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3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选择辞职回国、选择科学研究、选择读书育人,彭慧胜不断地选择,也在不断地寻找,寻找科研领域的新方向,寻找学术研究的风格,寻找学生身上的潜质。正如他被评为复旦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所获得的入选理由:在不断地选择和寻找中,彭慧胜用行动诠释着一个朴素的命题: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他把研究热情传递给学生
T恤、牛仔裤、棒球帽、阳光的微笑……走在复旦校园里的彭慧胜,更像是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事实上,作为科学家和教授,他也足够年轻。然而,现年38岁的他,已经在科学上取得了诸多成绩,并在复旦带领课题组中的近20位博士生、硕士生,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2006年,彭慧胜从美国Tu-lane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博士毕业。同年10月加入美国能源部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待遇丰厚,然而,两年之后他选择了回国,“在美国可以做科研,在中国同样也可以做好。钱三强先生说过,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我要回到中国来,这种感情和倾向是天然的。”
2008年,彭慧胜被复旦引进作为教授后,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2009年,他开始做一个“碳纳米管纤维电池”的项目。5年下来,他的课题组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篇,其中影响因子(IF)超过10的有50多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彭慧胜始终坚持的质朴的教学理念。他把自己对研究工作的热情传递给了课题组的同学,鼓励他们对研究充满自信。
彭慧胜强调做科研一定要有自己的style,并且这种风格最好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他对自己的学生反复提及,研究生阶段是科研事业的原始积累过程,是个人处于记忆、学习、创造力和精力等各方面的黄金时期。世界上众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在科学家二十多岁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如牛顿发现经典力学三大定律,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相对论等等,所以要特别珍惜研究生时光。
最大乐趣是看到学生进步
回到复旦走上教师岗位6年来,彭慧胜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并荣获复旦大学2010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和2014年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昨天,在被记者问及师生相处融洽的“秘诀”时,彭慧胜笑言“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从心底里为他们考虑,帮助他们,并完全信任他们。”
“我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我不是实验室里的"老板",而是个打杂的,学生才是我们实验室的主力军。”彭慧胜坦言,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一定是师承关系,不是雇佣关系。做科学研究,出产的大部分论文都不一定是金子,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最大的成就所在,在复旦教书最大的乐趣也在于看着学生一天天进步。
在指导学生方面,彭慧胜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认为,“收放兼并”才是最好的指导方式。所谓“放”,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不能把学生当技术员,他们是独立思考的个体,有情感也有思想”。他认为,培养学生就要真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而考虑,不能让学生染上急功近利的坏风气,而错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时机。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收”,毕竟学生经验少,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导师把握实验进度甚至一些细节,慢慢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做实验是很枯燥的,会无聊,会沮丧,会丧失热情,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彭慧胜一直很尊重学生的成果,支持学生发展,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动力地去继续探索。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彭慧胜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除了在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他还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准备,他第一时间回复学生们的各种疑惑、阅读大量的科研前沿信息来更新教案,并安排着即将对新生进行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对于每一届新生,老师都要有始终如一的教学热情。”彭慧胜的教学目标,就是用教师的热情,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研领军人。
[学生评价]
彭老师严格。在实验的设计和完成中,他给予我们充分的空间,对每个人做事情的方式和节奏都给予充分的尊重。但在关键的节点,他要求我们对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要重复和确认,不能含糊。他说这是学术规范,是不能敷衍不能逾越的底线。在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他会一遍一遍地和我们反复沟通,确认所有的细节。
彭老师有趣。他也尽可能地为我们创造趣味。节日团聚,他总是鼓励大家多创造些好的玩法,他有时也不知道年轻人的趣味,但他能理解,会尊重。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2012级博士生仰志斌
彭老师虽然承担了部分行政工作,但他仍然把对学生的指导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彭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状态和研究进展都十分清楚,每次组会,他都准时参加,认真地听取同学的工作进展,并不时展开讨论。对于遇到的问题,他也会创造条件帮助我们解决。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2013级硕士生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