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南京中学生调研“校园欺凌”议题带到全国两会

 

参与“校园欺凌”调研的杜从周 本人供图

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中英班高二(2)班的杜从周和同学们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超过90%的受访者在青少年阶段存在生理、心理上的问题。其中23%的人经历过校园欺凌。孩子们的调研成果,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关注。3月2日,多位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他们将就此递交相关建议、议案或提案,呼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共同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完善发现预警和干预处置机制,丰富矫正手段。

两成受访者经历过校园欺凌

不久前,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中英班高二(2)班就读的杜从周,和同学魏昆仑、吴问韬、王若峰以及上海交大附中的4位同学,参与了一个名为“中国大智汇China Thinks Big”的研究项目。他们在一周内详细采访了127人,其中包括67名在南京、上海就读的中学生、大学生与其他60名成年人。

“从调查数据来看,超过90%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在青少年阶段经历了生理、心理上的问题,其中23%的人经历过校园欺凌。”

在小伙伴们看来,小到集体排挤、起侮辱性绰号,大到拳打脚踢、肉体凌辱,都属于校园欺凌。

杜从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调查中我们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成长不容忽视的问题。漠视和忍让,也让校园欺凌常常发生。”

与受访者交流的同时,杜从周也查阅部分文献,了解校园欺凌者的心理,“我曾经看过一份调查报告,其实霸凌者有时也是心理脆弱的群体,他们逃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人还是失去双亲或者家庭有各种问题的孩子。”

而被霸凌的同学,部分可能会出现心理扭曲现象。将来在职场,会遇到更激烈的竞争,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心理影响,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中关村二小事件背后的校园欺凌现状

2015-2016年,全国发生多起校园欺凌现象。其中,2016年底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最受关注。该校一名学生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欺凌,例如被他们用厕所垃圾筐扣头等。而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14人,不批准逮捕759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经审查,起诉2337人,不起诉650人。

最高检未检办主任张志杰曾披露近期校园欺凌案件的特点:首先,涉案罪名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抢劫、聚众斗殴等几类,其中伤害类和侵财类案件所占比重较大;其次,在涉案主体方面,性别上,校园暴力以男性为主,女性中学生涉及聚众暴力伤害犯罪成为新的增长点,中学生在涉罪未成年人中占比较高;在作案手法上,作案动机的简单性和突发性明显,拉帮结派,恃强凌弱现象较为突出。

政协委员宋永忠:

学校和家庭都不能缺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说,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这让部分年轻人形成自我攀比的心理、无视他人的感受。

而孩子家庭富裕程度的不同,会让他们在同处一个屋檐下的时候,不经意间产生校园欺凌现象。“我曾经遇到一个案例。一个宿舍4个孩子,有一个孩子来自农村,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其他三个孩子来自城市,很有优越感。后来,三个城市的孩子孤立农村孩子,有时甚至会欺负他。结果,那个被孤立的孩子形成报复心理……”

在宋永忠看来,宿舍中的3个男孩,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另一个同学的隐形欺凌。

他认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有时也会间接造成校园欺凌的产生。“现在有不少留守儿童,在学校受欺负了,回到家中也无人倾诉。”他说,校园欺凌有时很难界定,孩子们心智尚未成熟,难以判断是非,有时只是因为好奇,但如果忽视,也会演变成校园欺凌。他建议,老师们在加强责任感的同时,家庭教育也不能缺位。

政协委员高抒:

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对于“校园欺凌”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高抒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很重要的,出了校门之后最亲密的就是同学了,这种欺凌十分不可思议,更是不应该存在。”

那么如何遏制校园欺凌的行为呢?高抒认为,首先学校方面要有纪律,出了问题要加以严惩,另一方面疏导也很重要,现在社会和过去不一样,很多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一旦爆发出来就是很大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人大代表刘玲:

应加快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瑞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玲注意到,近几年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件明显增多。

分析原因,刘玲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与家庭关系、网络暴力、学校管理等都有一定关系。她建议,在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可以增加这方面内容,完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比如赋予学校一定责任,对有欺凌、霸凌现象的孩子,或处于犯罪边缘的孩子建立档案制度或报告制度。通过档案制度,学校需要对这些孩子给予特殊关注,比如给予更多学习或生活上的关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针对校园欺凌事件防范和治理机制存在的上述问题,民革中央妇女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建议,将校园欺凌防范作为教学要求的必要课程,内容和宗旨应包括人文情怀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防护教育等。同时,还应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增强家长亲子教育的能力等。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7-03-03/38644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校园  孩子  学校  问题  心理  同学  一个  现象
他们  家庭  全国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