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回到校训“修身至诚”的本意:“人心向学”。心要静,静则思远,思远则成大事
在四季青葱的中山大学校园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十字校训,静静矗立在校园中轴线上,观时代变幻,看坚守不离。
1924年,孙中山先生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创办了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同年11月,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中山先生摘录儒家经典《中庸》之名句,手书十字校训作为成立训词。他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而训词亦成为中山先生留给中大的最后遗训。从成立至今,校训从未变更过。
九十年里,中山大学大师辈出,学者声名代代相传,诠释着中大人尊德问学的优良传统。1927年,鲁迅成为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深入阐发了孙中山“革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革命”的宣言,使之成为中大学子的光荣革命传统。上世纪50年代初,双眼失明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坚持为学生开课,因失明无法自己书写,就以口述方式,逐字逐句请助手记录,历十余年,最终在75岁完成80余万言巨著《柳如是别传》。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的蒲蜇龙先生,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49年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得悉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历经一个月的航行回到中大任教。
校训精神熏陶下的中大人,既读圣贤书,又心系天下事。我国寄生虫学大师陈心陶先生,毕生致力于血吸虫病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他带着中山医的研究团队无数次深入血吸虫病重病区,寻找病源,20余年的坚持,终使广东成为中国第一批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且成效稳定的省份,也真正实现了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必须在自己的祖国”的信念,并三次受毛泽东主席接见。“送瘟神,思故人”,当地百姓建造了“陈心陶纪念碑”。这是中大教授以学术专长和躬身践行诠释校训精神的一个范例。
“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历史嘱托,在新一代中大人身上生生不息。26年前,医学毕业生凌罕毅,远离都市的繁华,来到封闭之地麻风康复村,将大半生奉献给了“无辜受到惩罚”的麻风病人。26年后,他又将同样在中山医学院就读的儿子带到这场终生的事业中,成为接力坚守“麻风村”的父子两代白衣天使。他们与其他中大毕业生一样,不断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奉献社会的工作中,实践“笃行”这一校训要点,体现着求知、求真、求新、求实的担当。
如何在新的时代里把校训精神发扬光大,是每个中大人都会思索的命题。培育英才助力国家强盛,为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价值是大学不变的基本使命。为此,中山大学提出“建设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更强调,要着力通过制度与文化建设,使校训精神成为中大人的自觉与行动,让师生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中笃行校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以达至立德树人的办学根本。
百年校园,风雨如晦,中山大学校训精神熔铸了一代代中大人的品性和价值追求。中山大学在实现自己愿景的进程中,选择回到校训“修身至诚”的本意:“人心向学”。心诚则事成。心要静,静则思远,思远则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