”,要求全市各幼儿园严禁提前教授小学内容,采取小学授课方式组织幼儿活动。小学要坚决做到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入学考试,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对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追究责任。

  幼小衔接关系儿童身心发展

  关键词:影响

  “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建立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减少因两种教育的差异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部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采取小学授课方式组织儿童活动,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等方面。同时,部分小学存在组织入学考试,教学内容,尤其是拼音教学内容过难,教学进度过快的问题,严重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给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幼小衔接课程要有趣味性和游戏性

  关键词:幼儿园

  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

  关键词:小学

  一年级各科教学严禁拔高起点

  指导意见提出,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为学习准备期。要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小幼衔接综合活动的学习内容与材料选择,必须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活动内容要丰富多样,应注意避免与学科学习,尤其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低年级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分配,适当增加儿童自主学习、自由操作的时间,有效减缓小学和幼儿园两个学段的学习梯度。

  意见规定,要科学安排教学进度、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小学起始年级各科教学在遵照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幼儿园保育教育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语文、数学教学进度。起始年级各科教学必须坚持从“零”起步,严禁拔高起点和增加教学难度。小学起始年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课时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不得随意压缩拼音教学时间,不得突击完成拼音教学任务,拼音教学内容结束后不得进行书面过关测试,要将汉语拼音教学融入到第一学段乃至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起始年级数学教学必须从10以内认数开始,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可适当延长10以内计算教学时间,严禁加快计算教学进度。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的课堂作业要做到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作业量和难度要适中,保证当堂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学校要合理安排学习准备期的任课教师,任教一年级的各学科教师都要参与小幼衔接综合活动的实施,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小幼衔接综合活动和各学科的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教师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意见还规定,小学教师要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自觉将小学起始年级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衔接起来。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小学教师要在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兴趣、品质、方法,保持教育目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使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拓展和提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要通过暑期夏令营、入学过渡月、新生家访、亲子沙龙等活动,加深对每个儿童发展情况的了解、帮助儿童尽快熟悉老师和学校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学讲计划”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为重点,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使用多媒体、游戏、情景模拟、小组合作、自主练习、竞赛、儿歌、故事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接受和尝试,切实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学校要对一年级教室环境进行改造

  学校积极创设适宜低龄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对一年级教室环境进行改造,积极鼓励儿童参与班级环境创设,打造温馨、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儿童产生认同感。小学一年级的课桌椅符合儿童生理要求,选择使用带靠背的椅子。

  教室内设置饮水区、自主游戏区域、图书阅读区等,满足儿童自主学习、游戏的需要。每个班级提供儿童个人物品存放柜,允许儿童自带一些图书、玩具、点心,课间自由取用。学校积极创设各种儿童喜欢的体验活动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活动。同时,加强课间、午间的组织,引导儿童,逐步学会自我管理。

  除此之外,小学还要加强“幼小”互动,建立友好协作的关系。小学应定期邀请幼儿园长召开幼小衔接座谈会等活动,建立健全小学与幼儿园的联系,切实做好衔接工作;及时向幼儿园提出幼小衔接注意事项,签订幼小衔接合作协议,建立幼小衔接工作的长期合作机制。

  把幼小衔接纳入幼儿园大班的课程计划

  据了解,今年后我市将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和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意见规定,把集中性的幼小衔接活动与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从幼儿一入园开始,加强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时,既要注意活动实施的园本化,更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使活动具有趣味性、游戏性。避免教学内容的小学化,知识技能要求的超前化。要把幼小衔接活动,纳入幼儿园大班的课程计划,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结合起来。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连续性、完整性。要充分考虑教学要求、内容、方法、途径以及环境创设等的自然过渡与双向衔接。同时,课程的目标设置着重于幼儿学习兴趣、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打下夯实基础。

  此外,幼儿园可以邀请小学老师到幼儿园参与幼儿园活动,与幼儿园家长、教师、幼儿进行谈话、沙龙、讲座等多种活动,介绍小学的作息、课程、活动安排,书写准备、书写规范以及规则要求等,开展小幼教师互动听课等活动。

  培养自理意识 为小学学习生活做准备

  意见规定,要培养儿童自理意识,增强独立生活能力。指导儿童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通过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渗透,寓教于乐,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会系鞋带,叠被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物品,妥善保管不丢失;做好值日生工作,在服务自我的同时乐意为他人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掌握基本的应急应变技能,学会自我保护。

  其次要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幼儿园应循序渐进地加强晨练、体育游戏、大型器械、户外间操以及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按照幼儿生长发育规律,适度加强儿童体能锻炼的难度和强度,增强身体素质,避免儿童入学后因免疫力低下、体力不支等原因,影响学习生活。

  第三要培养学习习惯,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儿童形成初步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倾听、专注力、阅读习惯,质疑、提问、语言表达,合作、探究、任务意识,规则、使用工具、书写姿势等。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儿童在与别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专注听别人讲话,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观察方法,能够独立阅读图画类书籍;对符号等感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及时纠正儿童不良坐姿及握笔方法,做好前书写准备;引导儿童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对个别情绪特别焦虑的孩子,要主动会同家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地、愉快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适时改变活动室布局创设小学课堂情境

  幼儿园要适时改变活动室布局,在区域里可以创设幼小衔接区域,模拟小学课堂情境,在区角中投放与小学相关的学习材料,照片、资料,让儿童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增强对小学的了解,幼儿自由开展“我是小学生”、“制作我的一天计划表”等各种游戏、尝试,让儿童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感知和认同;大班最后一两个月,根据活动需要可适当延长教学活动时间;设置“活动之间休息环节”,加强对过度环节、自由活动的引导,帮助儿童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活动;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培养儿童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关键词:管理

  市教育局要求各地要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制定实施工作方案,组建幼小衔接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并充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引导幼儿园和小学扎实开展园本、校本研究,积极探索适宜的幼小衔接课程内容、方法途径,研发幼小衔接的系列活动方案,大力推广各地“幼小衔接”的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为幼儿园、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幼儿园、小学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小学的动态监管,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幼儿园和小学开学常规检查、质量评估、等级评定、表彰奖励、年检和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项检查和抽查,设立家长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并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公布、通报检查结果。

  对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追究责任。对大力改革、成果突出的幼儿园、小学进行表彰,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

  加强家长宣传指导 形成家园合力

  关键词:家长

  家长作为幼儿园和学校的合作伙伴,是重要教育资源。指导意见提出,除了幼儿园和小学之外,要加强家长宣传指导、形成合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小衔接活动实效。要组织名师专家宣讲团,通过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专项宣传、沙龙、座谈活动,各种形式的新生家长见面会,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缓解新生家长的焦虑情绪,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园、校做好衔接教育。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中来。要关注幼儿园、学校活动设置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联系性,指导家长在社会适应性、生活能力、身体素质、学习习惯等方面,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工作,并建立儿童发展档案;指导家长和儿童一起在家庭中布置独立的学习空间,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通过园本、校本研修,制定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除此之外,幼儿园要定期回访追踪毕业儿童及家长,了解毕业生入学适应的情况;邀请一年级家长来园,分享儿童在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流儿童升入小学后的教育心得。小学发放“入学一学期适应性调查问卷”、“入学一学年适应性追踪问卷”、“小学一年级教师调查问卷”等,健全幼小衔接工作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小学和幼儿园教学活动安排,以便儿童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平稳有序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李晓委)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kaoshi/2016-09-01/36945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小学  幼儿园  儿童  衔接  活动  学习  教学  家长
教育  一年级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