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种子业界的奥林匹克”首次来到中国。
自2011年起,我国连续3年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不断增强新品种的开发能力,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然而,国内种企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种业创新与农业生产“两张皮”问题亟待解决。在种业由大到强之路上,自主种企当担负起神圣使命——
聚焦中国种业,有这样一种对比总是让人充满困惑。一方面中国种业市场居全球第二,占世界的21%,估值已超过650亿元;我国有400多家科研单位的1.6万名科研人员在从事种业研究,育种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43万份,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2万多个,基础研究可谓全球领先。而另一方面,国内种企自主研发能力弱,品种多、杂、乱,企业多、小、散,难出大品种。
这种现象为何会发生,人们对于种业安全的担心又该如何看待,中国种企该如何从“小作坊”走向“大工厂”?
竞争关键在品种权
近年来,国际种业巨头纷纷抢占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注册的外资、合资种子企业已有70多家,孟山都、先锋等外资种业巨头已基本完成在我国的种业布局。
种企的竞争关键在品种权。玉米是粮食作物中国外种子进入最多的领域。2001年,国外玉米品种占我国市场的份额尚不足1%,目前已上升到10%至11%。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种郑单958是第一大玉米品种,推广面积超过6000多万亩。总体上,国产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依然超过85%。农业部种子局局长张延秋介绍,目前,我国每年推广使用农作物主要品种约5000个,自育品种占主导地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其中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几乎全部为我国自主选育品种,玉米和蔬菜85%以上种植的是国内品种。
尽管如此,国外品种的进入依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思考。“国外种子按粒卖、国产种子论斤卖”,登海种业董事长、“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李登海一语道破关键。中国大多数企业以粮食生产加工的模式制种,造成标准低、质量差,只能按斤卖,而国外公司靠着种子质量实现了按粒卖。他认为,这背后是国外公司每年对种子的科研经费投入高达十几亿美元。
对此,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说,“商业育种是我国种业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我国玉米育种长期以来没有以市场为导向,偏向于选育超高产品种,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他认为,坚持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才能够提升育种水平,“坚持5至10年,我国将出现一批能够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新品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