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乡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记者张五四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地处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交界处,地广人稀,只有农牧民3.6万多人。就是这样一个偏远地方,却不断在创造着一个个亮点,全国小有名气的新牧区建设“昂素模式”,近两年的“马鞍桥模式”、“三段地模式”、“城川模式”等。
前不久,记者重访这里,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别墅式住房,或独居,或三五幢、十几幢错落有致地分散在广袤的草原上。旗里一位领导介绍说,现在已经有1000多户农牧民住上了这样的房子,人均收入10万元的农牧民不算少。
生产生活由农牧民自己来决定,政府只是做服务
牧民巴格那40岁出头,记者坐在他家铺着厚厚地毯的客厅里,怎么也想象不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牧民家。
原来,巴格那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听说旗里出台了好政策,便回来了。他家的别墅使用面积150平方米,自己只花了12万多元。陪同的镇干部说,政府鼓励建12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贴1500元。如果需要,也可以增加40平方米,超出部分补贴为每平方米800元。政府除提供统一设计图纸外,不参与建设。
可以说,这是该旗“就地城市化”思路的一个代表。生产生活由农牧民来做主,政府只起引导作用。这样的角色转换,使农牧民走上前台,成为市场的主动参与者,有利于农牧民顺应市场,在市场中获利。旗委、旗政府概括其发展理念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推动,遵循自然规律,突出农牧民主体地位。
巴格那祖辈一直独居草原,过去生产生活方式传统落后。如今在政策的引导帮助下,他家5000多亩草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40亩人工草地,一套大型喷灌设备,大型播种机、打草机和捆草机等一应俱全,棚圈也达到了标准化。这是典型的“五加一”模式(5000亩以上草场,100亩以上人工草地,一套大型喷灌设备,大型农机具和标准化棚圈)。政府将这样的牧户,称之为“独居庄园”式牧户。
10年前,鄂托克前旗开始禁牧时,农牧民并不接受,抵触情绪大。旗政府并没有靠简单行政命令去解决,而是在禁牧后如何增收上做起了文章,研发出“一年三季配种,两年三茬羔,短期育肥出栏”的现代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模式。随后,一项填补世界空白的国家专利——绒山羊舍饲养殖技术也同时问世,并均在试点上推行成功。
牧民塔尼拉接受这样的养殖方式后,125只基础母畜,一年可出栏羔羊375只。而过去散养时,250只基础母畜,一年才出栏羔羊250只。他把自己的8400亩牧场进行了禁牧、冬牧、夏牧的区划,并培育出一年两茬羔、每茬双羔或多羔的改良羊。从年收入不足3000元猛增到10多万元。而且,草场改良了3000多亩,植被覆盖率由30%提高到75%以上,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如今,在旗政府的帮助下,他也成为了住别墅的“城市牧民”,并被树为全旗的科学养畜示范户。
记者还在巴彦希泊日嘎查(村)看到了另一种居住模式,20幢平层别墅里,已经全部住进了牧民,村里还有公共活动室。记者先后在城川镇和昂素镇走访了十几处这样的别墅居住区,最大的有200多户。今年,旗里将为每个牧户居民点实施天然气到户工程。记者还发现,到夏天草绿时,这里许多牧户还是“牧家乐”旅游点。
政府在这方面的最实际的做法是,先抓产业、后定居住。以政府引导式投入,农牧民自筹相结合,以草原生态为红线,以产业为生命线,以增收为底线,调动各方积极性,让牧区城市化的设想成为现实。旗委书记于新芳说,所有的居住区,与草原一样,都将实现数字化管理,每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包括草场的变化等,都将纳入动态监测中。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数字化管理草原,在全国县级地区还是第一家。
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扶持和技术推进,农牧民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现在,鄂托克前旗农牧民由“要我禁牧”已变成了“我要禁牧”。“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深入人心。
“良种化繁育、标准化饲养、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家庭牧场,已经遍布所有农牧区。
在大型规模化经营上,由政府引导,通过转让、转包、租赁、合作、入股等方式,并通过政府补贴、农牧民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建设了一批高效节水化配套、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
目前,在城川镇大场则村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田的带动下,全旗正在打造7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时,推出以现代生态型家庭牧场为样板的“昂素模式”和“马鞍桥模式”。现在,以户均5000亩草牧场、300亩水浇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为主)和户均7000亩草牧场、200亩水浇地为标准,已涌现出千余户现代生态型草原畜牧业示范户。以此为基础,百万只羔羊育肥基地、十万头优质肉牛基地等也在建设中。
旗委书记于新芳认为,政府的引导,关键在于实事求是。比如在禁牧休牧以草定畜后,牲畜数量将会大幅度减少,需要研究如何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问题。政府坚持不缺位、不越位、协调服务的宗旨,引导广大农牧民。
现在,这样的信任感在增强。“跟着政府走准没错。”这是该旗农牧民普遍的一个认识。发展方式转变了,种养结构优化了,草场变好了,收入不减反涨了。谁不高兴呀。
