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编写完成。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语文学科将《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6部经典文学作品纳入必考范围。“指挥棒”作用下,阅读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而刚刚开始的寒假,除了走亲访友,也被不少距高考尚远的孩子们的家长视作让孩子静心阅读、提前培养、进入状态的好时机。
压力
人家的孩子
能看全是字儿的书……
“这些书,我一本都没完整读过。”浏览着纳入必考范围的名著篇目,王旭磊略带羞愧地坦言,自己从小就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加之长大后的专业、从事的工作都属于工科类别,更是与阅读渐行渐远。
去年秋天,王旭磊的儿子上了小学。因为家里的阅读氛围一向不浓,小家伙也没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依然沉浸在对玩具枪、小汽车、变形金刚的兴趣中。而原本没当回事,觉得孩子“上学认字多了自然会看书”的王旭磊加入了各种家长群后,却开始渐渐感受到了压力。“虽然学校现在没有特别强调让孩子看多少书,但已经有各个版本的‘必读书单’在家长群、朋友圈里面流传了。有的家长还介绍自己孩子看过什么什么书挺好的,我以前都不知道,一下觉得有差距了。”
而对女儿正读三年级的果果妈来说,虽然孩子平时挺爱看书,但压力依旧不小。“他们每周上一次阅读课,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书,坐在地上或者垫子上,看什么都行。”果果妈轻叹,“她就看画儿多的,人家有的都看全是字儿的。”
果果妈介绍,女儿的学校每学期会发书单,一年列出10本左右,并标明出版社、作者。比如低年级的《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中高年级的《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小王子》等。并不强制阅读,也不会去特意考试,但家长们一般都本本不落地买来给孩子看。
为了更好地督促孩子们读书,学校还会在学期中间、假期开始前各发一份读书任务手册。让学生自行填写读了什么书,其作者和国籍、书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等。上学期果果妈买了本注音缩略版的《西游记》,孩子不太爱读,磨蹭了一个暑假就只读了这一本。还有一次孩子没读新书,为了完成作业,只好填写了一本以前读过的书。“有的家长已经成了系统,不用学校催促,自己买学习手册让孩子做读书笔记。”相形之下,果果妈有些自责,“我之前管得不是特别严,以后真得抓紧。”
措施
加入微信群,
用“打卡”的方式互相监督
除了列举详细名著篇目,最新的《考试说明》还通过几道样题具体呈现了可能的考查方式。例如要求考生结合十七勇士攀登梅里雪山、张海迪在身体难以支撑的情况下仍坚持创作长篇小说等事迹,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等名著中选取相关人物,分析其精神追求并作出评价。这也让家长们意识到,简单背一背名著大体内容、主要人物等“临时抱佛脚”式措施或许不够用。
“得真看过,有一定理解才行。”虽然离高考还远,但王旭磊决定尽早“补救”,督促孩子开始看书。由于不了解如今少儿图书市场,他只能从推荐书单入手,一番搜索之后却更是头大。“书单的版本特别多,有教育部推荐的,有机构推荐的,还有各种公号推荐的。不知道以哪个为准,看来还是得跟孩子读书厉害的家长请教。”
面对将要到来的假期,果果妈也跟女儿约定,每天要坚持看至少半小时的书。内容可以自己挑选,但必须“字多画少”。前几天,果果妈已经帮女儿加入了一个少儿读书群,小朋友在里面发语音,说自己今天读了什么书,从几页到几页,再朗读一段,用“打卡”的方式互相监督。“希望能管用吧!”果果妈笑言,就是听到一些孩子已经在读“大部头”,甚至是英文书的时候,还是未免有点焦虑。
对于阅读在考试中的加码,李先生则一点也不担心。他的朋友圈里,常常晒出8岁儿子趴在床上、地上投入看书的样子,还有一摞摞给孩子买的书。从动手制作模型,到有趣的数学、物理,再到国外儿童作家作品典藏全集,每次一买就是十几二十本。他的原则是,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书就会买,目前家里已经做了3个适合孩子身高的书柜了。
“前几年我准备一个考试,每天吃完晚饭就在餐桌看书做题,孩子会主动凑过来在纸上写写画画。后来我就教他拼音、查字典,认字多了之后他也就喜欢自己看书了。”李先生笑言,对孩子的“培养”实属无心插柳。但在他看来,只给孩子买“有意义”的书并要求他看是不够的,家长至少要作出表率。“要是一下班就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孩子哪有兴趣自己看书呢?”
