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放开保险(和讯放心保)资金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
与以往保险资金进入新的投资领域限制诸多不同,此次《通知》除了基本规范外,几乎没有设置任何比例、门槛等限制。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的账面余额,纳入股票资产统一计算比例,意味着只受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20%的比例限制。
“早该放开了。”一位保险资产管理人士有些惋惜2013年错过的创业板行情。
目前保险行业资产超过8万亿,多位保险投资人士表示了投资的意愿,但也有人提示高位介入的风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也首次提出借助相关行业协会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四类股票不可投
《通知》表示,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均可直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不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公司,应该委托符合条件的专业管理机构(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专业管理机构,下同)投资。对保险资金并无其他更多限制。只要求合并计算后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5%时,应当及时向保监会报告,按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但对创业板股票的筛选有几条要求,主要包括存在以下四种情形的上市公司股票不得投资:上市公司已披露正接受监管部门调查或近一年内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最近一年内被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最近一年内财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存在被人为操纵嫌疑的及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在业内看来,这几个要求是最基础的筛选条件,并不苛刻。
2009年10月问世的创业板在经历2010年的热捧后,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的“三高”越发暴露,2011年、2012年暴跌。
但2013年,由于创业板估值回归理性、中国经济转型题材等因素,创业板独自狂舞,全年累计涨幅达83.23%。同期上证指数累计跌幅达7.56%;深证成指跌12.25%,中小板指累计涨16.84%。
因此,保险投资人士一直期待创业板的放开,但此次文件的“宽松”也超出部分保险投资人士的预期。曾有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预期,可能会设置一些注册资本、资产规模等门槛。
而接近监管的消息人士表示,之所以并没有多加限制,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自创业板推出以来,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不论是投资者还是上市企业,及相关监管制度,都趋于成熟和完善,不规范不理性的行为逐渐减少,风险也更加可控;二是随着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险投资管理机构也应该向专业的资管机构比肩,具备专业投资管理能力;三是如文件所言,促进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多位保险投资人士认为,2014年,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创业板或许无法延续2013年的一路涨势,但依然存在机会,因为其中有不少成长性公司值得挖掘。甚至有保险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已有盯准的投资标的,会马上建仓。
也有市场人士担心,保险资金进入创业板,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估值泡沫,保险资金甚至可能接到最后一棒。
首提负面清单制
《通知》中,还有一句表述也与以往不同:保险业相关协会组织对保险资金股票投资行为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对保险资金违规股票投资,以及股票发行交易中有关当事人不公平对待保险资金等行为,保险业相关协会组织应当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规范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文件中首次出现。
记者了解到,保险业相关协会主要指即将成立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2013年10月31日本报《保险业酝酿筹建资管协会 推动行业转型提升话语权》曾予报道)。
接近监管的消息人士透露,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定位于行业自律,搭建行业沟通交流平台,也将加强与监管机关、其他行业机构的沟通,维护行业利益。目前协会筹建进展顺利。
“正如《通知》所说,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可能是未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重点推动的一项自律管理制度。一方面针对保险投资行为的自律,另一方面针对保险资金的交易对手。比如,《通知》中提到股票发行交易中不公平对待保险资金等行为的有关当事人,包括承销商等等。”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不仅在创业板投资方面,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未来有可能建立一套相关的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的长效机制。(编辑 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