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记者 肖慧 一个3个月就失去母亲的女孩,拄着双拐的残疾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她辛苦拉扯大,父亲没有工作,靠在街头修鞋修拉链维持生计。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女孩很争气,今年以361分的成绩被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这个女孩,就是家住沛县湖西农场的任圆圆,今年18岁,毕业于沛县一中,她的父亲名叫任生军,今年54岁。 盛夏,记者驱车来到沛县湖西农场乡野边一排破旧的老屋,任生军和女儿任圆圆就蜗居在最西边的两间老屋。 “房间里太旧。”任生军不好意思地招呼着记者。这间老屋的确破旧得不能再破旧,屋脊还是尖顶的,用秫秸堆砌而成,房梁已经活动,有老鼠出没,总是掉土,主人只好找人用蓬布遮挡住,地上是陈旧的石板,没有排水设施,下大雨的时候,房间里总是进水,只能用盆往房外刮水。 爷俩的床铺紧挨在一起,一台陈旧的吊扇挂在任圆圆的床上方。房间里的旧电视机是亲戚送的, 一个大衣柜也是任生军的妹妹给的。 “这房子是湖西农场建场时盖的,有50年了。”任生军说,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他一直租住学校附近的房子,方便照看孩子,高考结束后,爷俩才回到农场的家里。 “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就经常交代她,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提起女儿,任生军的口气颇为自豪,“毛妮子从小到大得过的奖状多了,成绩一直很好。我还有个心愿,希望她能学医,因为我是名残疾人,尝尽了身体不便的苦头。” 任生军说,他是6岁时发烧耽误治疗,导致小儿麻痹症。他经常对女儿说,“希望你将来做一名白衣天使,为他人解除病痛,爸爸的病你是救不了了,希望将来你可以用医术挽救别人。” 任圆圆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今年顺利被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她的书包里是厚厚一叠奖状,有徐州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一等奖,也有“沛县美德少年”…… 任圆圆身高174厘米,理着短发,白色短衫与粉色裤子,清秀纤瘦,亭亭玉立。别看孩子没有妈,但是从小到大被父亲照顾得格外周到,长这么大没有进过医院,感冒发烧都没有得过。 圆圆的母亲走时,她才3个月。在生活上任生军照顾女儿很周到,但是在学校里,他却总是对老师说:“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们一定要多教育她,多批评她!” 任生军的父母去世20多年了,两个哥哥也已去世,家里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务农,生活不宽裕。任生军读书读到高中毕业,为了谋生,自学了修鞋。“秋冬生意好点,一天多了能赚个十几块,夏天修鞋的人少,一天也就赚个六七块。”修鞋的收入每月最多有600元,少的时候只有200多元,另外父女俩还有每月670元低保费。 任生军省吃俭用,把钱全省下来花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读书时,他花150元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早上4点就起来做饭,5点就把孩子唤醒,因为学校规定5点55分到校。每天早上任生军都要给孩子煮两个鸡蛋,还给孩子每天喝一瓶“六个核桃”。 因为嫌食堂饭菜贵,任圆圆没吃过食堂,都是带父亲做的饭,中午就是两个馒头,晚上父亲到学校送饭。吃完饭,再去上补习班。为了怕孩子的学习落下,任生军从牙缝里省出钱来给孩子报了补习班。 长到18岁,任圆圆都没有出过沛县,因为贫困,家里没有电脑,到现在也不会使用电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 “孩子很懂事,长这么大衣服都没有买过,都是妹妹和老师送的,她从不嫌弃。学校里别的同学给的糖果和零食,她都装到书包里,拿回家给我吃。”任生军说,看到孩子这么懂事和爱学习,觉得很欣慰。 今年徐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新生的费用加起来是11000元左右,这笔钱对于任生军父女俩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孩子将来还要考研究生考博士呢,志向很高。她实现了考取医学院校的理想,可是费用到哪里去筹呢?”任生军求助了本报爱心助学活动,谁来帮帮这对相依为命,贫寒不失志的父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