同样地,在生态工程实施中,政策推动再一次发挥奇效。如采用了“以奖代投”的激励政策。即种200亩以上灌木,每亩补助5元;种1000亩以上,则一次性奖励1万元……再如,设立生态奖励基金,每年对评选出的植树造林的先进农牧户和先进村(嘎查)进行重奖。
这些生态新政,激发了农牧民“千家百户种百树”的热情,涌现出600多个造林大户。全旗完成造林180多万亩,建成沙柳林和饲草料林300多万亩,防沙治沙面积达402万亩,全旗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81%和15.4%,比“九五”末提高40个百分点和8.7个百分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沙进人退、生态恶化的局面,进入建旗以来生态建设步伐最快、效果最好的时期。
“跟着政策走”成为时下鄂托克前旗农牧民的新口头禅。政府不包办,不干预,主动发展,“走自己的路”,村民自治的功能显现了,合作组织诞生了,抗灾农牧业变成避灾农牧业了。
对探索出“昂素模式”的昂素嘎查来说,政府“不大包大揽,放手发展”的态度由来已久。从当初被选为示范村时就不是政府指定,而是村民自己的愿望。在建设过程中,则严格遵循“投入主辅结合、管理民主自治”的法则。这些均给昂素打下了积极发展、自主创业的基调。特别是当时通过公选产生的村民理事会,完美解决了所有涉及新牧区建设重大事项和农牧民自身利益重大问题,发挥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建立起了村民合作议事、办事的新机制,担当起了领着农牧民发展的重任。
昂素嘎查带动了全旗农村牧区主动发展的热情。于是,一批有助于推动农牧区经济自主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完善。
目前,合作组织全旗有60家,发展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户达到60%,农牧民的市场意识、组织化能力、科学种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政府搭建平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让农牧业生产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
每到周末,是三段地活畜交易市场开市日。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农牧民和商贩已经开始“讨价还价”。1000多个摊位里关满了待出售的绵羊、绒山羊等。据介绍,一个集日下来,牲畜交易量可达1万头(只),交易额近240万元,而年交易额是1.6亿元,已成为内蒙古、陕、甘、宁地区交易量最大的活畜产品交易市场。
三段地这个市场是10年前自发形成的一个民间交易市场。起初规模不大,但由于地处三省交界,人气很旺。后来镇政府看到其发展潜力,就筹资对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管理、定点定位经营、占地2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市场,200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定点活畜交易市场”。2006年,旗科技局还在交易市场旁边建了个农牧民培训中心,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开展科技培训,免费为农牧民服务。培训中心采取开放式、全景式培训方法,有科技展厅、大讲堂、科技咨询服务室。几年来,已举办培训800多期,参与培训者达20多万人次,每个人基本都能掌握两种以上实用技术。
距三段地活畜交易市场仅30公里的马鞍桥村,是鄂托克前旗的一个羔羊育肥示范村,而它的养殖模式完全是遵循市场的选择。
马鞍桥村村民在活畜交易中,发现羔羊最受宁夏商贩喜欢。于是,通过反复试验,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探索出三元杂交法,培育出了既符合宁夏人口味,又产羔率高、可四季出栏的改良羔羊,走俏市场。现在几乎家家都搞羔羊短期育肥,每户平均40亩水浇地,种30亩玉米、10亩经济作物,80只母畜,年出栏羔羊200只,走的是以种促养、以养促收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路子。经过几年发展,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创造了“马鞍桥模式”。
对于鄂托克前旗甚至外乡的农牧民来说,去三段地可以赶两个集:一个是活畜产品交易市场集,还有一个是科技培训集。
与交易市场隔一条马路,旗政府还别出心裁建起了三段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它集农牧业科技示范、培训、推广及咨询、信息发布、良种繁育等为一体,几年来研发出山羊增绒、蔬菜大棚非人工采暖安全过冬法等全国专利技术,为农牧民提供了科技培训实战观摩地,也成为全旗现代农牧业科技的孵化器和推广科技成果到农村牧区的生产车间,对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发挥着重要的承载作用。
马鞍桥村民刘长海赶集时的一堂培训课,使他认识了一种新型高蛋白牧草,回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了1亩,并按方饲喂,没想到羔羊的出栏率明显增加,大多是双羔甚至还产过6羔,50只母畜相当于别人80只的产羔量。而且由于肉质好,每只羔都比别人多卖50元。
像三段地这样的市场,鄂托克前旗还有两个,除了活畜交易,它还是日用百货、农副产品、饮食服务相对集中的市场。三大市场年牲畜交易量达到100万头(只),全旗75%的农畜产品在此进行交易,年交易额约5亿元,已形成内蒙古、陕、甘、宁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农畜产品集散地。
依托三大市场,各镇各嘎查村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优势,相继形成了多个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种养业,推进了特色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了农畜产品竞争力。
责任编辑: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