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考试 > 正文

江苏考研人数同比增长24.82% 考生直呼压力大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4日拉开帷幕。江苏考研人数今年又大幅度增长,让考生深感“压力山大”。

考研人数较上年增24.82%

24日上午8点10分,记者在东南大学考点看到,考生们在寒风中鱼贯走向考场。一些考生在最后20分钟仍不放弃用功。

手持考研文件袋走向考场的河海大学考生小陈,看上去表情比较从容,但心里并不轻松:“我报考的是东大土木工程专业,今年报考人数很多,感到蛮有压力的。”

在南京农业大学考点,小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又看了一会儿英语。小刘本科学的是休闲体育专业,想去当老师。她告诉记者,不少地方招聘教师,对本科生限制比较多,要求是师范类,但如果是研究生就不作此限制。他们班50多人有一半人考研,女生人数尤其多。小刘说,她将与300多人竞争,初试过线的比例约为1:6,竞争相当激烈。

“今年南大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约4030人,其中50%给了推免生,这意味着考生将竞争剩下的2000余招生计划。”南京大学研招办主任陈谦表示。

“2017年江苏考研人数大幅增长。”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数据,全省23个硕士研究生报考点共接受144839人报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28803人,增幅达到24.82%,其中往届生增加16375人,增幅37.62%。

多种因素导致考研“高热”

今年是全国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第一年,在职考研人数增加是考研“高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东南大学研招办主任宛敏告诉记者,从现场确认情况看,去年确认的考生1.2万余人,今年增加到1.4万余人,多的2000多人大部分是在职考研者。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考点有不少在职考研者。已经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小陈告诉记者,他报考的是南大MBA。小陈已有了一个工科硕士学位,再次考研只是为了提升商业领域的能力。MBA的学费不低,他和太太计划把家庭年收入的一半拿出来读书,“我才28岁,用这笔钱提升下自己是值得的。”

本科是计算机的马同学,今年跨专业报考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是被调剂的,并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小马说,读本科期间没转成专业,只能通过考研来实现转变。

不少用人单位招人起点就是研究生,让一些本科生不得不考研。南京工业大学女生小杨的妈妈从徐州赶来送考,杨妈妈说女儿的理想是当大学老师,所以必须考研。“哪晓得今年考研人数爆棚,压力山大呀!”

盲目考研的也不乏其人。多位研招办老师反映,考研前或是考研调剂阶段,他们接到的很多咨询电话都不是考生本人,而是他们的父母打来的。“考研是听从了父母意见,本人意愿并不强烈的考生大有人在。”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操太圣认为,今年考研人数攀升,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很有关系。据教育部相关统计,2017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95万人,是近年来的峰值。考研学生中不乏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加入考研大军的,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需要理性权衡得失,以免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留下遗憾。

专硕报考“行情”持续走高

“我孩子报考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来不会走做学问这条路。”多位家长透露了类似的想法。

南京财经大学研招办的沈老师告诉记者,在南财报考点现场确认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4%,增量主要来源于专硕。“我们学校从2010年开始招专硕,规模逐年增加,现在比例接近40%。专硕的学制是2年,目前看来,用人单位并没有明显区别学硕和专硕,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机会成本考虑,转向报考专硕。”

记者了解到,近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2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1700名左右,专业学位1500名左右。南京工业大学专硕占比更高,2017年该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1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90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00名左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告诉记者,目前我省专业学位硕士在校生有5.2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40.3%。根据《江苏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2018年江苏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要达到5:5,2020年要达到6:4。

“在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硕士研究生做着本科生就可以胜任的事,这种就业不匹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浪费。”操太圣提醒说,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转变,未来除了增加专硕比重外,更要改革其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从根本上改变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状况。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kaoshi/2016-12-26/38000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