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打包木炭。
通讯员 邢伟 摄
◎徐州日报记者 郑薇 通讯员 邢伟
在睢宁,这个以电子商务名噪全国的县城中,创业者们纷纷以各种“互联网+”的形式,实现着自己的致富之梦,凌城镇张付村的陈彬,就是其中的弄潮儿之一。
日前,记者来到陈彬创办的韧马户外用品公司,见识了他的“宝贝”:一箱箱整装待发的黑木炭。别小瞧这貌不出众、黑乎乎的木炭条,它正是陈彬“变废为宝”、创业圆梦的“大功臣”。
2009年以前,陈彬一直在昆山某企业里做模具,每个月的收入三、四千元。因为妻子是沙集镇人,陈彬得知了沙集网商蓬勃兴起的大好形势,遂决定回乡创业,在电商的大海中奋力一搏。
“本以为从此会步入正轨,但做家具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日益激烈。”陈彬感叹,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他开始在网上寻找新的创业项目。
经过广泛搜集信息,陈彬发现外地有做木炭的,无烟无毒又耐烧,产品很受欢迎。“木炭就是将木锯末、边角废料、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棉花秆之类的废弃物,经过粉碎、烘干、碳化,压制成圆、棱或方形带孔薪棒。”陈彬告诉记者,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睢宁是农业大县,秸秆不用愁,加上沙集做家具的人多,不乏废弃木料。”陈彬说,2009年下半年,他先后两次到河南加工木炭的地方考察学习,并购买了粉碎机、制棒机、搅拌机等小型机械。
2010年5月,陈彬和妻子开始在家中进行小规模加工,由于操作不够娴熟,他们加工生产出来的木炭虽然形状和外地的差不多,但晒干后一放到地上就碎了。而且,木炭在当时不为人熟知,销量一直上不去,家人极力反对。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陈彬和妻子几乎天天蹲在机械旁,反复做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底,他们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木炭加工技术。陈彬又找到同庄的两名村民,由他们在网上销售木炭,共同挣钱。“那会儿一个月能卖出几十件,因为我们只负责加工,一个月能拿三千元左右的加工费。”陈彬说,看到销量慢慢上去了,家人也不再阻拦。
2011年,陈彬决定增加投资,添置了更为先进的大型机械,并在淘宝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南谷”牌户外用品,不仅销售木炭,还包括烧烤炉、吊床、睡袋等一系列和户外烧烤相关的产品。
因为木炭质量好,产品种类齐全,到了2012年,陈彬的网店一天即可以卖出200多件,创下了全淘宝网同类销量第一的记录,年收入从几万元增加到几十万元,并在当年引起了阿里巴巴副总和县、镇相关领导的关注。
“那会儿做得好的,阿里巴巴都会有人前往调研。”陈彬自豪地说,当时,领导们看到库房不够用,立即决定给予土地进行扶持。去年5月,他顺利拿到了10多亩土地的批复,盖上了宽敞明亮的厂房,同时创立了徐州韧马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入驻天猫和京东,继续扩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