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李丽娜: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如何应对

 在多样化的海量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愿意表达而不是当听众;更愿意质疑而不是赞同;更愿意对话,而不是被灌输。这也是今天教育者需要清醒认识的社会现实。

  网络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娱乐化的时代已经悄悄地降临,对大学教育而言,这种变化令人喜忧参半。那么,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关注互联网所营造的时代环境

  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快捷,在每个手机持有者都可以充当一线记者的时代,传统媒体的把关作用被降低了,海量信息瞬间涌入,使人难辨是非与真假;二是新奇,网络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尽可能用世间发生的各种耸人新闻吸引人的眼球,世间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都透过互联网进入普通人的视野;三是刺激,网络媒体作为多媒体,调动文字、声音、图片及视频各方面资源,对人形成了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美国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在他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了媒体变迁对于社会空间的影响,我们可以借助他的相关概念,讨论网络媒体对今天教育的影响。

  其一,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分离。由于手机上网这一技术条件的改变,导致现实生活中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分离,即相处于同一物理空间的人,却无法形成现实的沟通关系。学生手持手机,通过微博或微信,形成了广泛的网络人际联系。这种网络围观和参与,转移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低效率的特性。

  其二,权威垄断知识能力及威信的降低。现代网络媒体提供了平等的对话平台,学生与教师可以在同一平台和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等量的资讯,即使是教师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这无疑削弱了知识权威对于话语权的垄断。

  其三,私人表达与公共传播的界限日趋模糊。自从电视出现以来,肩负着神圣使命的传播,无论是基于信仰、政治还是教育的目的,更多以表达的方式出现。受众对于表达方式的真诚、自然、感染力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传播内容的关注。要想吸引别人,理论与逻辑依然重要,但是,能够用真实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打动学生,成为现今教师获得学生认可的重要能力。

  以上由技术进步而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对于大学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方式必须根据技术的变化进行调整,在新技术空间内寻找到自己的生存领地,否则,势必面临被边缘化的处境。

  关注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特点

  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今天大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追求快乐及娱乐的价值取向。基于商业动机的互联网,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总是倾向将信息标题、图片做得更容易引起网民的注意。由此,从童年时期已经习惯与网络为伴的学生,也形成了娱乐化的审美情趣。他们追求快乐的人生,反对沉重,解构崇高;不喜欢读字而喜欢读图;不喜欢榜样而喜欢偶像。虽然追求快乐及娱乐的取向无可厚非,但低俗化的网络环境给予学生的过度感官刺激,不仅会因为“见多识广”而导致大学生情感的匮乏和冷漠,而且持续不断的感性刺激会使学生无暇进行心灵的自省,导致学生理性和自我反省能力的缺失,长此以往,使学生陷入更深的心理焦虑。

  现实的人生态度与目标设计。由于信息的公开性和网络交往的广泛性,大学生往往能更早地了解、感知社会现实及问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也迫使他们对个人的生涯规划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学生期待学到能立竿见影地帮助其在社会中立足或获利的课程,而对那些基础性的、特别是远离功利性的课程,则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提不起学习兴趣。这种对于学习的“功利化”“工具化”的趋向,在促使大学生更快融入社会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缺失以及是非界限的模糊。

  强烈表达欲望与张扬个性的特点。与所有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当今大学生同样喜欢独立观察和思考,反感说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叛逆性心理与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与方式不断增加,这为大学生彰显个性和自我表达提供了物质条件。一个在生活中很沉闷的学生,在网络上却很活跃;在生活中自闭的学生,在网络上却有广泛的人际交往。对学生而言,现实世界中的缺憾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得到补偿。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过度依赖网络,有些大学生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形成漠视现实世界的自我放任。

  在多样化的海量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愿意表达而不是当听众;更愿意质疑而不是赞同;更愿意对话,而不是被灌输。这也是今天教育者需要清醒认识的社会现实。

  根据现实挑战调整教育思路

  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迁就娱乐化的社会现实,但也不能无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为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内容与方式上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分层教育原则。大学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基于自身认识基础有多方面的成长。学生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有较高的志向和政治抱负,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进行特别的教育。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它的精英化,必须通过灌输,让社会精英阶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信仰。在大学里,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信仰与信念教育体系,大学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对于有政治抱负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教育。而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通过教育让他们提升对于社会环境、他人和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具有健康的生活信仰和情趣,在社会中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做一个遵守党纪国法的好公民。

  选择性教育原则。大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不同学科偏好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兴趣。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故事。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四门必修的政治理论课,而是应该建立系列课程群。通过多方面理论专题(如信仰、道德、历史、哲学、经济、政治和国际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引导;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如大学生学涯和职业规划、人际沟通方法、心理健康等),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我们可以通过限定性选修和灵活设计课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把被安排变成主动选择。

  平等对话原则。由于网络信息发展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较以往更为活跃,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他们也渴望了解,希望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选择回避有争议的问题,他们就会去网络上寻找答案,也就意味着我们将引导学生的机会完全让渡给网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直面而不是逃避社会历史与现实问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应该主动提供一些网络链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不同的观点,并通过课堂教学及讨论引导学生接近正确的观点。

  课堂延伸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采用通俗化的语言,采取大众所喜爱的生动活泼的事例,回答了青年朋友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启发了青年朋友的智慧,引领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师生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如果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仅仅是课堂的50分钟,教育的效果将十分有限。因此,应该鼓励教师运用网络手段影响学生,例如通过网络视频以及网络交流的手段,在平等对话中培养情感,在信息分享过程中了解学生,在观点的辩论中引导思想。这对于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李丽娜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18日第6版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4-07-18/3473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