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建水文庙恢复“拜师礼” 填补云南儒学传承空白

 

 

各位学生向老师行“拜师礼” ■ 记者 孟祝斌

昨天和前天,建水文庙,伴随着《崇圣礼乐》中《大乐》庄重的乐曲声,建水建民中学2957名学生双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躬身向孔子以及老师行了传统的“躬身拜礼”。而64名老师左手握住右手于胸前,向学生行“交手礼”。之后学生双手放于胸口立下志愿,并在文庙写下了对老师的祝福。

建水文庙为弘扬传统文化,深化尊师重教的传统,在建水建民中学的支持下首次恢复了“拜师礼”。而这一举措,也填补了云南儒学传承的空白。

活动

朝先师庙鞠躬行三拜九叩礼

上周六上午8点半,伴着庄重的古乐,500余名建水建民中学初一的学生整齐地站在了建水文庙先师庙前。随着礼仪师用高香向孔子进香后,在场的学生朝先师庙鞠躬行了三拜九叩礼。一拜天行健,自强不息。二拜地势坤,自强不息。三拜先师孔子秉天地之气,教化天下经传后世。

“先师孔子,表字仲尼,韦编三绝,博学知礼。周游列国,德侔天地,擎臂高呼,道冠古今。”听着司仪的讲述,学生们再次向孔子行了大礼。他们均是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拜师礼”。

在司仪的引导下,初一(9)班的黎秋玲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表了自己的给老师的一封信:“在我们求学的路上,老师永远都默默地耕耘者,孜孜不倦地培养着我们。白天老师忙碌的身影走动在讲台上,晚上不知疲倦地批改同学们的作业。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在困难中吸取教训,在吸取教训中积蓄力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老师,是你们给予我们智慧去开动脑筋,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呢。”

此后学校的瞿副校长也作为老师代表,向学生们表达了老师的期望。他期望学生们能在中学的学习阶段完善自己的人格,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扬长避短,纠正自身人格缺点。参与活动,积极交往。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希望同学们做个有理想的人。

老师们坐在朱红色的凳子上,背靠先师庙,面朝学生。在司仪的主持下,学生们双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躬身向孔子以及老师行了传统的“躬身拜礼”。而老师们以传统礼仪,左手握住右手于胸前,向学生行“交手礼”。

之后,老师们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康乃馨。学生双手放于胸口立下志愿,在诵读完《论语十则》后,在文庙的感恩墙下,用心形的感恩帖写下了对老师的祝福。

学生黎秋玲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我决心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周六和周日两天,建民中学2957名初中生,64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拜师礼”。

意义

这是对国学教育的有力补充

建民中学的赵校长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句耳熟能详的话,‘百善孝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学生参加拜师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这也是德语教育和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正准备开设国学教育,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都已经进行了培训。但国学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是不够的,文庙的活动使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礼、仁、智、信得以体现,也是对国学教育的有力补充。通过这一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进而也能够激发对知识的尊重。”

建水文庙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历时半年,推出了此次活动。文庙管理处常务副主任欧孝敏介绍,“拜师礼”曾经是学生进入私塾前,要向老师行的大礼。传统的“拜师礼”中,弟子要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为了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建水尊师重教的传统,建水文庙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决定恢复失落已久的“拜师礼”,但也作了一些改进。

由于时代变迁,曾经的私塾被学校取代,学生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的礼节现在有些不合时宜,因此把送老师的礼物改为送鲜花和向孔子进香,这也是依据建水传统和顺应时代的行为。

此外,在“拜师礼”环节中,增加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环节。初中生读《论语十则》,高中生读《大学首章》。欧孝敏说,《论语十则》是孔子对学生讲学的道理,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人生观。

而《大学首章》是有关人生修身立志的内容,更符合高中生成长的需要。

传承

通过活动让传统内化于心

欧孝敏觉得,文庙此前举办的“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敬老礼”都是在弘扬和传承传统儒学文化,但与家庭关联,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礼仪,参加的人数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拜师礼”面向的人群更广。

据了解,9月28日,2014年第十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将开幕,文庙之所以把“拜师礼”设在教师节之后,孔子节之前,就是突出尊师重教的传统。通过行礼,可以让平时对接受文化传统熏陶不是太多的学生,从最简单的礼仪做起,营造氛围让学生从内心尊敬老师,感受文化的传承。

欧孝敏说,现在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过断裂,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冲击。因此,文化传承必须从孩子抓起。文庙举办的传统活动,开始有些难但现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相比课堂上的教育,传统活动能把儒学具象化。有了活动体验,会让学生更有感触,知道家长、老师在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付出有多艰辛。通过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也要行大礼,照搬仪式。而是从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进而重视传统文化。建水文庙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让学生明白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

■ 都市时报记者 程权 李鸿睿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4-09-15/3880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