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16中国机器人最具成长力企业”。“奥秘就在于科技创新。”绿的谐波副总经理冯斌这样总结。依靠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谐波减速器”,仅用10年时间,绿的谐波就从一家机械设备代工厂发展成为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今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5亿元。
冯斌告诉记者,以绿的谐波为支撑,吴中区整理出50亩地,将建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机器人产业链。
研发投入大、市场占比高、用工少、占地小,是绿的谐波这类高端制造企业的共同特点。苏州市吴中区委书记金洁告诉记者,吴中区2016年党代会明确提出“一核一轴一带”发展战略,即以“中心城市核、先进制造轴、生态文旅带”为重点,从顶层对“质造吴中、智造吴中和创造吴中”谋篇布局,而这条制造业轴的建设水平和转动力度,决定了吴中未来在区域竞争中的格局地位。“支点”放在哪?吴中区委形成高度共识:抓创新驱动,促产业升级。
盘活存量,助推企业转型。吴中的做法是:改变以往“小而散”的产业布局,把目标聚焦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
早在2012年吴中区就在苏州率先实施《千企升级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6年6月,又出台“实施实业兴区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智能制造”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区财政每年投入3.25亿元专项引导资金,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同时利用“智能+”“互联网+”“众创+”做好产业引导的“加减乘除”,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合力推进”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
苏州市吴中区区长唐晓东说,吴中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通过加强企业在人才引育上的主体作用,不断进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2016年,吴中区实施了“东吴高层次人才计划”,未来三年,计划总投入1.8亿元,引进、培育近千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引领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吴中区还创新设立“东吴柔性智力集聚计划”,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依靠灵活引智方式破解“人来了留不住”的难题。
通过不断创新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一大批科技“小巨人”在吴中区涌现。宇邦新材料成为焊带产品国标、行标、地标的主要编撰单位,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苏州电科院成功建设并实现5个世界第一技术指标、5个中国第一技术指标……凭借创新“专利”,这批“小巨人”有的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进全国前五甚至前三。
“坚持创新引领,今后5年,吴中区将突出‘高新产业、高端人才、创新载体、知识产权和科技服务’五个抓手,从而加快创新资源集聚,跑出吴中发展加速度。”金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