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央行副行长易纲:充足资本是“走出去”的优势

央行副行长易纲出席金博会称,今年人均GDP有望破6000美元,对外投资正起步并逐步发展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 吴敏)第八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昨天进入第三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会上表示,从价格上看,目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对较好的时机。

人均GDP5000美元 对外投资增加

易纲是在参加金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银行业年度峰会上做出相关表述的。他说,有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对外投资会快速增加。这条规律对中国适用,我国今年人均GDP有望突破6000美元,正好处在对外投资起步并逐步发展阶段。

“从价格上看,目前是‘走出去’相对较好的时机。”易纲说,当前英国、美国资产只有11倍到15倍的估值水平,而上世纪90年代初估值水平有四五十倍,“价格相对合理”。

易纲表示,廉价劳动力和充足的资本是中国“走出去”的比较优势,“中国有非常有竞争力的工程队伍,尤其是在修桥、修路、修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国的设计队伍和施工队伍都非常成熟”。

弱势在于资源缺乏

他认为,中国的弱势则在于资源缺乏、国际销售网络不够,“‘走出去’可以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弥补比较弱势,使中国和海外国家双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10天里,包括工行、建行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工行自11月20日以来,已经在秘鲁、华沙、巴塞罗那、沙特、科威特布下新点,建行墨尔本分行业在11月30日开业。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对于“走出去”可能面临的风险,易纲提醒说,除了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外,企业在产业上也面临财务风险、竞争力难以整合风险,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变风险、海盗风险、绑架风险以及民众游行风险都需要纳入考量。

■ 其他热点

1 “GDP增速目标肯定能到”

在昨日的金博会上,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析也成为关注的热点。

央行副行长易纲昨天在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GDP增长7.5%的目标肯定能达到,对明年GDP增速他也并不悲观。“明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会缓慢地进行,GDP增速预计也与今年相似,或者更高一些。”易纲说。

对目前的通胀水平,他同样表示乐观。

他认为,11月份由于受季节因素和基数的影响有些变化是正常的,今年全年的CPI可以控制在2.7%左右。“这应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调控结果,明年在4%以内是大概率事件。”易纲说。

事实上,近期不少分析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已开始复苏。

有乐观者认为中国明年GDP增速可能重返9时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认为,在十八大政治换届效应、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码等因素作用下,2013年经济将重返9时代,GDP增速达到9.3%。

瑞银认为,中国经济已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复苏,并且这一势头将延续到2013年,预计2013年GDP平均增速将从2012年的7.6%回升至8%。

不过,中金公司指出,短期内经济的反弹没有悬念,但动力来自于补库存,而不是总需求的回升,经济反弹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

2 “居民收入翻番任务艰巨”

而国务院参事姚景源昨日则对“到2020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翻一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GDP翻番很乐观,但收入倍增任务艰巨。

姚景源昨日表示,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要实现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翻一番。“现在看了一下,我觉得对翻一番任务还是乐观了,只要保持7.5%,就没问题。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保持在9%,对于GDP倍增充满信心。”

但姚景源对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较为担忧。他表示,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居民收入增幅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今后要做到同步,甚至要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并不容易。

他建议,要真正做到倍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设定的目标,还是要靠增长方式的转变,靠结构调整。中国经济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主要是两个红利,一是人口红利,一是改革红利。但是现在人口红利在急剧减少,只剩改革。但不能像过去那样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要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7%的增长。

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吴敏

■ 金博会小简介

自11月30日开始,第八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盛会,金博会已举办七届,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金融专业展会,被誉为“中国金融第一展”。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2-12-03/1788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