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天支起杆子,架起银幕,投上黑白影像……如今,露天电影似乎只存在于儿时的记忆中了。然而最近,记者得知,南艺音乐学院院长周建明教授花了8年的时间义务放映露天电影,从大学到社区再到老人院,他正试图把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承下去。
周建明告诉记者,在他出生的上世纪50年代,看露天电影是唯一的娱乐方式。“爬过墙头、钻到座位底下等放映,和部队里的孩子交朋友混进片场。”正是这些美好的记忆,让周建明走上了义务播放老电影的道路。
2008年,周建明买入电影机,起初只是自己放映,后来想着让更多人感受美好,便到处跑。从社区到养老院,再到乡村和民工子弟学校,周建明带着他的胶片电影和放映机一次次行走在路上。“最远的到过江西的山里,给那里的村民放电影。”周建明说。
8年时间,100多台放映机,近千部胶片电影,周建明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义务放老电影中。(下转A3版)
(上接A1版)“这是纯公益的行为,这些年在放映机和胶片电影上的花费大概有50多万。”周建明介绍,胶片一部分是从电影公司和个人手上买来的,一部分是好朋友送的,还有一部分是他戴着口罩、手套从电影公司废品仓库里捡来的。面向不同的观众,周建明也有自己的考虑,“譬如去老人院放《暖春》之类的片子,给孩子们就放动画片。”
义务放映,艰辛难免。“有一次开车在路上,突然胃疼,浑身酸软无力,但是因为约定在先,还是要去。”周建明给记者举例,一次他的车陷在了路上,万般无奈只得找110来帮忙,按照惯例拖车是要付费的,但一听说是去做公益,连费用都免了。
最初,一切都要靠周建明自己。“那时真的很辛苦,一个人开车,一个人搬器械,不过渐渐有学生加入了进来。”周建明说,学校学生会的同学听说了这件事,邀请他到学校给学生们放胶片电影,时任南艺尚美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周建明并没有和大家说明自己的身份,于是,“放电影的周师傅”便在学生中间流传了开来。
除了学生,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也加入了周建明的公益事业。“有的就是在放映现场认识的,最后成为好朋友,并加入了公益放映活动。”也正是这些美好,支撑着周建明走到了今天。
2016年,因电影收藏而与崔永元结缘的周建明,将崔永元的老电影藏品和自己的电影机拿出来,在南艺办了一个面向社会的电影馆,除了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展馆外,还定期举办电影论坛、讲座,另外每周末都会放映胶片电影。他们还共同发起了“奥斯卡小金人”活动,关爱孤独症儿童,目前已经为孤独症儿童举办了多次公益活动,筹到了不少善款。
在周建明的鼓励下,南艺的学生成立了电影放映社团——菲林映记。如今,菲林映记已经是有4任社长的老社团了。这批同样怀着电影梦的学生,每周三坚持在南艺罗马剧场露天放映老电影,周末则跟着周建明到田野乡间放电影。
“怀旧是一种美好,我要把它分享给更多人。”周建明说,除了做公益,他也希望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能从露天电影中收获一种情怀,将这种文化形式一代代传下去。(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