担忧
与考试挂钩,反而败坏了阅读?
“纳入考试范围内的这些经典名著,应该说都是全民必读书目。不光是孩子,普通人也应该去读。”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表示,“名著入考纲”的篇目挑选,自己也曾参与其中。其根本目的在于希望能够通过推动孩子的阅读,来更普遍、更深层次地推动民族的阅读。“不然全民阅读怎么推动?得有个抓手。仅仅提倡是不够的,也不好操作。与考试相关联,不失为推动阅读的策略。”
而另一方面,网络上对于“考名著”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网友担心,若出现专门针对名著的题库,则会陷入另一种“应试教育”。具体的名著篇目,还可能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关注变得狭窄,不再关心考试范围之外的文学作品。
“会不会因为与考试挂钩,反而败坏了阅读?一些人对这个事情有担心,其实包括我也是。”连中国坦言,名著纳入考纲后,好处显然是会引起关注和重视,但如果题目出得有问题,也存在适得其反的风险。“读书之妙之美,是人活一生重要的意义之一。以前对孩子有所期待,现在不看的书可能以后会看。但若题目出得不好,学生为了考试死记硬背,跟吃东西吃坏了一样,倒了胃口,以后也不再想看了,这应该是极力避免的事情。对名著的考查务必科学谨慎,很希望能考出有品质的阅读效果。”
建议
不必通过问犄角旮旯的细节来检测阅读效果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方面,连中国认为家长和老师的作用极为重要。“越高端的作品,可能与学生认知的距离越大。面对一个世界,总要有扇门,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名著与孩子之间关键的媒介。”而这一过程中,家长或许更为重要。在连中国看来,很多家长的意愿是好的,有时只是不得路径。
“比如,家长们总是要求孩子读过的书得‘记住’,通过问具体情节甚至犄角旮旯的细节来检测阅读效果,这个策略不对。”连中国表示,阅读中的体悟更为重要,不要让孩子背上机械记忆情节的负担,踏实地阅读自然会诞生丰富的记忆。另外,家长不要“取巧”,去搜寻以往教辅书籍中名著相关的题目来替代阅读。“可能会对阅读造成误导,你不知道人家会怎么出题。”
实际操作中,家长要注意挑选可靠的出版社和适合孩子的版本。“《红楼梦》的版本很多,要找有详尽注释的。《老人与海》因为译者不同,水平也有差距。读《呐喊》这样的书,还应该配合读一点辅助的书,不然仅仅看《呐喊》,孩子会有困难。”至于阅读进程,连中国认为让孩子自行决定更好。“一天不用看太久,细水长流,追求速度容易糙。而且《红楼梦》、《边城》这样的作品,并不是特别追求情节,要非常关注文字和气息,诗词和表述不能跳过去不看。”
刚刚组织开完家长会的小学三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王娜也提出,假期要让孩子做好阅读计划,固定时间、页数,并可以写一写读书心得。“寒假比较短,也就大概四周,读了就要有收获。”
王娜介绍,学校每年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照年级分别推出书单。“一般是10至20本,一、二年级以注音版的绘本、故事为主。到了中高年级就是白话文,还有简单版本的名著。”除此之外,老师们最为强调的便是阅读氛围的营造。“前期我们还提倡每晚亲子共读,搞过‘夜读十页书’计划。家长陪孩子一块儿读,之后谈谈感受,这是十分必要的。”连中国也表示,书仅仅为孩子买回来,搁在那儿,作用极为有限。“说一句‘这个考试要考,你得读’,孩子怎么会愿意看呢?只有家人一块儿读,甚至形成讨论,效果才最好。”(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