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外体验的“第三条”道路 团市委太阳花: 厚筑队员成长“快乐大本营” |
|
||
|
编者按 体验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途径。徐州团市委、市少工委围绕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按照“把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的要求,以太阳花体验教育基地为平台,务实创新推进校外少先队工作。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铭 通讯员 李蕾 徐州团市委、市少工委围绕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按照少先队改革的要求,破解“少先队教育与家庭社会生活衔接不够紧密”“教育内容、形式、载体与少年儿童成长需求和时代需求不适应”难题,以太阳花基地为平台,积极拓展校外少先队工作,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加岗位体验、社会体验和生活体验,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项目建设 每个孩子感受“无界教育” “打造专业化服务项目,撬动社会资源融入,强化服务产品输出,实现服务上提质增效。”团市委书记潘晓要求实施“六大青春行动”。他在基地调研时强调,要按照少先队改革的要求,“找准切口、持续发力,切实发挥基地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作用,打造服务少年儿童成长的项目和平台”。 太阳花基地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要求,逐步实现工作项目化推进、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项目“黏合度”持续增强。以“学工、学农、学商、学自护”为代表的“学”系列和以“11533”红色教育计划、研学团为代表的“红”系列项目,在整合徐州地域自然、红色、文化、科技、国防等资源方面逐渐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并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引领少年儿童走出校园,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和时空,在体验中明白道理,形成品质。 课程建设 太阳花成为“快乐大本营” 徐小徐,青年路小学四年级的队员,她每次来太阳花体验,都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新鲜感受。这得益于基地课程研发中心“动态化”课程设计理念和常态化研究机制,“重视教育生成性,让课程接地气、接生活、接课本,站在社会整体环境中去寻找资源,拓宽学生生长的空间,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基地主任王海鸽说。 在团市委、市少工委的支持下,太阳花基地坚持“科研兴教”的思路,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对照“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目标,坚持“追问好的教育”、实施“课程育人”的原则,坚持以少年儿童为中心,坚持思想引领、政治启蒙,以情境认知理论、PBL学习模式、比格斯SOLO评价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进行基地课程的规划和设计,让孩子在全身心的参与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不断提升孩子的参与兴趣,从而受到教育。 品牌建设 助推体验样态“多维发展” 2016年6月,基地依托“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开展的“自护教育”课程,因在引导少年儿童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被全国少工委授予“示范活动基地”。在本次表彰中,太阳花基地是江苏唯一获得该项荣誉的校外教育场所,也是基地进行校外教育活动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太阳花基地坚持“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的原则,以“情暖童心”“红领巾动感假日”“少年军校”等少先队品牌活动为依托,大力构建科学合理、寓教于乐的学工、学农、学军等体验教育活动。先后被授予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实践基地”,省“‘五老牵手红领巾·共圆美丽中国梦’省级示范教育基地”,徐州军分区政治部、国教办、市教育局等命名“徐州少年军校总校”,市陶行知研究会命名“陶行知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基地相关课程和项目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夏令营”“省公益夏令营示范营”“省少先队优秀项目”“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省少先队创新创优项目”,助力太阳花实现“多维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