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近3/4留苏就业 七成去苏南

 6月是大学生毕业季,也是各地的求才季。记者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了解到,尽管面临全国主要大城市人才大战的激烈竞争,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对高校毕业生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毕业生留苏就业比例持续居于高位,江苏呈人才净流入状态。

3/4毕业生选择留苏,其中七成去了苏南

近日,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对江苏省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抽样调查主要面向全省本科高校,参与调查的高校毕业生共43760名,其中男生18194名、女生25566名,分别占41.58%、58.42%;本科生38460名、硕士生5038名、博士生262名,占比分别为87.89%、11.51%、0.60%。

参与调查的43760名高校毕业生中,有32516人选择留在江苏就业,占比74.31%,占总数的近3/4。

这43760人中,省内生源31705名,占比72.45%。而留苏就业的人数为32516名,比省内生源比例高出1.86个百分点,说明江苏对省域内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高层次人才呈“净流入”状态。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对2016年留苏就业学生的统计表明,2016年留苏就业的毕业研究生2.1万人,较上年增长4.6%;“211”高校(含“985”高校)毕业生留苏就业2.7万人,高于省内生源数(2.05万人),其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985”高校毕业生留苏就业0.47万人,高于两校省内生源数(0.38万人)。

调查显示,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有71.94%去了苏南,留在南京和苏州的比较集中,占省内就业人数的50.72%。从城市与乡镇的比例看,大约是9:1,近九成毕业生留在城市工作。

毕业生最看重工资待遇和发展机会

南京大学光学工程研究生朱瑞是徐州人,在南京从本科读到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南京作为未来生活发展的城市。

“南京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城市生态环境不错,求学的这几年也感到这里政府办事效能比较高。”朱瑞说,除了城市的吸引力外,南京正在崛起的半导体芯片产业也是他和同学留下来的重要因素。“上海、安徽也有相关产业,但是属于一线制造岗,而南京这是研发岗,工资高很多,随着台积电等行业‘领头羊’入驻江北,整个产业的发展前景也更好,个人发展空间自然也更大。”

和朱瑞同一个科研小组的6个同学中,有一半留在江苏工作;离开江苏的,除了回老家,就是去了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朱瑞的想法可以与这次调查结果互为印证。调查结果显示,留在江苏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52.36%、生活环境好48.66%、事业发展空间大46.94%,对江苏的认同感较高,看好江苏的发展前景。对口专业岗位选择多、薪资水平较高分别为39.6%、27.5%,追随男(女)朋友、其他和学长学姐推荐分别占6.4%、4.7%、2.6%。

综合对比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虑更多的还是发展前景和薪酬等因素,高房价的阻碍和排斥作用并不明显。

在影响就业去向的各种因素中,通过对选项排序算出平均综合得分,工资薪酬水平和行业发展前景最高,分别为5.38、5.25,表明毕业生最看重的是工资待遇和发展机会;其次是专业特长的发挥空间3.32,城市环境及发展前景3.17,个人价值实现3.11,企业知名度3.02;城市房价及生活成本为2.58,表明房价因素对于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的影响有限,家人意见1.61,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上变得无足轻重,表明“95后”在就业选择上希望保持独立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业优势渐显

调查显示,留苏就业的“95后”在省内区域间流动现象比较明显。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有19607名选择回乡就业,占比44.81%。从省内区域看,来自苏中、苏北的大学生,有超过半数选择到苏南或省外就业,苏北生源流出得更多。

记者注意到,调查对象中离开江苏就业的11244名学生中,59.53%选择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就业,表明流出的江苏高校毕业生有近一半到了一线城市。从长三角地区看,上海和浙江合计占比高达43.4%,表明江苏高校毕业生对上海与浙江的青睐和认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业优势渐显。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葛婕表示,如果不是因为男友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自己更加倾向于留在江苏。“选择哪个城市,不仅仅考虑职业,更要考虑生活。南京特别是苏南地区非常宜居,提供的工作岗位也多,大家对江苏未来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所以不少外地生源的同学在南京读完大学后留在了江苏。”(郁 芬)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8-06-29/42587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