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量多少,哪些居民参与,缺少详细数据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小区垃圾的种类、数量都会有差异,产生与回收之间难以高效对接”——对目前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省人大代表史双凤建议,建立大数据平台,采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垃圾分类在南京已经实行多年,但在很多小区,垃圾分类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混装’现象还很多见,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对此,史双凤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手段,引导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处理中来。此外,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平台,鼓励垃圾回收与处理企业对回收的垃圾种类、品牌、数量进行记录和有效的大数据分析,从而了解终端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数据沉淀到一定规模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定期信息发布,促使相应的回收企业有针对性地加以回收利用,避免盲目性。
史双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扶持性政策,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旧品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能源回收模式,提高企业从事垃圾分类相关环保产业的积极性,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史双凤说,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家庭设立环保账户,根据垃圾分类回收数量进行奖励积分,用户可以用积分兑换相应商品和服务。“目前南京已经建立这样的积分兑换机制,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调动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刘晓 肖姗 吴明亮)
来源:南京日报